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配制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供选用:逐滴加入稀盐酸,调节pH为5;煮沸;加蒸馏水溶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ABCD2、(题文)已知:
2、某溶质R的摩尔质量与H2S的相同。现有R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 gcm3的溶液, 该溶液中R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约为()A6.8 B7.4 C8.9 D9.5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11.2L H2O中含分子数为0.5NA;1.06gNa2CO3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O原子数为NA;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NA;常温常压下,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ABCD4、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如下反
3、应制得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 KClO3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B KClO3在反应中被还原CH2C2O4的还原性强于ClO2DCO2是H2C2O4被氧化后的产物5、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O2称其质量为36g,若装满CO2称其质量为42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96 D646、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汤姆孙 C卢瑟福 D伦琴7、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入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6=2+4B每1 mol 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时转移2 mol C溶
4、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DI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氧化成8、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的主要操作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主要操作方法ANaHCO3溶液(Na2CO3)澄清石灰水过滤BNaCl溶液(Br2)乙醇分液CCO2(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DKNO3溶液(KOH)FeCl3溶液过滤AABBCCDD9、下列反应中有非金属元素被氧化的A BC D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烷烃的是ACH4BC3H8CC4H8DC5H121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
5、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2、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T2O和H2OBO3和O2CCO和CO2D12C和13C13、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 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Z22A2=2A32Z不能进行B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氧化C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14、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6、浓度与200mL1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2mol/LMgCl2溶液 B200mL2mol/LNaCl溶液C250mL1mol/LAlCl3溶液 D100mL2mol/LKClO3溶液1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 B硫酸、烧碱、胆矾C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NaOH的溶液43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A500mL,40g B500mL,34.4g C430mL,34.4g D430mL,40g二、非选择题(本
7、题包括5小题)17、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CaCl2、AgNO3、HCl、Na2CO3中的其中一种,为了确定具体成分,随意将四瓶溶液标记为A、B、C、D后,进行了下列四组实验。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A+B无明显现象B+D有气体放出B+C有沉淀生成A+D有沉淀生成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B、C、D分别对应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2)请分别写出上述实验和的离子方程式:_;_。18、 (1)A、B、C三种无色可溶性盐分别是由Na、Ag、Ba2、Cl、NO、CO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经实验验证知:A溶液、B溶液均可以与盐酸反应,其中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气泡。则
8、A为_、B为_。将B和C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它的组成可能是_或_。19、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已知:NH4HCO3NH3H2OCO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加热的目的是_。(2)写出步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3)步骤,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_。(4)步骤的目的是_,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5)操作2的名称是_,应在_(填仪器名称)
9、中进行。20、 (1)现有以下物质:盐酸;NH3;氯气;BaSO4;硫酸;金刚石;石灰水;乙醇。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_,仪器B的名称_,冷却水从_口进,从_口出(填上或下)。21、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实验请回答:(1)实验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
10、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因为碳酸氢铵加热易分解,所以在试管中加入固体混合物,并加热,使碳酸氢铵分解为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而硫酸钠和氯化钠留在试管中;然后将加热后的固体残渣冷却后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除去硫酸钠;向试管溶液中再加入足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氯化钡;过滤是除去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目的是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将溶液加热煮沸即得到NaCl溶液,目的是除去多余的盐酸所以实验步骤: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蒸馏水
11、溶解;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逐滴加入稀盐酸,调pH为5;煮沸;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2、C【解析】分析:依据c1000/M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某溶质R的摩尔质量与H2S的相同,即为34g/mol。现有R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 gcm3的溶液,因此根据c1000/M可知该溶液中R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选C。3、D【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求出1.06 gNa2CO3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来分析;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溶液体积不明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详解】标准状
12、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1.06 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故0.01mol碳酸钠中含0.02NA个钠离子,故正确;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23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含NA个氧原子,故正确;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大于22.4L,故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不同物质最简式相同时可以用最简式进行物质的量相关计算。4、A【解析】A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ClO3中
13、的+5价变为反应后ClO2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KClO3为氧化剂,1 mol KClO3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A错误;B在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KCl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O2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B正确;C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H2C2O4,还原产物是ClO2,根据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知物质的还原性:H2C2O4ClO2,C正确;D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2C2O4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CO2是H2C2O4被氧化后得到的氧化产物,D正确;故答案为A。5、D【解析】设瓶子的质
14、量为x,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y,同一瓶子的体积相等,因此,O2、CO2与气体A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有=,解得x=20g;因此=,解得y=64g/mol,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所以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故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6、C【解析】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分析原子的结构模型的演变。【详解】A.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A错误;B.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逊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
15、中,B错误;C.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进一步计算散射时的一些规律,提出了行星式原子模型,指出原子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C正确;D. 伦琴主要发现了伦琴射线,即X射线,开辟了原子物理学道路,D错误;答案为C。7、C【解析】试题分析:由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可知Co2+、Cl-、Fe2+、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A.因为I-的还原性强于Fe2+ ,所以通入溶液中,首先被氧化的是I-,A不正确;B. 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不是被氧化,B不正确;C. 因为的氧化性强于 ,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第一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化学 上期 复习 检测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