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阐释与路径分析.docx
《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阐释与路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阐释与路径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阐释与路径分析内容摘要: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具有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意义。碳达峰碳中和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政策问题。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包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碳达峰碳中和实质上是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的复合影响。其实现将遵循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负排放技术和自然碳汇的路径,分别以降低绿色溢价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作为充分和必要条件。中国将以收紧目标约束,提前达峰、削峰发展,明确方向性问题,制定差异化行动方案,促进多层面、多主体社会治理
2、为政策导向,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正 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即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要求创造条件
3、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主动提出的最新气候目标,需要生态文明整体布局框架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转型,关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全国已形成积极落实“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但依然存在很多认识误区。研究从诸如能源、技术等维度展开,具有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但并没有摆脱弱可持续性的思维模式。碳达峰碳中和内涵丰富,既不是简单的对现行经济发展模式施加资源环境约束,也无法通过单一维度的路径优化来实现。基于此,本文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基础出发,探讨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包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经济社会转型路径。一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与政策内涵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
4、碳中和是相互关联、辩证统一的两个阶段,既符合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要求,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减排能力相适应。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内涵碳达峰指特定时间区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最大值,随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的过程,包括达峰路径、达峰时间以及峰值水平三个关键要素。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也存在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情况。因此,碳达峰的实现与否往往有赖于经济体进一步确认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并做出声明。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碳达峰,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0%。基于现行经济发展范式,碳达峰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自然达峰型。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5、的碳峰值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之前,受减排政策影响较小。二是经济衰退型。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东欧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或经济衰退导致碳排放量下降,实现碳达峰。三是经济波动型。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经济转型或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速放缓并伴随着碳达峰,此类外力作用下的碳达峰往往存在碳排放回弹和平台期。四是政策驱动型。中国等后发国家超前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等气候目标后,面对比工业化国家时间更紧张、强度更大的减排要求,需要中央政府的强介入和地方政府的主动创新,以政策驱动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碳中和,也称为净零二氧化碳排放,指特定时期内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
6、为二氧化碳消除量相等。碳中和是一个净值的概念,并不等同于零排放,主体不仅限于国家和地区,也包括行业、企业、社区乃至个人,核心是经济活动全生命周期和影响范围内的净碳排放为零。例如,由于国际贸易隐含碳、碳转移问题的存在,即使一国领土范围内净排放量削减至零,也不等同于碳中和。现阶段,共 49个国家及欧盟承诺实现“净零”目标,涵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碳循环过程的全球剩余碳预算是碳中和的科学基础。从1950年左右开始,化石能源成为人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加入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生物圈数千年之久的碳循环。基于自然碳循环趋势、自然碳汇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响应,科学研究得以量化与特定气候
7、目标一致的未来剩余碳排放。1.5温控目标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相对2010年水平下降约45%,在2050年左右碳中和。2温控目标要求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25%,并在2070 年左右达到净零碳排放。然而,根据更新的自主贡献目标,在以 1.5为目标的碳预算下,2020-2030年间的全球累积碳排放可能消耗剩余碳预算的89%;即便碳预算与2温控目标保持一致,未来十年仍可能消耗剩余碳预算的 39%。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与行动与 巴黎协定 温控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超额完成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并进一步提升气候雄心。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
8、水平,能源结构等因素显著影响碳排放水平。KAYA恒等式通过数学分析方法,建立起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人口规模、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环境规制等的联系。KAYA恒等式指出,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取决于人口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以及单位能耗碳排放水平。各因素受到技术水平、环境规制等的影响,又作用于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已明确碳排放提前达峰的“碳”指二氧化碳,而且主要指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的“碳”,则指全经济领域的温室气体。中国的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综合性目标,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是实现工业化
9、、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后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其以国家经历经济增长过程并实现较高水平的物质积累和社会福利为前提,关系到国家竞争优势、能源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内涵除了少数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已经实现碳中和之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停留在碳达峰前后的阶段。碳达峰往往在发达经济体中首先出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总结经济规律、主动加压制定政策驱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1.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自然达峰型经济体大多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碳达峰一般出现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人均GDP在两万美元以上。碳达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碳排放呈现强度、人均、总量
10、依次出现的达峰顺序,能源消费总量达峰往往出现在碳排放达峰之后。工业化、城镇化也是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在低中收入阶段,工业化生产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加,而城镇化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开始显现。大部分发达国家达峰时的城市人口占比超过 50%。可以预测,印度等投资扩张型新兴经济体将因人口增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最快、增幅最大的国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后发国家和地区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必然选择。“先污染后治理”是弱可持续性范式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于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可以相互替代的观念,忽视了
11、化石能源等关键自然资源以及大气、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无力继续承担后发国家和地区延续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负荷。在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包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等资源环境消耗脱钩,内在要求是关键自然资本不可减少,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资本结构合理,整合资本之后非零增长。2.能源系统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发达经济体碳达峰主要依靠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三种途径,呈现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双达峰”、“双下降”的趋势。德国在1990年实现碳达峰,通过立法推进可再生
