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视域下晚清至民国时期三江并流区的 交通、环境与文化.docx
《环境史视域下晚清至民国时期三江并流区的 交通、环境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史视域下晚清至民国时期三江并流区的 交通、环境与文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史视域下晚清至民国时期三江并流区的 交通、环境与文化内容摘要:跨越山高谷深、江河并行的三江并流区的交通是当地居民们长久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最为典型的代表。综合利用近代西方人考察的英文文献资料、方志、档案及田野考察口述资料对区域交通图景的重构表明,三江并流区特定的溜索、独木舟等交通方式与该区域内冬天大雪封山、夏天洪水阻江的环境条件紧密关联,集中于春夏之交和秋季的交通模式又与当地的社会文化是紧密关联、互动嵌合的。环境史视阈下边疆民族地区区域交通研究首先要充分关注到区域的生命、生计和生活,最为关键的是要把交通置于人及其文化体系和环境中进行“融合式”研究。三江并流区域交通与环境、文化的研究也为藏彝走
2、廊乃至西南滇藏地区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新的值得思考的视角和方向。关键词:晚清至民国;三江并流区;环境史;交通正 文三江并流,是指由青藏高原发源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滇西北和藏东南之间形成的三江平行流动而又互不交汇的地理景观。其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腹地,是地质学上的“三江褶皱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滇川藏的交界区,是藏缅语族诸民族的生息繁衍之地。三江并流区是我国藏彝走廊的核心部分,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自古就是西南民族地区一个集族群、贸易、文化、宗教交流等为一体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及其文化的互动关注甚多,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
3、出藏彝走廊学术概念以来,就主要关照到了藏彝走廊的“流动性”,“六江流域天然的河谷通道,民族种类繁多,支系复杂,相互间密切接触和交融”,随之,不少学者都从民族迁徙、民族文化交流等角度对藏彝走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藏彝走廊这一重要通道的基础,即行走和交通的方式,尤其是近代及其以前的横跨三江的交通方式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专题关注。清人余庆远所著维西见闻纪仅较为简略地记述了溜筒渡江的方法。杜昌丁所述藏行纪程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其本人从剑川州到洛隆宗的行程过程,对沿途的要道、渡口均有记述,但仅限于交通情况,较少涉及当地的环境状况和居民情况。学者们包括姜建国、张钦、周琼等人的研究,对清代以来滇藏交通
4、的一些基本情况做出了重要的论述和判断,但仍然仅限于交通方式及其对滇藏军事、国家管控诸方面的意义等问题,尚未通过交通情况对人与环境互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在三江并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重要生存物资无法自足,加之往来行走异常艰难,交通的重要性较其他地区更加凸显。近代西方人的科学考察第一次较为系统而详细地对这一少文字和无文字记载的传统社会进行观察并做了不少详实记录,提供了传统文献失载的重要信息。基于这些基本记录和田野考察资料,从环境史的视角对处于特定自然环境和文化体系下的交通方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兼具学理和实践意义。一环境、生计交互影响下的交通概况王铭铭在进一步深入考察西南藏羌彝走廊时,提出了“中
5、间圈”的概念,并拓展和延伸了费孝通先生关于藏羌彝民族走廊“流动性”的思考,指出了作为走廊核心特质之一的“流动性”对于走廊研究的重要意义。在藏羌彝民族走廊地带,除了大规模的族群迁徙流动之外,居住区域相对稳定的各民族生计互补、经济互动,历史上亦长期频繁互动往来。文化的传播、宗教活动的需求等都是这些交流与交往的动因。这其中,由于环境限制以及文化影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区域族群生产生活无法自给自足进而形成互通有无的贸易是促进人们交流往来的重要条件和内容之一。三江并流地区生态系统多样,但山高谷深,平地很少的环境条件使得各民族生存的拓展空间极为有限,无论是藏族的半农半牧还是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的半采集半耕作
