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裁判规则研究——《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第五项的适用范围.docx
《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裁判规则研究——《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第五项的适用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裁判规则研究——《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第五项的适用范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裁判规则研究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第五项的适用范围一、概念与背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决议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公司未召开会议的,但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规定可以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二)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的;(三)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四)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五)
2、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据此,第五条第一项至第四项明确规定了导致决议不成立的情形,也即“不开会、未表决、人数或者表决权不符规定、未达通过比例”等四类严重的程序瑕疵,但是关于第五项的兜底条款适用范围至今仍未有明确规定。换言之,第五条第五项规定的“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又体现为哪些具体情形?二、案例检索与分析(一)检索结果笔者通过“公司决议纠纷”“股东会决议不成立”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等数据平台检索到近五年(2017-2022年)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上千余份。其中,人民法院就案涉情形是否属于第五条第五项规定的“导致决议不成
3、立的其他情形”展开审查和裁判说理,并据此认定股东会决议成立与否的案例约十二个(同一案件的一审与二审判决合计为一份,不再重复计算)。笔者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的信息汇总、概括如下:1. 上诉人江苏R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上海S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基本信息案号:(2020)苏01民终11213号案由: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裁判日期:2021年03月26日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级:二审基本事实/争议焦点S投资中心主张R物流公司2018年5月10日、2019年11月4日两次股东会决议不成立,有无事实及法律依据。裁判要旨一审法院认为,股东出
4、席股东会,并在股东会上发言、讨论、质询以及投票是股东的权利。本案中,R物流公司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公司章程载明股东会会议通知约定以邮寄方式送达。现S投资中心称并未收到案涉的两次股东会会议通知,R物流公司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已通过邮寄的方式向S投资中心送达了股东会会议通知,故应认定R物流公司召开的案涉两次股东会并未实际通知到S投资中心,案涉两次股东会的召集程序存在严重瑕疵,两次股东会决议符合不成立的情形。故S投资中心要求确认R物流公司2018年5月10日、2019年11月4日通过的两次股东会决议不成立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一审法院予以支持据此,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四十
5、三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五条第五项规定,判决:一、R物流公司于2018年5月10日作出的“同意免去毕某祥董事职务,重新选举毕某为董事的”股东会决议和2019年11月4日作出的“同意免去毕某董事,重新选举王某良为董事”的股东会决议不成立。二、R物流公司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将其法定代表人恢复为2018年5月10日股东会决议之前的状态。二审法院认为,除两份股东会决议外,R物流公司既未提供证据证实2018年5月10日、2019年11月4日两次股东会会议实际召开,亦未提供证据证实其曾按照公司法和其章程规定履行了
6、通知程序。两份股东会决议上,仅有毕某祥、G投资公司、毕卫海三股东签章,并无R物流公司其他股东签章。而毕某祥、G投资公司、毕卫海属关联方,且合计持有R物流公司股权的比例超过72%。因此,本院认定R物流公司前述两次股东会会议未实际召开,且不具备不需召开股东会会议即可直接作出决议的情形,2018年5月10日、2019年11月4日两次股东会决议的形成,损害S投资中心作为R物流公司小股东的权利,S投资中心主张该两次股东会决议不成立有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予以确认。2. 上海K码头装卸有限公司与上海F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基本信息案号:(2019)沪01民终10925号案由
7、: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裁判日期:2019年11月29日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级:二审基本事实/争议焦点F公司系K公司股东之一,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2018年8月3日K公司股东会会议是否存在召集程序瑕疵,以及该瑕疵是否影响系争股东会决议的成立。裁判要旨本院认为,第一,2018年8月3日K公司股东会会议的召集程序存在瑕疵。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K公司的公司章程第十条亦规定,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本案中,K公司仅提供2018年6月其向F公司寄送快递的面单,上载“关于按时交还码头的通知函”,该通知函上亦
8、未记载召开股东会会议的事宜。因此,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K公司曾向F公司发出将于2018年8月3日召开股东会会议的通知,即K公司上述股东会会议未召集全体股东,存在召集对象上的瑕疵。第二,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和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五条规定,股东会会议召集及表决中的程序瑕疵依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导致股东会决议可撤销或不成立的法律后果。召集对象上的瑕疵属于严重的程序瑕疵,对股东会决议的成立有根本性影响,理由有三:首先,股东会决议的成立需经正当程序,召集对象上的瑕疵直接导致会议无法形成有约束力的决议。决议行为与单方或多方民事法律行为不同,决议行为一般不需要所有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而是多数人意思表示一
9、致就可以成立。这种“多数决”的正当性就在于程序正义,即决议必须依一定的程序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即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其中,股东会召集程序体现了股东会会议发起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提供了使股东意思归属于公司的前提基础。不存在召集就不存在股东的集会和表决,也就不存在决议行为。而召集对象上的瑕疵直接导致部分或者全部股东无法获知股东会会议的召开信息,对该部分股东而言即不存在股东会会议的召集,故而也不可能形成能够约束全体股东的股东会决议。其次,未通知股东参会的行为与诸如提前通知不足法定期间、表决方式未按章程约定
10、等股东会召集、表决过程中的一般程序瑕疵明显不同,其后果并非影响股东表决权的行使,而是从根本上剥夺了股东行使表决权的机会和可能。特别对于小股东而言,虽然其所持表决权占比低,不足以实质性改变股东会决议结果,但其依然可能通过在股东会会议上的陈述等影响其他股东的表决行为,不能因为其表决权占比低就忽视其行使表决权的权利。最后,未通知股东也使得相关股东因不知晓股东会决议的存在而无法及时主张权利救济。在未向全体股东发出股东会会议的召开通知时,如认为股东会决议依然成立,则未获通知的股东只能基于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但上述六十日的期间并无中止或中断之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公司 决议 成立 裁判 规则 研究 公司法 司法解释 第五 适用范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