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财险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快财险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财险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财险业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郭树清同志要求银行保险业沉着冷静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续探索中国现代金融发展和治理的规律。财产保险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险发展政治性、人民性和普惠性、可持续性的统一,统筹保险监管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有机结合,统筹保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统筹保险发展与金融安全的有机结合,不断推动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客观看待我国保险
2、业发展的新时代特征作为金融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保险业坚持改革开放,在对国际经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体系,保险产品和服务领域已基本覆盖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日益开放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的风险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增强。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由2012年15356.0亿元增至2021年4746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4%,保额从553.4万亿元增至12275.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1.1%,赔付支出从4487.4亿元增至1631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4%;行业总资产由6.7万亿元增
3、至24.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3%,总负债由6.0万亿元增至22.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6%,净资产由0.7万亿元增至2.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保险机构数量由129家增至179家。财产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5530.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6%,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打破了车险“一险独大”的局面,车险占比由2012年的72.4%调整至2021年的56.8%。财险市场共有直保财险公司89家,其中中资公司67家、外资公司22家;专业性公司达15家。2021年,财产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达10860.3万亿元,是同期GDP的95
4、倍;支付赔款8848.0亿元,是2012年的3.1倍。回望保险业的发展成绩,我们一直在应对各种复杂形势、解决各种突出矛盾中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又赋予保险业新的特征,带来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引领行业平稳持续地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一)正视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面临的新矛盾前些年的理财型保险产品、与P2P关联的融资性保证保险风险爆发,这两年重疾险、惠民保、“百万医疗”、新冠隔离险及互联网普惠型产品也给保险市场稳定发展带来冲击。这些风险和问题,虽经过监管部门的不断规范,都得以妥善化解处置,但问题的产生也反映出保险业在积极跟进新时代经济结构的
5、快速迭代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风险保障新需求过程中的应对失据、急于求成,暴露出保险业所提供同质化保险产品的内在缺陷,折射出保险业在发展和监管上与新时代的滞后性。解决新矛盾还需新药方。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来更新行动指南,发挥其指挥棒作用,推动保险行业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以行业自身的专业化、精细化和集约化经营为锚,紧跟时代步伐,紧盯保险新需求,创新保险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要引导行业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涵,不断拓展其外延,努力为保险消费者提供风险综合管理方案和风险集成管理服务。要加快构建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推动保险营销体制变革,让保险供给更便捷地直达保险消费者,增强
6、保险需求的匹配性和保险消费的满意度。要积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严格依法依规监管,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探索建立稳妥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切实维护好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推动完善不断创新的多元化保险产品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治理科学、竞争有序的保险市场体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行业达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二)正视传统保险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从求量到求质,从谋生到注重生态,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正在走向全面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7、化,全球气候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战争风险、人口结构变化风险等不断凸显。时移而事易,事易而备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保险体,我们需要对新时代的保险现象与保险本质的关系、保险的功能作用、保险在国民经济各种分配关系中的独特角色等问题有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需要对互联网时代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的变化,老龄化时代保险功能与保险作用的进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科技进步对保险风险的深刻影响,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放环境下保险资源配置的优化等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的各种被动、主动转型一直在演进之中。风险的新变化和急剧的社会变革,都
8、将对保险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推动保险理论的自我革新。那些普遍被接受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新形势、新情景之下是否仍能符合实际,仍能指导现实,都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也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新时代下,保险理论层面亟须创新和突破,中国特色的保险制度也需要不断地去丰富和完善,试点和实践仍需要理论层面的支撑和指导,保险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总结。(三)正视保险风险隐患出现的新动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行业主动反省发展模式,监管要求回归本源,市场发展态势趋于正常。新阶段新格局下,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前的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缓慢、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隐患、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差距
9、、大数据基础设施薄弱、中小公司先天基础薄弱且后天定力不足等问题突出,资产负债错配、资金运用不当、关联交易不公、境外市场风险增大等问题仍将持续一个时期,销售误导、理赔难、保险欺诈、医疗健康保险不规范、营运车险拒保等情况仍然是社会关注热点。经济下行压力和预期转弱背景下,业务发展短期内可能向好的惯性与保险需求中期偏弱的趋势,资本市场波动带来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对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保险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资本补充环境变差,亟须引起保险业的高度关注。当前监管资源相对有限,我们必须要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来谋划保险风险的管控。第一,要积极引导行业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定位、重塑生态,规范化
10、走上良性发展循环。第二,要建立起畅通有效的纵向横向监管联动机制,紧紧盯住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守住防范化解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建立起一套有力、有度、有效的机构监管工作机制,做到对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各类风险心中有数、增加定数、减少变数、说话算数、监管作数,绝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第三,要建立、运用、储备各种风险监管工具箱。加强资本监管、准备金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市场监管的频度和力度。完善保险精算制度,加大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防止非理性定价和“内卷化”恶性竞争。要着力提升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能力,增强非现场监管
11、的前瞻性。(四)正视保险发展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保险业的形势变化说明,“好走”的路走不远,长期主义才是唯一出路。财产保险的短期性特征、保险业发展的长期稳定性要求与保险风险的规律性问题,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的实施,将对我国保险业产生深远影响,加快转型发展对保险业来讲显得尤为迫切。稳妥有序度过这个转型期,不断提升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水平,对于积极发挥保险业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财产险的长期性问题,修正、端正几十年来行业普遍存在的依靠资产端收益来抵补承保端亏损的经营理念,密切关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财险业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 财险业 转型 推动 质量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