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自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金融经过这六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团队,围绕政策、市场发展、金融体系、国际影响力等主题,全面梳理这些年来绿色金融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绿色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举措和显著成效。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自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金融经过这六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的领跑者,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当前,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基础的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逐渐为绿色金融的
2、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机遇。为此,绿色金融在未来将继续为中国的绿色实体产业和国民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世界绿色投融资的标杆和模范,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议程中贡献大国力量。一、绿色金融四大发展阶段与成就绿色金融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需要多个领域协调发展,金融、环保、经济、政策等。最初的概念是可持续金融,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发起。相比较于欧美绿色金融制度演进路径是自下而上的,我国是自上而下。绿色金融不仅仅是可以给绿色项目融资,同时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居民和企业的行为。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
3、上通过京都议定书,首次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金融机构也从最初的排斥到接纳,运用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环保项目。中国的绿色金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7-2012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摇篮启蒙期:中国政府第一次在银行如何考虑环保因素方面做出了明确公开的表态,而且还是金融监管部门央行。2008年7月,国家环保部与银监会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实现了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在这个阶段,中国绿色金融的着力点在于信息披露和环境信息共享。2008年碳金融市场开始在全球展开,我国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是加入这个碳金融市场,从此赤道金融和碳金融正式进入我国,我国开
4、始绿色金融的第一个初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赤道原则的基础上,也逐步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金融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流程、方案和战略等等,中国金融机构开始了绿色金融的初步实践。2012-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探索起步期: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的明确要求银行业在做尽职调查时一定要把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合规文件清单和合规风险审查清单理清等。这个阶段的中国商业银行除了继续推动绿色信贷发展以外,还加入到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碳金融产品的供给。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纷纷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倡议
5、。国际的绿色金融和中国绿色金融真正进入交织期。中国的绿色金融以国际绿色金融为基础发展的同时,也对国际绿色金融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家陆续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的规则和激励机制,全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定量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对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推动作用。2016-2019年,中国绿色金融进入了全面铺开期:此时,绿色金融开始进入立体化、全方位、多维度发展阶段。各项重要绿色金融政策和指引相继发布,高速推进了中国绿色金融制度体系的构建和推进。2016年8月31日,央行等7
6、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9月,央行发布G20绿色金融报告。2017年6月23日,人民银行、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各试验区的整体方案,自上而下的将绿色金融政策和横向的环境、生态和绿色发展目标、任务、项目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了绿色金融供给端与需求端联动发展的强烈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各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部分金融机构已经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并且试点开展了地方绿色信贷专项服务,为在全国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0-2022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双碳”聚焦期: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次联合国代表大会一般性言论会上提出
7、了双碳目标,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这就使中国绿色金融进入了“绿色升级”聚焦的阶段,聚焦在“双碳”目标上。同年,中国成立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信贷更是在2021年达到13.92万亿元余额。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定增设计的引导下,绿色金融进入了以减碳为重心的发展新阶段。中国的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到1.1万亿,在全球也居于前列。绿色金融投向具有直接或间接碳减排
8、效益项目的贷款占比就达到了67%,已达到“聚焦”作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正式启动,意味着碳金融成为了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内绿色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也显著提高,不断深化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2021年,人民银行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牵头起草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另外,人民银行还参与发起设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这个网络目前已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之一。在越来越多国家推出绿色与可持续标准,出现多个标准之间不统一、不兼容问题,“漂绿”现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于2022年,中国和欧盟牵头推出可持续金融共
9、同分类目录,加强了不同标准之间的可比性,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构建了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十年来,随着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从点到面全面开花。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呈现出多渠道、高质量发展趋势,并成功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的开展。二、国内外探索案例近些年,中国在绿色金融上的探索可以分为国际与国内两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远大目标,绿色金融的
10、重要所用也逐渐明显。在国际层面,中国的绿色金融正在引领金融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应对经验。在国内层面,绿色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各类问题被相继解决,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人民福祉也得到了明显提升。首先从国际层面,在全球疫情常态化以及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负责大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努力融合世界各国金融资源,以绿色金融为抓手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尤其是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领导了全球的绿色金融发展变革。2017年,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联盟中共有120个合作伙伴,在绿色金融、
11、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与交流。同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号召多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对策。在BRBR的推动下,在随后几年里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指数。2018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伦敦金融城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这也标志着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绿色金融体系迎来了规范的投融资准则与项目库。随着中国对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贡献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需要中国的参与,特别是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协定。RCEP的初始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蓬勃 发展 绿色 金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