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没了2000亿中国教育首富的坠落.docx
《一年没了2000亿中国教育首富的坠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没了2000亿中国教育首富的坠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没了2000亿,中国教育首富的坠落“这是我给母校捐赠的第1个10亿,将来我的第1个100亿,也要捐给北大!”2021年3月3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之友报告厅的讲台上,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庄严地许下承诺。台下立刻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在与会观众眼里,李永新不仅是他们慷慨解囊的校友,更是中国新晋的教育首富。这位曾经靠北大助学金艰难度日的工人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公教育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在2021年的高位时刻,中公的市值一度达到2687亿元,超过了新东方和好未来历史最好的成绩。不过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到一年,中公的形势便急转直下。自2021年10 月宣布三季度亏损后
2、,中公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截止目前,市值仅剩下345亿元。人们不禁好奇,一年就蒸发了2000亿的中公,到底发生了什么?一逆天改命从吉林通化到北京大学1976年,李永新出生在吉林通化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面有3个姐姐。和郭广昌一样,李永新也是家中同辈唯一的男丁。由于家庭困顿,父母后来只好把唯一的读书机会留给了他。李家的境遇,其实跟李父的“爱折腾”密不可分。据李永新回忆,闯关东的父亲在1983年借了1万元创业,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这笔债务就像一座大山,在他们身上压了多年。所以在那段雪上加霜的日子里,李永新的父母不得不经常挨家挨户为他筹借学费。“孩子,学习是我们穷人唯一翻身的机会。”母亲鲁忠芳每次把学
3、费交到李永新手中时都会再三叮咛。看到父母佝偻卑微的身影,李永新暗下决心:他要逆天改命,让家人以后过上优渥的生活!李永新没有让父母失望,他的高考成绩在吉林省名列前茅。只不过当家人劝他走保守路线,报考免学费的军校或师范院校时,李永新自作主张了一回:“要上就上最好的,我要去北大!”最终,19岁的李永新在1995年的秋天,如愿进入了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就读。人在极度贫穷的时候,对吃的记忆尤为深刻。曹德旺少年时期饱受苦难,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时至今日,他依然我行我素地保持着贪吃贪喝的“不良嗜好”。李永新也深有同感。在他的记忆里,北大食堂为贫困生提供的“三毛钱一份的虾
4、米炒白菜”就是人间美味。那时,他每个月只有100多元的生活费,可以用来吃饭的差不多有80元,是食堂免费的粥、汤、咸菜帮他度过了艰难时期。李永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后来他给北大捐资第一笔1亿元时,还特意要求分给后勤系统5000万元,以报当年的箪食之恩。甚至,未来他的公司也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食堂要提供免费的粥、汤、咸菜。临近毕业时,对于自己未来的前途,李永新思索万千。起初,按照北大的背景和对口的专业,李永新考虑过继续读研,将来从政。但当时和他一同争取唯一保研本专业名额的,是同宿舍最好的同学王振东。李永新不愿让这份友谊产生一丝隔阂,便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不过有意思的是,王振东研究生毕业后也没有从政,先
5、是进入教育培训行业,后来加入李永新团队,成为了他日后的左膀右臂。之前提到,李父喜爱折腾。即使后来李永新晋身亿万富豪,他的那位老父亲依然不服老,仍在四处尝试各种项目。也许是性格的遗传,也许是受到校友俞敏洪的影响,也许是想早点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李永新在放弃保研后,选择了当时少有人走的道路创业。要知道那时李永新已经得到联想、科利华、APC、蓝色光标等10多家大公司的青睐,但即使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北大一直教育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这种做主意识坚定了我创业的想法。”这是李永新后来官方的解释。二屡败屡战崛起于公务员考试培训继1996年宣布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政策后,1999年
6、的中国教育界又出现了重大变革。上半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去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基础上,在1999年扩招56.7万人。中国大学生的数量,从此一路攀升。在此背景下,李永新第一次创业的方向瞄准了素质教育,专门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的服务。相比同时期创业的马云、刘强东,作为“90年代十佳大学生代表”和“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李永新,身上光环更加夺目,他的创业自然也格外惹人关注。当时最受欢迎的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就曾追踪报道过李永新。面对镜头,初出茅庐的李永新意气风发:“我的目标是将来能有一座素质教育大楼。在这里,零到八十岁的人,不分年龄、不分层次,都能找到自己想学
7、的东西。”媒体曝光后,李永新很快引入了30万元的投资款,对方占股90%,他们管理团队则占股10%,新成立的公司取名为“新兴伟业”。不过由于意见的不同、股权分配的不均,没过两个月,投资方就撤资离开,李永新的创业梦出师未捷身先死。转瞬间,他就由创业典型变成了失败典型。“这样的股权安排,一定是失败的。”李永新后来反思。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也直言:“我还能有什么感想,就是非常尴尬,非常丢人。”不过尴尬归尴尬,李永新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发挥他父亲百折不饶的精神,继续寻找下一个项目。往后两年里,李永新干过小学培训、奥数培训和计算机培训,也做过高考培训和高考复读培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是小打小闹,无一成功。
