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 提出“白板说”观点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B、 裴斯泰洛齐C、 卢梭D、 亚里士多德2. 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B、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C、 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D、 信息革命出现3.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 学校物质文化B、 学校组织文化C、 学校环境文化D、 学校精神文化4.个体主观能动性一般有三个层次的活动,其第二个层次的活动是指( )A、 心
2、理活动B、 社会活动C、 生理活动D、 实践活动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提高社会生产力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D、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6.在不同阶段,个体身心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性及重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指身心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B、 顺序性C、 矛盾性D、 不平衡性7.中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的学者是 ( )A、 徐特立B、 李大钊C、 陶行知D、 杨贤江8.学校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 形成学生发明美的能力D、 开拓学生理解美的能力9.将教
3、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是我国古代 ( )A、 官学的特点B、 私学的特点C、 书院的特点D、 科举制度的特点10.我国对在校学生的应尽义务作了法律规定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A、 课程设立规定B、 课程管理层次C、 课程任务D、 课程内容12.课程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 )A、 泰勒B、 斯克里文C、 斯塔弗尔比姆D、 加德纳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引起学习动机B、 领略知识C、
4、巩固知识D、 运用知识14.教学中要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指的是教学要贯彻 ( )A、 直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15.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互相关系是指( )A、 课的结构B、 课的部分C、 课的设计D、 课的程序16.难以充足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B、 班级教学制C、分组教学制D、 能力分组制17.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A、 社会学习模式B、 价值澄清模式C、 认知模式D、 体谅模式18.衡量一名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高低
5、,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 ( )A、 道德结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19.班级授课制开始广泛兴起是在 ( )A、 16世纪西欧古典中学时期B、 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时期C、 19世纪的国民学校时期D、 20世纪的现代学校时期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类型可分为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C、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都属于_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性涉及:整体综合性、_性、灵活性、性、指向性。3.体形剧
6、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是_期生理发展的特点。4.学校精神文化几种基本成分可以分解为认知成分、 成分、价值成分、_成分。5.根据一节课所完毕任务的类型数量,课的类型可分为_课和_课。6.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_。7.学校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_原则、_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8.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 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结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9.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受制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_的选择。10.上课是教学工作的_环节。11.选择德育内容:一是依据德育_;二是受教育者的特性;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性和学生
7、思想实际。12.体谅模式把道德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3.班级目的管理是指_与学生共同拟定班级总体目的,然后将总体目的转化为小组目的和个人目的,使其与班级总体目的融为一体,形成_,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的的管理方法。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对科技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推动作用?2.课程评价涉及哪几个环节?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层次。5.何谓巩固性原则,贯彻该原则应遵循哪些规定?6.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对培养儿童发明性提出了哪几方面的建议?四、论述题(10分)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请联系实际予以分析
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2.A 3. D 4. A 5.B 6.A 7.D 8.C 9.C 10.A11.C 12.B 13.B 14.C 15.A 16.B 17.C 18.D 19.B 20.D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人 2.可操作 层次 3.少年 4.情感 抱负 5.单一 综合6.课文 7.整体性 迁移性 8.教学目的 基本准则 9.教学方法10.中心 11.目的 身心发展 12.情感 13.班主任 目的体系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
9、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2.(1)拟定评价对象。(2)设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运用评价工具广泛地收集课程系统的信息。(4)解决评价资料。(5)作出评价结论。3.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4.(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3)学校各门课程的目的。(4)教师的教学目的。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期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规定:(1)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好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甘肃省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中学 教育学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