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教师资格深度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青海省教师资格深度自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以下育种方法未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答案】 B2. 【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
2、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答案】 D3. 【问题】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桑代克B.华生C.苛勒D.加涅【答案】 A4. 【问题】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示范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 A5. 【问题】 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C6. 【问题】 教师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时,通过介绍显微镜发明的过程,自然的导入新课。这种导人方
3、式是()。A.复习导入B.故事导入C.直观导入D.事例导入【答案】 B7.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答案】 A8. 【问题】 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答案】 B9.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
4、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答案】 B10. 【问题】 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答案】 C11. 【问题】 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A.10B.90C.180D.270【答案】 D12. 【问题】
5、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A.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B.没有韧皮部C.没有形成层D.没有木质部【答案】 C13. 【问题】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行为规范的迀移B.知识迀移C.技能迀移D.学习经验的迀移【答案】 A14. 【问题】 下列最早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并倡导教育实验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答案】 C15. 【问题】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 B16.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决定一位教师
6、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 )。A.角色意志B.角色体验C.角色认知D.角色期待【答案】 C17. 【问题】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 A18.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
7、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19. 【问题】 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答案】 A20.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8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
8、)1. 【问题】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B.发展职业教育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 ACD2. 【问题】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闲暇教育D.家庭教育E.业余教育【答案】 ABD3. 【问题】 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A.因素说B.结构说C.理论说D.信息加工理论E.实验理论【答案】 ABD4. 【问题】 下面哪些政策文件体现了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A.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中学德育大纲C.中学生守则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E.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答案】
9、BCD5. 【问题】 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是( )A.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B.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C.社会道德上的促进关系D.上下级关系E.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答案】 ABC6. 【问题】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器械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答案】 CD7. 【问题】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环境差异【答案】 ABC8. 【问题】 德育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课外活动D.少先队活动E.班主任工作【答案】 ABCD9. 【
10、问题】 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答案】 AC10. 【问题】 课堂纪律的类型有(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答案】 ABCD11. 【问题】 二战以后世界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加强中等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D.高等教育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答案】 BCD12. 【问题】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A.课程计划B.校舍安排C.课程标准D.教科书E.教学指导书【答案】 ACD13. 【问题】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
11、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E.价值体系个性化【答案】 ABCD14. 【问题】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B.改进教育的研究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D.为了教育的研究E: 关于教育的研究【答案】 BCD15. 【问题】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 )A.政治理论知识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教育学知识E.心理学知识【答案】 ABCD16. 【问题】 群体的功能是( )。A.评价性功能B.导向性功能C.生产性功能D.发动性功能E.维持性功能【答案】 C17. 【问题】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
12、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答案】 ABC18. 【问题】 教师能力主要包括()A.教育教学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C.知识归纳能力D.系统学习能力E.判断能力【答案】 ABD19. 【问题】 学校咨询与辅导会谈过程有以下哪几个阶段?( )A.建立咨访关系B.澄清和评估问题C.确定改变目标D.促成改变实现E.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答案】 ABCD20. 【问题】 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A.教育观B.人才
13、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请按照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设计l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三个课堂提问。【答案】与米罗游戏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借助抽象绘画及雕塑,初步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学习为主,突出造型与表现的内容,利用米罗抽象绘画及雕塑的表现技巧对应展开相关教学活动,并把教学与趣味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二、学情分析学生尚不能理解米罗及其作品的风格,对米
14、罗的造型特点认识还不够明确,因此教学中围绕此点展开教学。三、教学目标1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抽象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2在游戏与表演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3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快乐。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抽象雕塑作品。教学难点:了解米罗作品的造型特点及其风格。五、教学准备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卡纸、橡皮泥。2. 材料:某教师在祝福青春教学中,开展了“寄语青春”的活动,让每位学生给同班的好友写一条青春寄语,同学们互送寄语后,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收到的寄语。老师指出:大家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认真对待
15、本次活动,从青春寄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美好的青春充满期待,也为自己的好友送上了美好的青春祝福接着,教师对学生收到寄语的数量进行统计:收到三条以上青春寄语的同学举手;收到两条和一条青春寄语的同学举手;还有少数同学一条也没收到,一定很失落吧这时一位同学立即站了起来说:“老师,您说的不对,我没收到别人的,但我写了一条送给我自己,也送给我们班全班同学: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充满希望;青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付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最后老师说,该同学很有思想,也有创意,但因时间关系只能到此结束,课后可以继续交流,下课!问题:运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答案】(1
16、)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理论认为,教师应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要求教师从积极的方面进行评价,题目中教师对于没收到祝福的学生说:“还有少数同学一条也没收到,一定很失落吧”违反了肯定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原则,打击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2)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理论认为,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应给予正面引导。题干中教师说“还有少数同学一条也没收到,一定很失落吧”,这样的言行没有在情感上关照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打击,容易引发学生的失落情绪和负面情绪,使他们不愿参与课堂,学习效果变差,也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思想品德学科教
17、学评价理论认为,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题干中教师只注意自己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锻炼。(4)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理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具体。学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只是简单地说。很有思想,也有创意”,并没有说明创意在哪里,其他同学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内容,然后就宣布下课。评价内容太笼统,不具体,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学习到知识或者获得情感提升。(5)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题干中教师既没有对学生进
18、行情感上的升华和正面引导,也没有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积极肯定,本节课学生在情感上没有得到体验和提升,也没有学习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整体上来看,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较差,没有起到主导作用。3. 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通过方法得出的推论是。(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3)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
19、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答案】(1)平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2)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3)规则的双螺旋4.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材料二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l燃烧和灭火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答案】(1)学生学习本
20、节课前应具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有:可燃物的定义、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化学知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燃烧与灭火的经验(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辩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3)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21、4)【教学思路】(5)可以演示实验【7一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通过该实验我们能够看到实验的现象是白磷自燃,白磷的燃烧并没有进行点火,所以点火并不是燃烧的条件之一。5.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会看到吗?女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问题1简答题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10分)问题2简答题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将如何对待?(10分)【答案】1.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不熟悉、不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2.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主要做法有:(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2)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