6、生计方式,都无法自给自足,缺乏某些物资,与其他族群和地区进行贸易交换才能得以维持生存。三江并流地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贸易通道有着长久的历史,盐、茶、粮食以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都是重要的流通和贸易商品。近代西方人的考察、记述及分析,为三江并流地区的贸易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因为澜沧江以西无盐,而干旱的西藏察龙地区所产的粮食又不能自给,粮食和盐都是生活必需品,是最为重要的贸易内容。西藏察卡罗盐井在这一地区非常有名,它供给的范围是北到巴塘和理塘,南到维西,东至中甸高原,西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尔河附近。除了最重要的生存必需品粮食和食盐之外,皮毛、药材、纺织品都是必须流通和交换的物品。
7、著名的英国博物学植物猎人金敦沃德曾数次到三江流域进行植物考察和采集,在怒江河谷中多次遇到进行贸易的商队或队伍。1913年11月中旬,在松塔附近的路上,沃德遇到了好几批怒族人,他们运送谷物到西藏出售,然后换回食盐。1913年11月下旬,沃德在雾里遇到了来自门工的内地人商队,他们从阿鲁拉卡到腊早,继续北上到怒江峡谷,一路出售盐、棉布和中国服装。沃德还在雾里遇到了独龙江过来的俅族人,他们带着黄连、毛皮、麝香和金粉到怒江河谷来换取盐和内地的棉纱,有时也换内地人的长袍、裤子和上衣。在独龙江河谷,藏族人带来衣服、糌粑盒、盐和茶,换取动物皮毛,可能还包括金粉。内地的小商贩也带来衣服和盐,还有铁锅,从他们这里
8、换取藤条编织的篮子以及各种各样的药材,从掸族人和登龙人那里获取长叶柔铁刀。澜沧江河谷是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在盐井、阿墩子一带经常频繁往来着各式各样的商队,背着背囊赶着驴的小商贩,还有医生、巫师以及喇嘛等。以盐、茶为主要运商品的茶马古道从滇东和滇东南带来的茶叶以及其他一些商品,沿着古道的重镇不断出售扩散,接着被一些小范围内的地方商队贩卖到几乎每一个有人居住的村寨和部落。并从那里换回诸如毛皮、药材等部落丛林地区特有的物品。这些小商队有内地人,也有藏族人和怒族人。这是三江并流地区贸易情况的一个概括性的历史图景。交通路线的最终确定,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三江并流区域尤其是核心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路
9、线的选择,在分水岭上,必然是人和牲畜最容易到达的地方,而在江河地区,必然是水流最缓或是江河最窄的地方。清代以来,关于滇藏交通线路的论述,往往是交通记录内容中的一个小部分,占比极低,我们仅能管窥一斑。但在近代西方人的考察记述中,这些探险家和传教士沿当地居民的足迹不断往返流连的交通线路却得到了清晰的呈现。从丽江往西,从草桥头(桥头)渡过金沙江即进入中甸境内,往西北一路翻山越谷抵达金沙江边的重镇奔子栏,在奔子栏再次渡过金沙江,然后翻越白马雪山山口抵达阿墩子(德钦),当然这一段路程也可以从更南边的丽江的塔城或石鼓附近渡过金沙江,进入维西,然后沿着澜沧江河谷一路上行,即可到达阿墩子。从阿墩子所在的澜沧江
10、河谷翻越分水岭进入怒江河谷的路线比金沙江澜沧江分水岭的路线要多。在从南边的小维西经碧罗雪山到卡瓦格博之间的分水岭山脉范围内有四个山口,从北至南依次是多卡拉、永芝拉、希拉和拉察拉。分水岭上主要有三条常走的路线:阿墩子下行至澜沧江边,在茨姑渡过澜沧江,翻越希拉山口抵达怒江河谷的白汉洛,此为最南面的线路,轻装的脚夫可以在三天内完成,而当地人通常只需要两天;中间一条线路则是从澜沧江边的羊咱出发,经永芝后翻越纯村拉山口,进入怒江流域的佐顿和木拉桶;北面的线路同样是从羊咱上行至永芝,岔道北面的多卡拉山口,翻越山口后抵达怒江河谷的阿本村。穿过位于澜沧江上的永芝经纯村拉山口到达怒江需要用两天的时间,或经多卡拉
11、山口需要三天的时间。而从怒江河谷的菖蒲桶(丙中洛)出发,要翻越分水岭进入独龙江河谷,至少有四条道路:最南边的一条是经菖蒲桶南面约十余公里的毕比里村;第二条是经查腊对面的佐顿;第三条是翻越菖蒲桶寺庙背后的悬崖;翻越山口后与第四条线路合并。当然,更南面的沙埂也有一条经玉拉甘山口进入独龙江河谷的道路,但再往南边翻越山口后就进入了独龙江的支流阿克羊河谷。这些交通线路不仅是各种贸易商队往来的主要线路,而且是区域内民族迁徙、交往、互通有无的重要通道。就使用的运载工具来看,茶马古道的运输主要依靠来自丽江、大理等地的马、骡子和毛驴,这些驼队长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行走,对危险而又独特的环境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在
