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企董事会的治理有效性.docx
《提高国企董事会的治理有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国企董事会的治理有效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国企董事会的治理有效性董事会形式上建立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这些董事会能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发挥作用。不存在“一个型号适应全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司治理模板。每一个董事会必须根据其自身所处环境制定公司战略、控制其业务。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最佳做法,值得所有公司参考,无论其处于什么地域和产业从1994年开始实施公司法,到2004年央企董事会试点,2018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以及2020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董事会在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国有企业全面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成为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提高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治理有效性成
2、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完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本管理和国有公司治理之间的机制相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不断试验和探索的过程,是随整体经济改革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1980年代的国企改革,无论承包制还是资产经营责任制,都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是在传统企业体制下的一种管理结构的变化。1990年代开始,从股份公司试点、公司法颁布到百户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制度本身以公司化为方向的改革,开始具有了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相对传统的管理结构变化来说,根据现代公司机关(股东会、董事会等)设置进行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带来了中国国有企
3、业行为的很多实质性变化,就是从行政机构附属物逐渐变成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的央企董事会试点开始,到2020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董事会等现代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从股份制公司和上市公司进入到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至此,传统含义上的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调整下的国有企业已基本不复存在,都已经是公司法调整下的国有全资或是国有控股公司。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名词,也可以由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公司(全资、控股和参股)治理改革(与完善)所替代了。在内部管理改革和公司化改制完成之后,国企改革的核心内涵和关键挑战是,构建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国有公司治理机
4、制之间激励相容的一套制度体系、运行模式和行为方式。要让公司化后的国有企业,或准确地说是国有独资、控股和参股公司,像市场化的公司那样运作,并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这需要从国资管理到企业行为,都把现代公司治理原则和机制落到实处。国资管理上,要真正从管资产、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就是要不再有公司化改制完成之前那样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出身之分,尤其是在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层面。无论国有企业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出身,只要进行了公司化改革,就都是现代公司,都要按公司法和公司治理规则进行运作,都要在产品和资本两个市场上竞争。国有资本可以挑选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进行投资,从竞争力弱的企业中退出。不论公司化之前
5、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有国有资本进入则是国有公司,国有资本退出则不再是国有公司。规范的“出资人”应该关心的“事”就是资本增值,“人”就是董事会成员。政府和国资部门作为出资人,对国有企业可以只管到董事会,由董事会按市场规则选聘、考核企业高管人员。国有资本出资人可以借鉴现代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些有效做法。机构投资者从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变为积极投资、用手投票有三个基本原因。一是拥有的资产规模庞大,在股价下跌时不容易灵活迅速地转让抛售;二是自身资产的性质(如养老金),要求其追求稳定收益而不是具有高风险的高收益;三是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出于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的要求。这三点在国有
6、资产身上同时具备,这是国资管理可以借鉴现代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做法的客观基础。在这样一种市场导向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下,国有公司也和民营公司一样面临市场化的融资压力,要通过改进公司治理和创造公司价值来竞争获取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国有资本要做一种更负责任、更具耐心的长期资本,成为优秀公司要争相获取的对象,成为推动公司治理改进、把现代公司治理原则落到实处的一种市场力量。夯实董事会治理机制,实现“三个区分开来”,解决为官不为问题这些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公司治理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强化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治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可以改进之处,形式上的董事会距离实际发挥作用
7、还有一定距离。董事会制度的真正到位,不能寄托于“一把手”的开明领导,要有强有力的股东行动,和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公司制企业将管理权赋予董事和职业经理人之后,需要防范董事和职业经理人的行为不忠和渎职。有效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责任追究和“商业判断准则”适用,保证董事和经理对股东负责,同时有足够的自主权和担当去经营管理公司。还需要有健全的资本市场和积极的股东行动,对董事和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奖惩,通过竞争和优胜劣汰,让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有更大成长空间。国有企业所有权集中,谁负主要责任的问题清晰,这可以带来优势,包括战略选择上的坚定性和独特性,以及风险控制上更强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可能会忽
8、视环境变化,导致公司战略过时和组织僵化,给公司带来灾难性后果。公司治理质量决定着一个企业是被集中所有权的缺陷所束缚,还是有效地发挥集中所有权的优势。就国有公司内部治理来说,把现代公司治理原则落到实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公司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和公司高管的“政府官员化”,及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懒政、怠政官员同样的“为官不为”问题。在公司层面上,“能力不足不能为”有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方面的问题,“动力不足不想为”有市场导向与公司价值挂钩的激励机制设计方面的问题,“担当不足不敢为”则有注重程序而非结果的责任标准、作为董事责任安全港的商业判断准则和董事责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公司治理基础
9、规则上的忠实勤勉义务标准和商业判断准则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的“为官不为”问题,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所出现问题处理上“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落实。就公司董事和高管来说,“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显然属于违反忠实义务,犯了目的性的错误;“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则属违反勤勉义务,犯了程序性的错误。“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都没有违反忠实义务,也没有明确的程序性错误,可以通过商业判断准则予以保护;“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属于轻微性的程序性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国企 董事会 治理 有效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