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docx
《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摘 要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担负和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习近平高度重视县域工作,对县域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县域治理各个方面,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在多个层面领导县域治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他把认识和把握县情作为县域治理的重要基础,把脱贫致富、加快发展作为县域治理的重大主题,把着眼全局、以点带面作为县域治理的主要方式,把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作为县域治理的关键。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深刻阐述了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为县域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
2、径。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连接城乡的枢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担负和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如对上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各级工作部署,对下要领导乡镇社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等等。习近平高度重视县域治理,他深刻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并要求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
3、。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深刻阐述了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为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一、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县域治理,对县域发展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县域各个方面,集中回答了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县域治理的根本任务、贫困县治理该如何着手、人才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县域治理的动力来源、县域治理的根本保障以及怎样当好县域治理的“一线总指挥”等重大问题。(一)承上启下县域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我国,县的历史已经有2600多年。自秦以来,县一直是最稳定最基本的国家治理层
4、级。一个县,大的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功能齐备。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对上,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对下,要领导乡镇、社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关于县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还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域治理关系政权稳固、政局安定、政治安宁。习近平的“纽结说”生
5、动地告诉我们,治国必治县,治好国首先必治好县,“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域治理好了,将会极大地提升整个国家的治理效能。(二)强县和富民统一县域治理的重要目标经济是县域发展和治理的基础,也是治县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县一级党委和政府无不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习近平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深刻,在如何从整体上发展县域经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如何发挥县域优势、如何打破发展的束缚等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浙江工作时提出,加快发展块状经济,着力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6、,必须在“做大做强、强化特色、拓展空间、城乡联动”上下功夫。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要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针对县城问题发文件,表明对县城建设的
7、重视。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还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县域治理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这个范围内,农业农村占大头,是基础,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对县域“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涉及“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突出强调党对农村的领导,多次提出要抓“大农业”,强调要摆正“统”与“分”的关系,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提出打破“二元结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等等。同时,习近平还关注到随着改革发展的推进,在县域这个层面,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可以说,民营经济强则县域强。他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民营经济
8、的发展不仅没有陷国有经济于绝境,反而为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实现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又如,他为民营企业家自我提高指明方向:“民营企业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发展潮流,掌握国内外同行发展状况,努力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企业的发展与全省全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和体现社会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继续担当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先锋。”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
9、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13日在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 /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三)弱鸟先飞贫困县治理的新理念贫困是县域发展和治理的重大挑战,摆脱贫困是县域发展和治理的重大任务。如何认识贫困?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也就是说首先要扫荡观念上的贫困。“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在对待目前普遍存在的“贫困意识”时,首先要意识到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
10、上淡化“贫困意识”。习近平还特别指出,“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为此,贫困地区干部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贫困地区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优势,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根据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加法,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减法,即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乘法,即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除法,即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对外转移。(四)人才第一资源县域治理的百年大计龚
11、自珍曾说,“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人才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在县一级,更需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更显示出对各类人才的渴盼。习近平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他指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纠正把人才资源等同于人力资源的看法;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纠正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片面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纠正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社会资源的观念,纠正人才使用中的本位主义做法;牢固树立人才浪费是最大浪费的观念,纠正重引进轻使用的现象。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反之,我们就将陷于被动,
12、甚至一事无成。开发人才是一项具有特殊地位的战略任务,关系四化成败,关系国家兴衰。人才的开发将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人才的聚集会带来经济的繁荣。那么,人才的聚集以及技术专门人才积极性的调动,靠什么?“只有靠政策,一个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政策”。除此之外,在针对县一级如何开发人才问题上,还需多向、深层搞好开发,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在“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个方面”下功夫。(五)当好改革“保护伞”县域治理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和主基调,在县域这个层面改革也是大势所趋。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新事业,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
13、缺乏经验,出现一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习近平指出:“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对此,县域改革需保护大家的改革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为勇于改革的同志做“保护伞”。宽容改革失误,“进行各项改革,确实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难免会出现失误,一些真正立志于改革的同志,从大局出发,为了发展生产力,给国家创造财富,即使出现一些问题甚至错误,也是前进中的错误,是应给予谅解的。这与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歪门邪道,损公肥私,搞不正之风犯错误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对于改革,虽然允许有失误,同时也还要强调,“做清醒的改革者,明确改革目的、目标,多做调研,多加学习,密切注意外地改革经验,改革的步子要大、要稳”。
14、运用好试点的工作方式,由一点到多点,由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全局,成功的经验要迅速推开,偏差的地方要及时纠正,不断发展改革形势,扩大改革成果。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域治理的根本保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组织建设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基础牢靠不牢靠。习近平特别强调县域发展治理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牢牢抓在手里。党正是依靠广泛的基层组织,使党有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也正是依靠这些基层组织,使党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顺利地实现党的
15、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包括村委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习近平充分肯定广大基层干部的作用。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广大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贯彻和实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也要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组织引导群众去实现。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就看基层干部。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仅基层干部本身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们党的大量干部就是由基层培养出来的、从基层工作成长起来的。归结起来,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一个组织一座堡垒
16、,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上,体现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上”。(七)“芝麻官”千钧担县域治理的“一线总指挥”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做过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对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和群体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更有嘱托和期待。关于如何做好县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系统要求。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县委书记担负着重要政治责任,讲政治是第一位的。“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坚持从实际出发,带
17、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县委书记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四是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带头人关键是“带头”二字,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二、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对县域的高度重视,既来自对悠久
18、历史的深刻理解,更来自对地方领导实践的深刻认识。七年知青岁月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在正定,他亲自领导了华北平原一个农业县的改革发展变迁。在宁德,他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以“摆脱贫困”为主题在闽东9个县摆开战场大干一场,干出了一个新面貌。在福建,他七下晋江,亲自总结“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浙江,他走遍全省90多个县,7次到淳安,提出“绿色政绩观”;11次到义乌,推动落实“强县扩权”。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谆谆教诲,对县委书记这个县域发展治理的关键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许多源头性理念在县域这个层面萌发
19、、探索、实践、总结。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在多个层面领导县域治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一)把认识和把握县情作为县域治理的重要基础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了解它的历史;治理一个地方,一定要摸清它的情况。习近平一路走来的地方领导实践,鲜明地印证了这样两条规律。1982年,习近平从中央机关调任正定县,先任县委副书记,继而任县委书记,开始了他的治县探索和实践。他一上任,就骑着自行车奔走于各个公社和大队之间,走村串户进行调查研究,以最快速度熟悉县情。当时的正定县是全国“农业学大赛”先进县,之所以是先进县,是因为贡献大,而贡献大的表现就是高征购。为了完成征购任务,保持先进称号,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近平 关于 治理 重要 论述 及其 实践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