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docx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四个重点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生态文化为引领,以生态经济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人居为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
2、实践论。坚持正确的认识论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树立正确的认识论,就可以准确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方略把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钥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人类、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人类不可以没有自然。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甚至要求我们要“敬畏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集中反映在与“绿水青山”密切关联
3、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人类”集中反映在与“金山银山”密切关联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坚持“兼顾论”,即“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兼顾;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要坚持“优先论”,即“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做到“生态优先”;总体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则是“转化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追求经济生态化,又要追求生态经济化,实现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决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认识论指导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激励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
4、的伟大实践。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以系统方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是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一方面,“美丽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和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另一方面
5、,“美丽中国”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生态文化为引领,以生态经济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人居为追求,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优质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人居的需要。生态系统存在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文明 建设 认识论 方法论 实践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