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安全风险的前瞻性预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能源安全风险的前瞻性预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能源安全风险的前瞻性预判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之一,我国石油进口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便持续连年大幅度高速增长,2013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净进口国(进口减去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稳步大幅增加了石油进口,并提高了炼油能力。因此,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炼油国。20年前,我们的石油进口量与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大致相当。但自那时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1999年的进口量仅为我国目前进口量的11%。2017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数据,去年,我国每天进口石油1,180万桶,超过了美
2、国每天进口910万桶。此外,我国还通过减少进出口限制,改革了炼油行业。自2015年年中以来,我国向东北地区的独立炼油厂发放了原油进口许可证,此后炼油厂的利用率和原油进口量都有所增加。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也有所增加,因为炼油厂的运行量增加,炼油厂的产能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炼油厂的运行量估计增加了50万桶/日,达到1,140万桶/天,部分原因是下半年的两次炼油厂扩建。2017年第三季度,云南省安宁市一家26万桶/日的炼油厂开始运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惠州炼油厂的产能增加了20万桶/天,并在2017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增加了从各种来源的进口。2018年1月,我国和俄罗斯开始扩建东西伯利亚
3、-太平洋(ESPO)管道,将其输送能力翻了一番,达到约60万桶/日。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占全球石油总消费量的13%,日均进口量为1,180万桶。2021年我国的原油进口总成本总为2,293亿美元,自2017年以来增长了41.4%,从2020年到2021年增长了30%。原油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商品,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微组件。迄今为止,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中,美国每天消费约2,050万桶,而我国每天消耗1,400万桶石油。(见下图) 除从外国进口外,我国也在本国境内开采石油。2019年,我国国内原油产量为383.6万桶/天,按产量排位,我国目前在
4、全球原油产量中排名第七。与进口量持续连年高速增长不同,我国国内原油产量在过去20年中仅维持平缓增长速度,2000年产量则缩减为325.7万桶/天。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之所以高达72%(原油均须依赖进口占比)与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稀缺有直接关系。如下表所载数据显示,根据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和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披露数据,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5%,在全球30个最大储量的国家中排位第14位。目前,我国从44个国家进口原油,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文莱达鲁萨兰国和科特迪瓦等较小的供应商。2021年,对华出口石油的前五大出口国分别是沙特
5、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和安哥拉。提供了约五分之三(59.6%)的我国原油进口。我国进口原油大约一半(50.7%)来自9个中东和西亚国家,从沙特阿拉伯提供的399亿美元到埃及提供的价值2.23亿美元的未加工石油。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俄罗斯在15年前从第四位攀升至榜首,部分原因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该管道现在连接俄罗斯边境的漠河和中国的城市大庆,大庆是一个转运中心。此外,从2015年开始,中国允许其独立炼油厂自主进口石油,而这些炼油厂-预算比国有实体小-通常选择从离家较近的生产商(如俄罗斯)进口石油,以降低运输成本。与此
6、同时,我国已经开始大量进口石油,以满足自身的高需求同时,生产精炼产品,并将其再出口到亚洲各地,并建立其战略石油储备(SPR)。我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炼油产能,占世界炼油产能的16.2%,仅次于美国,后者占20%。我国增加石油进口和炼油能力的原因之一是向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出售石油提炼产品。就我国进口原油国别排序而言,2021年,占我国进口原油90.1%的前15个供应国分别是:(1)沙特阿拉伯:399亿美元(占我国原油进口的17.4%);(2)俄罗斯:358亿美元(15.6%);(3)伊拉克:235亿美元(10.2%);(4)阿曼:202亿美元(8.8%);(5)安哥拉:173亿美元(7.5%)
7、;(6)科威特:141亿美元(6.2%);(7)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40亿美元(6.1%);(8)巴西:138亿美元(6%);(9)马来西亚:73亿美元(3.2%);(10)挪威:58亿美元(2.5%);(11)美国:53亿美元(2.3%);(12)刚果:41亿美元(1.8%);(13)卡塔尔:38亿美元(1.7%);(14)英国:37亿美元(1.6%);(15)哥伦比亚:36亿美元(1.6%)。按进口金额计算,2021年,上述15家主要原油供应商供应了92.6%的我国进口原油。这一比例比一年前2020年我国15家主要的原油供应商的90%有所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我国从美国及其西方盟
8、国(英国和挪威)进口的原油占我国当年进口总量的近6%。如下图所载信息显示,就输入进口原油的运输途径而言,我国进口石油的60%是经远洋海运的。而陆路运输则主要由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和于2017年6月全线投产中缅油气管道组成。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第四和第九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它们主要通过陆路铁路和管道向我国输送石油。中缅油气管道南起缅甸Kyaukpyu港,在缅甸境内“穿行”近770公里后,于云南瑞丽市入境我国。入境后,输油管道继续向北抵达云南昆明,而输气管道转向东南,终点为广西贵港。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油气资源无需绕过整个马来半岛、再横穿南海而抵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直接
