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docx
《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人类社会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问题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战略而提出来,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全面加以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热点问题。对于农村社会学而言,快速社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为丰富和发展学科理论提供了真实素材,也成为学科发展的社会需要动力来源。一、乡村振兴的历史回溯乡村振兴实质上是一种现代性问题。从历史视野来看,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问题是在社会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并不断凸显出来的
2、。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的乡村振兴问题实际是现代性问题的构成之一,亦即伴随社会现代化转型而显现的问题。乡村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发展困境,犹如费孝通所概括的城镇化的两面性命题,即回溯自近代以来的城镇化历程,主要看到的是城镇繁荣的另一面就是乡村的凋敝。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批乡村难以摆脱城镇化带来的宿命,要面对发展困境问题。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伴随着机器化工业和现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乡村特别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农村和传统小农普遍走向了孟德拉斯式的“终结”。作为一种现代性问题,乡村问题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在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呈现一边是城市繁荣和发展,另一边则是
3、乡村日益凋敝和消失。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和发展差距成为乡村衰落和终结的真正推手,其导致的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了乡村发展的恶性循环。从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带来城乡不均衡发展格局。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有四种机制导致了乡村的渐趋衰落或发展滞后问题。一是剥削机制。马克思认为,在早期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主要通过资产阶级的剥削而实现,这其中包括工业与城市资本对乡村和农民阶级的剥削。如英国早期工业化过程中,有“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反映出工业资本如何残酷地剥夺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土地的农民成为彻底的无产阶级,又沦为被剥削的产业工人。剥
4、削机制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与乡村问题的内在联系,即工业化过程中的乡村衰落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阶级剥削造成了乡村的贫困落后。工业和城市资本对乡村和农民的剥削,首先从土地开始。失去土地的乡村人口不得不离开农业和乡村,向城市和工厂流动,这样资本又开始剥削他们的劳动。在沉重的资本剥削下,乡村居民难以获得“翻身”机会,乡村由此丧失发展能力,乡村的凋敝在所难免。二是大转型“脱嵌”机制。在波兰尼看来,近代以来社会经济所发生的“大转型”,归根到底是“脱嵌”问题,“脱嵌”主要是由土地和人的商品化导致的。在传统社会,人类经济活动嵌入于社会之中。而在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经济已逐渐脱嵌于社会。按照“脱嵌”的逻
5、辑,工业化、城镇化就是工业和人口不断地脱离乡村社会,城市不断地消灭农村。“脱嵌”看似是社会变迁和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结果,实则是“市场失灵”的集中反映。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城乡不平等和乡村衰落问题,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律而得到制度的默许甚至是庇护。由此看来,在自由市场制度中,乡村社会发展滞后并不被当作问题,因为发展不平等并不是此类制度所关注的。另一方面,自由市场制度的逻辑本身就不会规避乡村社会凋敝问题,也不会有意去干预和解决这一问题。工业化、城镇化的“脱嵌”机制不仅改变了城乡关系,将乡村社会推向边缘化和不断衰落的境地;而且“脱嵌”也打破了乡村社会已有的均衡。在工业脱离乡村社会之后,乡村原有的手工业
6、、家庭副业都受到了机器工业的影响和冲击,逐渐走向瘫痪和倒闭,由此乡村内部的经济系统也就失去均衡,乡村随着经济问题的日益严重而走向危机之中。三是“二元分割”机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经济系统出现了二元分割结构,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以小农为主的传统部门。二元经济论认为,经济中传统与现代部门的主要差别在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现代工商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传统部门,因而一旦现代部门有劳动力需求,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会流向现代部门。那么,对于传统农业和乡村社会发展的滞后问题,二元经济论的解释趋向于结构决定论,把城乡二元格局视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乡村发展滞后是由经济效率相对低下决定的
7、。诚然,现代化转型过程确实出现了工农、城乡的二元格局,而且经济系统也存在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格局。二元结构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现代化转型中的二元分割机制,而不是由结构本身决定的。二元分割机制的作用机理在于偏重和排斥,偏重是指在发展中突出并侧重某个方面,如现代工业或现代部门。得到偏重的部门会享受更多优待政策,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排斥是对非偏重对象发展的轻视,使得不被偏重的部门在发展中面临资源短缺和缺乏有效支持,从而导致弱势部门陷入发展困境。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的发展受到政府和政策的重视,从而得到更充分、更快的发展。相应地,农业和农村社会却遭到冷遇,甚至受到产业政策的挤压,进
8、一步失去了发展机会,由此加剧发展滞后问题。二元分割机制还包含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功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二元格局,在较大程度上是通过经济体制中产品价格“剪刀差”机制实现的。在自由市场制度中,价格“剪刀差”的作用往往被所谓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与市场调节机制所遮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剪刀差”的功能更为显现。无论何种经济制度,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受到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由于农产品在定价上的劣势,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应和效率相应降低,从而构成对农业特别是小农的挤压,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的发展。四是“乡土损蚀”机制。“乡土损蚀”反映了城市化
9、、现代化转型对乡村年轻人的影响,从而影响着乡村发展的后劲。任何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都需要后继有人。乡村社会的充分发展需要寄希望于乡村年轻人,他们是乡村社会的未来,是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受现代教育体系、现代文化价值观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乡村社会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既进不了城,也回不了乡”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现代教育体系脱离乡村社会发展需要,加上城市中心主义文化价值的熏陶,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年轻人离开乡村、脱离乡村、远离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年轻人在进城之后,缺乏适应城市生活的技能,且城市没有足够的社会经济空间容纳乡村年轻人,从而导致许多乡村年轻人处于既不愿回乡