12、能源开发利用。英国在1972年实现本土碳达峰,减排主要发生在电力部门,40%的来自电力“去煤”。美国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主要归因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有赖于健全的产业体系和资源基础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剥离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关系的关键。中国长期以来能源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尚未达峰,尽管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因技术关隘和体制机制共同导致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暂未解决。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均通过能源电力系统协同建立起广泛而复杂的经济联系,无论从能源安全、经济发展还是气候、资源、环境约束考虑,推动能源系统多元化
13、、低碳化、智能化都是首要选择。3.产业结构高度化。碳达峰时,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远超过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发达经济体碳达峰时的主导产业以高加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产业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生产要素由劳动向技术、知识演进,最终产品的比重逐渐上升。除波兰外,1996年以后所有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在65%以上,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比重甚至接近80%。例如,欧盟等超饱和经济体的人口规模已逾峰值,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约70%,碳排放主要来自生活品质提升和基础设施运行。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不断提高结构效益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排放。发达经济体的碳达峰
14、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将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转移到环境规制较弱的国家和地区。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局部的产业转移只是“数字游戏”。在全球碳排放紧约束下,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需要站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分工、重构的角度,基于安全性、稳定性、韧性需求分析优化路径,促进产品高附加值化,产业组织合理化、集约化,产业高技术化以及加工深度化。4.技术创新应用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范式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和应用部署的关系密切。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消费等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被发达经济体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由于技术进步具有正外部性,局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部署也将最终有益于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美国等
15、技术扩张型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较强,通过先进低碳技术较好地平衡了经济规模扩张、人口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碳达峰碳中和是围绕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展开的竞争。尽管发展中国家引进、模仿、学习低碳技术的成本远小于创新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后发优势。然而,全球尚未出现高度工业化后实现碳中和的经济体,关键技术面临创新和风险不确定性等挑战。政策驱动型碳达峰的技术需求和与之适配的制度环境与发达经济体在相同经济阶段时存在差异,无法照搬现有经验。引导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也防止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降低技术成本,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商业运行和终端应用是技术创新的意义之所在
16、。 (三)中国提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内容,具有多重意义。除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基础目标外,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也是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明确指出,1750 年左右以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长期不足使得地球正面临“气候紧急状态”。全球15个已知的气候临
17、界点,已有9个被激活。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并具有全球流动性,作为生物圈圈层之一还将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均衡调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不止步于碳中和的长期努力。占比高、增温效应强、生命期长的二氧化碳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与关键,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降碳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提升行动力。中国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等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的活力。作为碳排放总量最大、累计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发展中大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中国碳达峰,世界才能碳达峰;只有中国碳中和,世界才能碳中和。2.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
18、建立了以合作为基础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立了“自下而上”的规则框架。然而,各国上报的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和其他气候减缓承诺仅在原先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减少了7.5%,与2目标(减排30%)和1.5目标(减排55%)的减排需求相去甚远。很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全球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气候问题迫切需要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将大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比发达国家经历更短的时间、更大的降幅,从这一相对意
19、义来说中国比发达国家走得更快。中国不仅与欧盟、美国展开气候合作,也通过“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经验支持。作为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是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关键。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寻求更具包容性、经济韧性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必经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粗放式的、规模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相比较,二氧化碳排放轨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之下也必然更为优化,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互为表里,
20、实现逻辑具有一致性。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意味着能源、产业、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增长由规模和速度型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除了强调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碳达峰碳中和也引导适度、低碳、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自然开发、保护与末端治理方面,推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发展循环经济,复原生态红利。这同时也是推动经济转向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二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基础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矛盾在于协调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
21、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发展范式的选择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随着稀缺的对象由人造资本转变为自然资本,也经过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关于自然资本总量、可替代性的争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动态发展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包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要求关键自然资本不可减少,要素资本结构合理,以及整合资本之后非零增长。在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包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和脱钩理论分别从总量、弹性角度关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的临界点正好对应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两者的有机结合为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分析碳达峰碳中和提
22、供理论基础。1.规模效应。以经济发展为先,规模效应主导的阶段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较高的特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认为经济增长初期一般会导致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如图1所示,当经济社会进入工业化、城镇化(AB区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产业,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碳排放呈增长联结状态。产出规模的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的边际投入量增加,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AB区间内边际排放曲线显著上升且大于零,碳排放总量加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达峰碳 中和 学理 阐释 路径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