2023届山西省忻州市忻州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3届山西省忻州市忻州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西省忻州市忻州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A硝酸、生石灰、石灰石 B醋酸、纯碱、食盐C盐酸、乙醇、硝酸钾 D硫酸、烧碱、碳酸氢钠2、300mLAl2(SO4)3溶液中,含Al3+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Ba(OH)2溶液
2、300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3、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B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管右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D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4、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
3、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用海水制蒸馏水B将碘水中的碘单质与水直接分离C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稀释浓硫酸5、下列玻璃仪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 B试管C蒸馏烧瓶 D容量瓶6、在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B将液体静置片刻,会出现沉淀现象C所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D用滤纸可实现该分散系中分散剂与分散质的分离7、吸进人体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会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试图用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的作用是( )A
4、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以上均不是8、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A该AgI胶粒能通过半透膜B该AgI胶体带负电荷C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D该AgI胶体是电解质9、已知Fe(OH)3胶体微粒能吸附Fe3+离子。在约50mL的沸水中,滴入810滴(20滴约为1mL)饱和FeCl3溶液至其为红褐色后,将它们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隔一段时间后,烧杯里的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 ( )AH+、OHBH+、ClCFe3+、ClDFe3+、OH10
5、、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盐酸BK2SO4CCuCl2DNaOH 溶液11、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B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C钠粒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 D有气体产生12、把0.05molBa(OH)2固体加入1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减小的是( )A水B0.05mol/lMgCl2溶液C0.05mol/L的醋酸溶液D含0.05molCuSO4的溶液13、已知M、N中含有相同的元素,X、Y中也含有相同的元素,根据反应M+H2O N+H2 ;X+H2O Y+O2 (方程式均未配平
6、),可推断M、N中及X、Y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顺序为AMN、XYBMN、XYCMN、XYDMN、XY14、标准状况下有6.72LCH4;3.01x1023个HCl;13.6gH2S;0.2molNH3。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A体积:B密度:C质量:D氢原子数:15、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250ml2mol/L的硝酸B500ml1mol/L的盐酸C40ml5mol/L的盐酸D100ml3mol/L的硫酸16、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取样液23mL注入试管中,滴加盐酸出现大量气泡说明有CO32-B取样液23mL注入试管中,滴
7、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C取样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23mL使其完全溶解,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Cl-D取无色液体注入小烧杯中,用一束光照射无丁达尔效应说明该液体是溶液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B的化学式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
8、作:_。18、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 2NaCl2。已知A、B、C、D、E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A、B生成NaCl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化学式:C_,D_。(3)工业生产中常利用B与Ca(OH)2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4)若把A投入盛有D的溶液中,溶液中出现_(填沉淀颜色)沉淀,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9、为了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 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9、.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则氧化性KMnO4_Cl2(填“”“”或“=”)。(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过程的实验目的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此处发生的化学方 程式是_。(6)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化学上称为“类卤素”,它们单质氧化性强弱为:Cl2Br2(CN)2(SCN)2I2。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的化学方程式:_。20
10、、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1)需称量_g烧碱固体,它应盛在_中进行称量。(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序号)_。A托盘天平 B药匙 C烧杯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0mL容量瓶 G500mL容量瓶 (3)若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出现下列错误操作,其中将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A将NaOH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将烧杯内的NaOH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溅出瓶外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11、的刻度线欲用98% 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成浓度为0.5 mol/L的稀硫酸500 mL。(4)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mL。(5)选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6)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填序号)。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E稀释浓硫酸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2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
12、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A .Fe BFe2+ CFe3+(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性。(3)己知下列反应: 2I+2Fe3+2Fe2+ +I2 2Fe2+H2O2+2H+2Fe3+2H2O, 则Fe3+、I2 、H2O2三者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为_。 (4)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 HNO3表现的性质为_ ,毎有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mol。(5)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电子转
13、移的数目和方向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据此解答。【详解】A、硝酸、生石灰(CaO)、石灰石(CaCO3)分别属于酸、氧化物、盐,A错误;B、醋酸、纯碱(Na2CO3)、食盐(NaCl)分别属于酸、盐、盐,B错误;C、盐酸、乙醇、硝酸钾分别是混合物、有机物、盐,C错误;D、硫酸、烧碱(NaOH)、碳酸氢钠分别属于酸、碱、盐,D正确。答案选D。2、D【解析】则300 mL Al2(SO4)3溶液中,;0.1 mol/L Ba(O
14、H)2溶液300 mL中,;当两溶液混合后,反应后溶液中,所以反应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A【解析】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故A错误;B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B正确;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当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故C正确;DCl2溶于NaOH生成NaClO和NaCl,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考查钠和氯气的性质,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火焰呈黄色,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氯气具有强
15、氧化性,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选项A是易错点,错误判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4、A【解析】A. 利用沸点差异蒸馏海水可得蒸馏水,图中蒸馏装置合理,故A正确;B. 分离碘和水,应加入苯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分液后再蒸馏,不能用分液的方法直接分离碘和水,故B错误;C. 胶体、溶液都可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用半透膜渗析分离,故C错误;D. 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A。5、B【解析】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容量瓶等。答案选B。6、A【
16、解析】A制取得到液体是Fe(OH)3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能够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A正确;B制取得到的Fe(OH)3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将其静置,不会出现沉淀现象,B错误;C制取得到的是Fe(OH)3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C错误;D胶体微粒及离子都可通过滤纸,因此不能用滤纸可实现该分散系中分散剂与分散质的分离,D错误;故答案是A。7、B【解析】由题可知,人体内的“活性氧”氧化性极强,用消除“活性氧”,则被氧化,的作用是作还原剂,B正确;答案选B。8、C【解析】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
17、,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这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说明AgI胶粒与Fe(OH)3胶粒带相反电荷,Fe(OH)3胶粒带正电,AgI胶粒带负电;【详解】A. 胶粒直径在1到100nm之间,不能通过半透膜,A错误; B. 该AgI胶体不带电,B错误;C. AgI胶粒带负电,则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 ,C正确;D. 该AgI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不是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9、B【解析】在约50mL的沸水中,滴入810滴(20滴约为1mL)饱和FeCl3溶液至其为红褐色后,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Fe(OH)3胶体微粒吸附F
18、e3+,将它们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氢离子和氯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烧杯里的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H+、Cl;答案:B。【点睛】考查胶体的知识。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透过半透膜。10、C【解析】A、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根据方程式知,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A错误;B、钠与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B错误;C、钠先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山西省 忻州市 忻州 一中 高一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学业 水平 测试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