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九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九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卷(一)打印版含答案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题(25 分) 1.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4 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浩hn 的诗歌的海洋里,无数的佳作等你去发现,无数的篇章等你去吟哦,无数的妙句等你去背诵。积累古诗是一个过程,一c 而就不行,浅尝辄止更不行。优美的诗句就像美味的羹汤,独有的香气吸引着你去品尝,喝完之后,咂咂嘴,回味悠长。古诗读多了,整个人都会变得不一样,不太容易气ni,不太容易du du 逼人,觉得自己烨然若神人了,此之谓“腹有诗书气自华”。(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浅尝辄止(zh) B
2、. 羹汤(gng) C. 咂咂嘴(z) D. 烨然(hu) (2)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浩hn_ 一c _而就气ni _ du du_逼人2. 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5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同_ 意为:_ _同_ 意为:_ (2)乡为身死而不受 _同_ 意为:_ (3)故患有所不辟也 _同_ 意为:_ (4)同舍生皆被绮绣 _同_ 意为:_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蹴尔而与之B.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C.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此庸夫之怒也4. 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
3、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 表示年已十八。B.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的著作, 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著的。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 篇,分国编次。D.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5. 【2021湖北十堰】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
4、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对于宁静,古人有一份追寻。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A B C D 二、素养题(15 分) 6. (国学题)填空。(10 分) (1)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3)词中有志,苏轼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因而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期盼: “_,_。”词中有情,范仲淹既想建功立业, 又思念家乡,因而在渔家傲秋思中直抒道:“_,_。”词中有景,辛弃疾奋勇杀敌,目睹了战斗惊险激烈的场面,因而在破阵子为陈同甫
5、赋壮词以寄之中描绘道:“_,_。”词中有思,秋瑾深感自己不被理解,常受折磨,因而在满江红中叹息道:“_?_ 。” 7. 【2021重庆】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5 分) (1)右图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2 分)(2)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儒林众生相,他在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3分)周进 匡超人三、阅读题(30分)(一)【2021陕西韩城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9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6、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借霜色笛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加重了征人的愁思。下列句子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9. 两首作品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7分)(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练习。(21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
8、书)【注释】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10.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 故余虽愚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C. 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 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1)或遇其叱咄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若既不出户 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3. 【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九下 语文 第三 单元 综合素质 检测 打印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