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解析】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瑞金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1-6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 阴极射线不是电磁波而是电子流C. 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吸收光子D. 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答案】B【解析】A: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A项错误。B:阴极射线不是电磁波
2、而是电子流,故B项正确。C: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光子,故C项错误。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D项错误。2. 如图所示,长直导线AB与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同一平面内,且AB平行于ab,长直导线中通有图示方向的电流,当电流逐渐减弱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线框有收缩的趋势B.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逐渐增大C.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D. 线框中将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答案】C【解析】A、B项:当电流逐渐减弱时,产生的磁场减小,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小,根据“增缩减扩”可知,线框有扩张的趋势,故A、B错误;C项: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
3、磁场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减小,线框有向磁感应强度较大的左侧运动的趋势,所以它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向左,故C正确;D项: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根据右手定则判定知导线右侧的磁场方向向里,磁通量减小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里,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D错误。点晴:本题要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知道它是非匀强电场,同时要根据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 矩形线圈匝数50匝,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A. 电动势的最大值是157VB. 在t0.1 s和t0.3 s时,电动势最大C.
4、在t0.1 s和t0.3 s时,线圈与中性面垂直D. t0.4 s时,磁通量变化率达最大,其值为157Wb/s【答案】A【解析】A:由题图得,、,据,可得:。故A项正确。BC:在t0.1 s和t0.3 s时,线圈中磁通量最大,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故BC两项错误。D:t0.4 s时,线圈中磁通量为零,此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达最大,且此时刻。故D项错误。点睛:中性面位置时(线圈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为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垂直中性面位置时(线圈与磁场平行),磁通量为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最大。4. 如图
5、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保持输入电压不变开始时单刀双掷开关K接a;S断开时,小灯泡A发光较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闭合开关S,小灯泡A亮度增加B. 若开关K接b,小灯泡A亮度增加C. 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小灯泡A亮度增加D. 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小灯泡A亮度降低【答案】B【解析】A:闭合开关S,副线圈回路电阻减小,副线圈回路总电流增大,则R上电压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减小,灯泡变暗。故A项错误。B:开关K接b,原线圈匝数减小,据可得,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灯泡变亮。故B项正确。CD: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灯泡中电流减小,小灯泡A
6、亮度降低;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灯泡中电流增大,小灯泡A亮度增加。故CD两项错误。点睛:涉及变压器动态分析类问题时要注意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和原副线圈匝数比决定副线圈两端电压;副线圈的电流(功率)和原副线圈匝数比决定原线圈中电流(功率)。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同。5. 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的电容C都很小。此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A. 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B. 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C. 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变电流D. 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变电流和直流电【答案】D【解析】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小,对高频成分的阻碍较大,对低频成分的阻碍很
7、小,这样直流和低频成分能顺利通过线圈;电容器的电容C很小,对低频成分的阻碍很大,对部分通过线圈的高频成分阻碍很小,被它旁路掉;最终输出低频交变电流和直流电。故D项正确。点睛:交流电是能够通过电容的,将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时,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具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上把这种阻碍作用称为容抗,且容抗。交流电可以通过线圈,但是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且感抗。6.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以设定的温度后,会自动停止工作,空调机内实现这一功能的传感器是( )A. 力传感器 B. 光传感器 C. 温度传感
8、器 D. 声传感器【答案】C【解析】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会自动停止工作,这是因为空调机使用温度传感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 将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槽左侧有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物块现让一个小球自左侧槽口A点正上方由静止开始落下,从A点落入槽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不守恒B.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小球在半圆槽内由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D. 小球从C点离开半圆槽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答案】AC【解析】A:只有重力(
9、弹簧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半圆槽内由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槽的支持力也对小球做功,小球机械能不守恒。由此可知,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不守恒。故A项正确。BC:小球在半圆槽内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左侧物体对槽有作用力,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小球在半圆槽内由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有向心加速度,竖直方向合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小球在半圆槽内由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小球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故B项错误,C项正确。D:小球从C点离开半圆槽后,既有竖直向上的分速度,又有水平分速度,小球做斜上抛运
10、动。故D项错误。8. 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及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 )A. 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也要增大B. 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C. 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D. 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4条【答案】AD【解析】A:跃迁到较低能级,据可得电子轨道半径减小,据可知电子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项正确。B:氢原子跃迁时,发出不连续的光谱线。故B项错误。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能量最大,频率最高。故C项错误。D:一群氢原子处
11、于n=4的激发态,共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其中n=4跃迁到n=3的光子能量为不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n=3跃迁到n=3的光子能量为不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其余4种光子的能量大于2.21 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故D项正确。9. 在甲、乙两次不同的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相应的Uc图象,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乙图线斜率表示普朗克常数hB. 甲实验中金属的逸出功比乙实验中金属的逸出功大C. 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用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甲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乙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 在乙实验中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江西省 赣州市 瑞金 2017 2018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