10、又不能融入城市的困境,造成对乡村社会的严重“损蚀”。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乡村发展问题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乡村问题。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乡村是社会的主体构成,乡村人口占绝大部分,城与乡属于两个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社会空间,城大多是管理机关的驻地,以及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居住生活的地方,广大百姓大多居住生活在乡野之地。这样,城乡之别是社会空间的等级分层,乡村问题主要是自在的结构问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乡村维持着缓慢而稳定的发展状态,问题并未突出。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发展问题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密切相关。随着西方列强用大炮和工业化商品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对于以农立国的中国而
11、言,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乡村社会和广大农民。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还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的侵入。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乡村社会被卷入到西方工业化的浪潮之中,遭受工业化的冲击和剥夺,乡村社会经济原有的均衡被彻底打破。例如,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描述的苏南农村问题,原本富庶的鱼米之乡,却出现了农民的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危机,其根源在于外国工业化力量打破了乡土社会的经济系统的平衡。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倾销至中国后,乡村手工业遭受严重冲击甚至瘫痪,致使农户家庭收入失去一项重要来源,并进一步波及农业生产经营,最终导致大量小农家庭的入不敷出,出现破产和温饱问题。因此,近现代中国乡村发展所出现
12、的问题与西方工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受西方工业化的转移效应或溢出效应影响,是伴随帝国主义及其殖民过程而带来的中心与边缘、掠夺与被掠夺、发达与危机的二元对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发展问题,是在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大背景下产生,与城乡二元体制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问题。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样面临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一方面,现代化进程的启动较之西方工业化国家迟,在西方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之后发生的。不仅是历史时间上的滞后、现代化水平方面的落后,而且反映了中西方之间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即现代化进程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包括西方列强的军
13、事、经济入侵带来的冲击,也包括政治以及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现代化的动力,并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特定背景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关联,在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只能在国内完成工业化的基本积累过程,因此农业农村的集体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是从体制上为工业化资本积累提供保障,并降低交易成本。农民向国家交公粮成为一种义务之后,国家不必与个体农户进行交易来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由于农业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式工业化的需要,因而这一时期农业虽得到
14、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无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福利保障方面,还是在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难以得到保障。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全面推行。改革在形式上体现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即从集体生产经营转向个体农户的承包经营。然而从实质上看,农村改革是一场思想的解放、农民的解放。思想的解放是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提倡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的解放则是农村从集体束缚中解放出来,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国家与农村、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角度看,农村改革之后,国家从农村、农民
15、那里的汲取没有明显增长,而投入则有所增长。国家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控制和干预大大减少,农村自治权、农民自主权明显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推动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农村通过乡村工业化的路径实现了先富裕起来的目标,较多的农户也通过外出打工方式实现了增收,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依然延续,国家投入乡村建设仍显不平衡,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甚至有拉大的趋势。2006年后,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费,这是中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农业税费的全面取消标志着国家
16、“反哺”农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的到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国家加大了农村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增加支农惠农资金的财政支持力度,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面貌出现了根本性改变。然而,农村在物质条件、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农村人气却并没有出现越来越旺的景象。二、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2020年底,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重大决定,在农村实现全部脱贫之后,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此,乡村振兴是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构成。从宏观政策安排的角度看,全面推进乡
17、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针对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特点、新趋势,采取新思路、新方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三农”新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随着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乡村现代化建设既是基本构成,也是重点难点,因为乡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以及不平衡不充分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建设起现代化的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的国情,尽管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乡村依然是社会的重要构成。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是关键。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有中国特色,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因此,现代化建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现实 考量 理性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