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摘要:为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行人及非机动车辆非法进入高速公路,有效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速公路行车环境加上“安全锁”。近几年,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基本建成“三纵八横”高速公路骨干网。其中龙岩市辖区内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已达780公里,遍布7县市,已设收费站40个。运营里程增加的同时,一些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式管理、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道路,福建省高速公路条例有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禁止进入高
2、速公路,可是从实际情况看,高速公路上经常有出现行人、非机动车或摩托车的情况,甚者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车速度快且不间断,如果有事故发生后处置不当极易引发连环事故,造成高速公路大面积拥堵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高速公路上因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引发的事故发生,一种在收费站点能有效阻止行人和非机动车、摩托车闯入高速的系统尤为重要。一存在问题高速公路是只允许机动车行驶的地方,“行人禁止进入高速公路”是一条安全常识,行人上高速公路既对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危险,也为过往车辆埋下事故隐患。从过往的高速收费站劝返记录上来看,闯入高速公路的大多是拾荒的流浪者、就近搭车的乘客、为抄近道的周
3、边村民及一些非机动车辆等。对这些行为目前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发现,存在着视线遮挡、发现率低、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及时等问题。经不完全统计,近三年,龙岩高速辖区共计发生了近3300起行人、非机动车等进入高速公路,其中从收费站入口进入近2000起,占比超60%;且在因行人误闯高速导致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的相关案件里,司法机关针对高速公路是否尽职履责存在较大争议,部分意见认为收费站入口栏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作用,但是栏杆工作长度仍存在一定空间容易导致行人、非机动车等非法进入高速,需增加安全措施有效阻止行人误闯高速公路。二应对措施随着取消省界收费站后,人工收费车道的减少及高速收费智能化的发展,收费站现场
4、的工作人员正在逐步减少,虽然收费站工作人员对发现行人、非机动车等上高速的行为会进行劝离,但是日常本职工作较多,难以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劝离,压力大、任务重。在此形势下,急需设计一种预警系统来解决高速公路行人等非法误闯问题。首先,在工作人员较少且存在行人上高速搭乘客车现象的龙岩高速蛟洋收费站,试点安装利用红外对射光栅实现高速公路行人入侵自动检测系统。在前端收费岛安装红外光栅作为探测器并与自动栏杆机抬落杆联动,后端报警主机连接关联设备实现声光报警等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发现此系统还存在几点不足之处:1、当行人和车辆同时通过时,报警系统无法正确辨别;2、非机动车上高速无法有效预警;3、受红外
5、光栅探测距离及安装限制,收费站广场极易出现检测盲区;4、由于环境及其他不确定因素,误报漏报现象常有发生。对系统进行升级,在后端安装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行人和车辆通过光栅的时间长短作为辨别行人和车辆的通行依据,从而过滤车辆的报警,可是准确度无法有效提高,误报漏报现象也未明显减少。经过实验发现,利用红外光栅作为行人、非机动车等误闯高速的检测设备存在明显不足:监测范围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误报漏报现象多、无法有效区分非机动车辆、上级监管部门无法及时有效获取事件信息并进行处置。针对这些问题,一种更为先进、有效、智能化的系统运势而生。三系统设计与实施(一)设计原理为提高检测的精确性、扩大检测
6、范围、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检测盲区,通过引进AI人工智能,设计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此预警系统采用机器视觉图像感知技术,通过AI智能分析识别算法,自动对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智能识别,通过系统的语音报警驱离、提醒当班收费员前去劝返等系列动作及时制止行人及非机动车非法进入高速,同时后台报警,高速公路路网中心实时查看并做出相应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系统总体设计经过调研,高速公路龙岩收费站车流量较大、行人和非机动车等误闯事件较多,将试点设立于龙岩收费站内广场。经过测试,智能球机监测距离在60m以内效果最佳,而龙岩收费站车道数多(含16个车道,其中入口
7、6个车道、出口10个车道,常用人工车道位于两端),收费站内广场较宽(约110m),因此在收费站入口和出口内广场区域各安装一台智能球机,通过视频专网连接后端服务器等,如图1所示。通过智能球机视频感应,实现对行人、非机动车辆的记录,联动音柱自动播放劝离语音,联动闪光灯进行灯光闪烁预警,联动手环数显震动提醒工作人员,针对人员闯入这一行为事件能起到很好的防控、管控作用,对确保收费站营运秩序正常和道路安全畅通,起到积极的作用。图1 系统拓扑(三)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网络与指挥中心组成。前端设备主要为安装在各个收费站的智能枪球一体机、智能音柱、闪光灯与手环组成,主要用于前端行人闯入的智能检测、
8、智能语音播报及手环震动提醒。传输网络依托于现有的视频专网将前端设备的视频画面与智能事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立在高速公路路网中心,主要部署平台及存储服务器与客户端电脑。平台对前端接入的智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对智能告警事件进行联动,语音提示,事件处理,形成管理闭环,如图2所示。图2 系统组成(四)系统详细设计1、前端子系统前端摄像机采用全景全彩智能枪球一体机,内置2个镜头,可以输出两路视频图像,1路全景视频图像、1路细节视频图像,设备支持深度学习算法,提供精准的人车分类侦测、报警、联动跟踪。支持入侵侦测、越界侦测、进入区域与离开区域等智能事件,并联动球机自动跟踪、抓拍。摄像机具备丰富的输入输
9、出接口,通过RVV线缆与智能音柱与闪光灯连接,当摄像机检测到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后,能够联动智能音柱播放劝离语音,联动智能手环发出震动提示。智能手环采用433MHz无线频段,此频段具有距离远、穿透力强、绕射能力强等特点。手环可区分显示入口内广场和出口内广场报警,便于快速有效处置。2、传输网络传输网络依托于现有的视频专网,网络的传输质量满足以下要求:(1)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2)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3)丢包率上限值为110-3;(4)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10-4。3、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主要部署平台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平台客户端。平台服务器主要用于承载人员管控应用平台软件;存储服务器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I 技术 高速公路 行人 预警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