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或将上行——利率的周期机制研究.docx
《利率或将上行——利率的周期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或将上行——利率的周期机制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率或将上行利率的周期机制研究摘要:利率是观察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也是连接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讨了利率周期机制的形成、历史表现以及利率政策的“适应性”,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利率具有周期性特征,创新是利率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利率相对周期的其他观测元素具有滞后特性,利率的滞后性会影响经济周期的运行态势。第三,利率政策多数具有顺周期性质,人为的利率政策并不改变周期的本质,2022年开始的美联储大概率仍为适应性加息。第四,当前我国处于康波萧条期、中周期繁荣及短周期共振向上阶段,利率既受康波萧条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同时由于创新性资金需求上升,利率将滞后性上行。一
2、、利率行为的周期机制(一)利率在周期中的角色利率是经济周期运行的结果,与价格、产出等经济变量一样,是观测周期波动的元素之一。与其他元素相比,利率具有滞后性特征,这种滞后性会对周期其他元素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但并不改变周期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律。周期向下转换期的很多“暴跌”均有利率惩罚机制的影响,但利率政策总体上是跟随性和适应性的。人为的利率政策并不改变周期的本质。危机过后人为的低利率的确有利于经济更快触底回升,大幅提高利率则具有明显紧缩效应,但多数情况下,窗口指导或直接干预比利率政策更加有效。(二)资金需求曲线经济社会中,资金需求可分为一般性资金需求和创新性资金需求。其中,一般性资金需求是维
3、系经济循环的资金需求,创新性资金需求是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一般性资金需求沿着资金需求曲线运动。对于“旧企业”(或属于“旧企业”的生产部分)来说,生产活动主要是沿着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或收缩,获取的是市场平均利润率,理论上没有超额利润。此时资金需求与利率呈明显的反向关系,即一般资金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利率的高低对“旧企业”的资金需求有着决定性影响(见图1)。创新性资金需求随着资金需求曲线的移动而变化。自由竞争企业的驱动机制是“利润经济”,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组合方式,并获取超额利润。进行创新的企业会按照新生产功能进行生产,由于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而不担心利率上升对企业盈利的挤压
4、。特别是,新的生产功能改变了原有的约束条件,引发资金需求曲线向外移动,最终形成向右上方倾斜的创新资金需求曲线。这也就意味,对创新性业务而言,资金需求与利率同向变动(见图2)。在周期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特征会存在明显差异。在周期繁荣阶段,创新活动变得更为活跃,创新性资金需求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创新应用被当前市场普及,经济周期便从繁荣阶段转向衰退阶段,一般性资金需求重回主导地位。(三)利率具有滞后性利率的滞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相对周期其他元素的滞后性;二是公开市场利率(短期利率)相对债券利率(在我国采用十年国债收益率代表)的滞后性,其中前者为主要方面。1.利率相对周期其他元素的滞后性在最基
5、础的周期模型中,只有创新性资金需求,每轮周期的均衡位置利率都为零。这意味着繁荣从零利率开始,衰退和复苏最终都回到零利率。在完全竞争的理想均衡状态下,银行的贷款能力完全闲置,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理论利率也可称为适合企业家预期利润的利率。但实际上,除了创新性资金需求,还有一般性资金需求,且一般性资金需求的规模更大。因此,在周期的每个均衡状态下,利率一般都不为零,而是经常大于零。创新需求促使银行(泛银行机构)扩大信用投放。但此时银行体系还有大量闲置的信用额度,因此起初利率不会立即上升,而是表现出适应性特征,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利率。在竞争性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将按适应性利率(市场利率)收取利
6、息。在周期处于向上阶段时,与周期的其他要素和企业利润相比,利率具有滞后性;只有当周期开始转为向下时,利率以及银行的利润才“追赶上来”。这种摩擦性滞后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商业关系的产物,而且这种滞后性因公众舆论压力的影响会被进一步强化、在风险和恐惧来临时有所弱化(见图3)。2.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滞后性一般来说,债券市场的资金主要受公开市场资金供给影响,公开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摩擦很小,二者之间很少表现出滞后关系。但在两种情况下二者之间会表现出滞后性:一是在康波向上阶段,偶尔会看到;二是在恐慌后的深度萧条时期,无论利率高低,商业价值下跌受损,借款人和贷款人都不愿开展任何商业活动。此时债券价格被压低,
7、表现出公开市场利率与债券利率的背离。(四)利率在经济周期四阶段的演变繁荣期利率滞后性上升。伴随创新的活跃,创新性资金需求上升,促使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由于此时银行体系还有大量闲置的信用额度,起初利率不会立即上升。随着繁荣的推进,“投机”等带来的二次波将出现,并导致价格或价格预期普遍上升,进而提升“旧企业”的利率承受能力,使一些“旧企业”的资金需求曲线产生轻微位移,总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加。而周期向上阶段利率具有滞后性,适应性利率会低于适合企业预期利润的利率,创新性企业可获得更多额外收益。在繁荣期随时都有大量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且随着物价上涨或预期上涨,企业对支付利息的意愿普遍增强。因此繁荣期总资金需
8、求上升,利率也滞后性上升。但创新企业家们不会按照价格永远上涨的假设采取行动,他们通常会充分利用创新来降低成本水平,并以低于旧公司的价格出售商品,从而获取超额利润,物价终将下降。衰退期一般性资金需求重回主导,带动利率下降。随着创新的普及,创新企业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创新性资金需求也随之下降,一般性资金需求重回主导。资金需求的下降,有些在衰退开始时就出现了,有些要等到利率下降的时候才出现。银行体系内仍存在未使用的信贷额度,在完全竞争的银行体系中,每家银行都有利用这些信贷额度的基本冲动,这将促使利率回落至均衡区间。随着衰退期的演进,利率的滞后性将导致出现适应性利率等于适合企业预期利润利率的时点,且在
9、这之后适应性利率将高于适合企业预期利润的利率。此时适应性利率变成了不利于企业增加投资的惩罚性利率。而衰退期创新已经被市场“接纳”,二次波渐次消失,资源和商品价格也开始回落。这种惩罚性质的利率会加速“繁荣时期不当行为”的出清,繁荣时期的一些“模仿”和“过度”行为逐步消失。一旦衰退形成共识,这时会很容易出现周期加速向下的时刻。结合长、中、短周期嵌套,尤其要注意三周期同时向下的阶段。尽管利率滞后性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给旧公司造成困难,但它本质上是不会引起普遍骚乱的。萧条期利率很不稳定。上面已经讨论过,由于利率在周期均衡区间大于零,当企业业务量异常收缩时,利率通常会进一步下降。实践中,因为不易区分衰退
10、过程和萧条过程,一般会出现通过(人为)低利率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利率下降幅度会超过维持经济系统资本开支所必需的程度。例如危机发生后,可能出现利率急剧下降。但无论利率下降得多快,它都不会因此成为推动经济周期从低位反转的主要动力。萧条期,闲置的资金会趁势冲击利率。此时如果出现利率滞后性,一般都是风险因素导致的,而非利率自身机制的原因。在康波繁荣期的中短周期萧条期,利率下降很快伴随着经济回升,这会让很多人觉得是低利率促进了经济回升。但从周期机制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错觉。复苏期利率重回均衡区间。繁荣起源于投资,而复苏起源于商业。伴随着复苏,低利率又恢复了对经济的影响,低利率货币政策重新发挥作用。由于风险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率 上行 周期 机制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