9、从缅甸入境我国西南。这不仅极大节约了能源运输的成本,还为我国西部开发计划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血液”。而管道的建设与维护也为缅甸提供了就业岗位。出于居安思危的前瞻性预判和考虑,基于上述客观事实,我们不难看到我国能源安全存在两大核心潜在风险:潜在核心风险一:鉴于我国自身已探明石油储量仅占全球已探明总储量1.5%,我国能源对外依赖程度相当高,且在可见的将来无法改变,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未来会备受全球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与冲击;潜在核心风险二:我国进口能源中较高比重的进口原油须经超长距离的远洋运输,容易受各种地缘政治因素冲击。单就上述潜在核心风险二而言,上图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十大原油供应商的主要海路和陆路贸
10、易路线。不难理解,与其他航线相比,我国目前仍严重依赖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原油(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海路运输的进口石油量中的80%均需穿越马六甲海峡然后在经由长达19公里的新加坡海峡进入南中国海)。我国所有其他最大的原油出口国都将货物运往印度洋。委内瑞拉通过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出口原油,超大型原油运送船需要大量的水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因此必须绕行半个世界才能到达我国。随着我国石油消费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石油总量几乎肯定会继续上升。如上所述,我国进口原油大约一半(50.7%)来自9个中东和西亚国家,这部分原油的进口运输须通过上图所列的三个战略瓶颈口(strategic
11、 chokepoints):战略瓶颈口之一是波斯湾和阿曼湾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战略瓶颈之二是分隔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最窄处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隔开仅1.7英里;战略瓶颈口之三是长达19公里的新加坡海峡。据公开的信息显示,美国在中东和西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建立和维持了布防密集的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单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便分别建立了10个军事基地。其中,自1991年波斯湾战争以来,美国一直与科威特保持着防务合作协议。因此,科威特是美国的主要非北约盟友。自2011年以来,驻扎在科威特的部队主要是为了支持斯巴达盾行动,该行动的任务是“阻止区域侵略并稳定该区域内的国家”。
12、军方目前在科威特维持着2,200人的部队。阿里萨利姆空军基地两条9,805英尺的跑道。386航空远征联队是C-17和C-130运输机的主要乘客,基地是部队的中转站。Arifjan营地是美国在科威特的总部。由科威特政府耗资2亿美元建造,以取代海湾战争以来最初使用的临时基地结构。具有联合军事邮件终端Buehring营地于2017年破土动工,扩建了370万美元的生活设施。具有精确接近雷达能力,允许低能见度着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根据国防合作协议在阿联酋保留了约5,000名人员。在巴林,美国通过1991年与巴林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和1971年最初签署的部队地位协议在巴林开展活动。美国有7,000多名军
13、事人员驻扎在巴林,美国自1948年以来一直在该国保持海军存在。美国第五舰队驻扎在巴林,并在阿拉伯湾、阿曼湾、红海和阿拉伯海(包括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和曼德布海峡)的责任区巡逻。美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存在于2003年建立,有一项正式协议,规定通过莱蒙尼尔营地和港口设施进入机场。自那以后,吉布提成为美国在非洲唯一具有战斗力的军事基地。在新加坡,美国在2005年与新加坡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正式确立了美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双边安全关系。该协议是自冷战以来与非盟友签署的第一份此类协议,其基础是美国的“地方而不是基地”战略,这一概念旨在为美国军方提供在很大程度上轮流使用外国设施的机会,从而避免敏感的主权问题。2
14、015年,两国达成了一项“强化”合作协议,美国大约在同一时间开始向新加坡部署侦察机。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包含了承认新加坡为主要安全合作伙伴的语言,反映了2005年协议中首次使用的术语。新加坡是美国军品的重要市场,2021年,在外国军品销售体系下,新加坡的活跃销售额为85亿美元,此外,自2016年以来,通过直接商业销售,新加坡的国防用品销售额超过376亿美元。2022年3月,美新两国建立了年度网络安全对话,讨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网络安全以及跨多个机构的其他问题。关于空间的另一次对话是若干双边战略举措之一。美国海军维持着一个后勤指挥单位新加坡西太平洋后勤集团司令,负责协调区域军舰部署和后
15、勤。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容纳美国航空母舰的设施之一。驻新加坡的美国沿海战舰和P-8波塞冬战机在南中国海进行巡逻,与其他国家参加演习,并提供救灾。新加坡军队曾在美国中央司令部和联合特遣部队总部担任非战斗角色。新加坡每年参加多边区域军事演习以及与美国军方的几次双边演习。新加坡在美国大陆拥有三支永久性先进战斗机训练分队,2019年12月,美国和新加坡同意在关岛建立第四支分队。此外,印度在毗邻马六甲海峡的安达曼海建立了可靠的海军存在,并正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保护该海域,这种存在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封锁。毋庸置疑,一直对我国“海上生命线”构成严重威胁的马六甲困境(或称作“马六甲困局”)(Malacca Dilemma)【注: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因此,各种突发事件很容易导致这些海峡出现短期运输中断,进而导致短期的全球或局部供应中断。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但我国海军却鞭长莫及。一旦出现意外,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形成所谓海峡困境】,其实也存在于我国进口原油远洋运输须经过的上述各战略瓶颈口。这正是上述两大潜在核心风险的交叉作用的综合体现。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