8、最惨时,李永新连1块6毛钱的炒饼都吃不起。后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捐赠仪式上,李永新忆苦思甜:“当年我们这个团队白手起家,几乎没什么钱。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先是在研究生宿舍打游击创业。后来有了一些钱,就在北大资源宾馆办公。但我们那时生意不太稳定,有时租个二十几平米的房间,有时又换回几平米,最后整个北大资源宾馆的房间我们都特别熟悉,哈哈。”转机发生在2001年。当时有许多学生找李永新原来北大的导师,求教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相关问题。知道李永新考过公务员,导师便把这个机会给了他。一开始,李永新只是把它当成副业。后来发现自己辅导过的学生多数都上岸后,他才开始重视起来。导师也再次提点他:“多数中国人还是向往
9、铁饭碗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未来大有可为。”于是,李永新便把创业重心放到了公务员考试培训上面。三唯快不破率先完成全国布局不得不说,那时的李永新还颇具互联网思维。在不断打磨线下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的同时,他还在200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务员考试门户网站中国公务员考试咨讯网(简称中公网)。这也成为了李永新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流量入口。次年,随着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考公的需求陡增,李永新便向母亲鲁忠芳借来3万元成立了中公教育,开始正规化运营。与中公教育差不多时间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的,还有以图书出版起家的华图教育。未来两家机构在互相竞争中,逐渐成长为公考的两大巨头。在教辅出版上。眼见华图从教辅杀进培
10、训,中公也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开始出版自己的教辅。2004年,中公教育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真正具有实战意义的公务员考试深度辅导系列图书,彻底改变了行业“看书无用论”的思想。后来,中公的教辅、讲义更是层出不穷,一年的产量能达到几千、上万套。在课程研发上。2002年,中公在互联网上线了第一个公务员考试远程辅导课程。在国考难度增加后,又继续推出深度的线下辅导课程。而华图这个后来者则从名师授课破局。2005年,华图开创性地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分科打散,充分发挥各科老师的专长,开启了模块化教学先河。这个模式大受学生欢迎,华图的声势也逐渐超过中公。中公也不甘示弱。2007年,它在国内首创的“面试特训课
11、程”,让面试登上了公考培训舞台,也将行业推向了“高人才、高利润、高成长”的浪潮。那时中公的老师不多,特训班老师则以李永新为主,后来他这样描述那时的繁忙:“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我已经在课堂上呆了8个小时,连续三天都这样,每天喝12瓶咖啡。”到了2008年,除了公考,中公还把业务品类扩充到了事业单位和教师的招录培训。在扩张模式上。李永新那时认为,在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相对于华图教育的直营模式,中公则选择用代理模式在全国快速跑马圈地:代理商负责就地招生,中公负责出课程、师资和教材,最后进行利润分成。从2005年开始,中公就陆续与30多家地方性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率先
12、在同行中完成全国布局。与此同时,为配合各地招生,从2006年起,中公开始走进大学校园,推出公务员考试大型讲座,到处普及公务员考试基本知识,进一步提升了中公的品牌力。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统计,2004-2008年,通过国考报名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8.2万、31万、54万、74万、80万。而到了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更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首次突破100万,此后8年的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与国考报名人数剧增相匹配的,则是中公教育的高速发展。截止2008年,中公教育年度面授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俨然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头部品牌。四脱胎换骨改代理为直营不过就在大家为中公的高速发展欢欣鼓舞时,李永新
13、的内心却开始酝酿一场变革风暴。源头正是对中公早期发展功不可没的代理模式。李永新发现,代理模式在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有些代理商目光短浅,夸大宣传,胡乱承诺,导致最后无法顺利交付,甚至他们之间还会发生招生纠纷,严重影响了中公的口碑。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李永新认为只有制度化的教研和体系化的管理,才能摆脱对个别老师的依赖,才能让公司总体运行效率达到最佳。而要想实现强管理,总部就必须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2009年的一天,李永新把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叫到北京开会,目的只有一个:将他们全部收编为直营,这个决定在现场立刻激起了一片反对。顺丰王卫当年改加盟为直营时,也曾历经重重阻力。
14、和王卫一样,李永新没有向他们妥协。凭借个人威望和深入沟通,在一番“关、停、并、转”的操作下,李永新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全国300多个代理机构的直营化。直营化的同时,李永新在中公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管理规范化。与其他教育培训不同的是,招录培训的季节性、地域性、分散性极强。每天,全国各地的分校都要与中公总部产生不计其数的沟通。为此,中公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响应机制。每时每刻,全国开什么班、配多少老师、招多少学生.中公总部不但要审批,而且还要了如指掌,快速响应。举个例子:2020年5月13日,长沙市公安局在网站发布辅警招录公告。5小时内,中公就在内部渠道完成信息传播;24小时内,组织师资展
15、开政策解读、规划课程安排;几天后,完成考纲、课程、试题的研发更新,并完成招生、调配师资,火速在长沙开班。有人曾这样形容中公改革后的管控力:“别的公司如果下沉到县城,县城的员工是否上班,总部可能不知道。而在我们这,迟不迟到,总部都知道。”当然,强力管控的同时,李永新也要求根据“一省一市一地一校一策”,给予大家一定的自主性。其次是教学精细化。中公教育设有行测、面试、申论等11个专业研究院,1个信息技术中心及总部下辖的31个地方研究院。在教辅资料产出上,从2015年到2017年,分别达到2.13万套、2.91万套、8.04万套,可见其教研实力。另外,中公做到了对老师选拔、培训、授课的标准化,不再依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 2000 中国教育 首富 坠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