12、地区性的小商队中,人力运输占据着绝大部分比例。这从近代西方人在这一区域进行考察所依赖的人力运输系统中可见一斑,西方人在本区域内的旅行考察主要采用由地方政府照会并帮助寻找脚夫的接替型运输系统,即旅行时,须先从衙门获得“乌拉”通行证,衙门明确规定了在每个村子雇佣的人数、从一个村子行进到另一个村子所需动物和搬运工数量及支付费用等具体事宜。为了方便清政府官员的公务之旅,这种接替运输系统在西藏和西藏边界的主道上很多。而在怒江和澜沧江河谷,人们更乐于用担子,而不是去找需要用来运输的动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记住牛和羊在夏天会被带到高山上。在西藏东南部很少用骡子。小马甚至在像阿墩子这样的城镇也很少;驴也
13、难以获得,因为它们主要用于大喇嘛商队到拉萨的朝觐。”在环境与生计的交织影响下,在当地人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来往的交通中,大部分的运载工具应当是人,牲畜占比很小。二文化适应与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由西向东或者由东向西的交通,翻越分水岭必须根据季节来安排行程,主要集中于秋季。但最为艰难和危险的在于如何渡过金沙江、澜沧江以及怒江等大河。在长期的实践中,当地人根据各个区域、季节与河流的不同特点,创造了适应于不同环境特点的渡江工具和渡江方式。渡江的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使用,是对当地特定的环境条件进行文化适应的结果。 (一)金沙江渡口的船渡中甸高原峡谷坡度、水流较缓的金沙江河段,是船渡过江的主要渡口区。姜建国跨越自然
14、的阻隔清代金沙江中下游津渡与川滇交通一文中梳理了金沙江中下游的54个渡口,并根据官渡、义渡和私渡三种类型做了划分。由于河流和水流的特点,渡船一直是金沙江各渡口主要使用的渡江工具。奔子栏是由滇西进入康、藏地区的重要渡口,也是清朝在滇西北重要的军事防隘,光绪新修中甸厅志书地舆志附图中,奔子栏汛旁即注有“此处接壤巴塘,系进西藏大路”等字。鄂尔泰添设维西营中,奔子栏渡口与其宗渡口设置把总驻兵防守。几乎所有由滇西进入西藏的人马,都必须经过奔子栏的渡口,其在清雍正年间使用船只摆渡,到了清末光绪年间交通工具仍是船只。光绪四年(1878)经过奔子栏的黄茂裁也记述见到“有渡船,南岸碉房散布,颇有繁盛之象”但是具
15、体的渡船情况,史料较少记载。1895年2月,HR戴维斯考察云南贸易与铁路情况时路经奔子栏,看到了他认为是中国西部最好的渡船,一次可以载15头骡子。1913年的考察中,沃德渡过金沙江的工具是一只三角形的平底大船,足以运送15匹骡子及其所驼的货物以及一同的12人一次过江。“船夫们先把渡船从岸边的背风处往上游拉动,而渡船驶入江中后,遇到急流就打着转向下游漂动,渡船缓慢地漂过大江,又摇摇摆摆地驶入对岸下边一百码处的缓水区”。根据奔子栏的重要位置及笔者的田野调查,我们可以得知,晚清以来,奔子栏渡口有大船一只,有一个掌舵的船工,其余船夫若干,在金沙江枯水期一般是46人,在涨水期一般是1018人不等。渡船平
16、日停靠在奔子栏临江一侧,有商队和旅人需要渡江时,在对岸发出信号,撑船人旋即撑船过去接引。民国时期,奔子栏渡口的交通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德钦县志载:1959年后修建了伏龙桥和德荣公路修通后,奔子栏渡口停渡。但由于伏龙桥距离渡口两岸的村寨较远,为方便日常往来,直至20世纪初,往来于金沙江两岸的渡船依然存在,往来一次的收费是人民币3元,平均每天能渡40多人。只是此时的渡船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在金沙江河谷,还有另外一种渡江的方式,即乘藏族的牛皮小船。小船由三块牛皮缝制在一起并捻缝。框架由四块梯形的木架子构成,在上面悬挂着硬的半球状牛皮,像一个袋子,通过几根藤向下延伸作为肋骨。它的最大长度只有约1
17、.8米,宽约0.9米,深度为0.6米,五个人携带行李就已经使得船舱满满当当了,而舷缘只在水面以上约0.3米。著名的英国植物学博物学家E.H.威尔逊在四川境内嘉绒地区考察时,记录过这种牛皮小船:这种皮艇是用一根轻而坚实的木料将一张牛皮沿背脊撑开而成,一个男人很容易搬运船由一人坐在船尾用一只桨操控,约可载两人,乘这种小艇下行或过河这种皮艇存在于整个西藏东部和四川西藏边境地区的渡口,并非嘉绒地区所特有。藏族的这种牛皮小船曾一度是金沙江上游地区最为重要的渡船之一,甚至奔子栏渡口也有存在。另外,在金沙江河谷的纳西族也有一部分采用“革囊渡江”的方法,即羊皮封闭后充气,固定于胸前,做成充气的革囊,一人一个依
18、靠革囊中空气的浮力过江。由于这种渡江方式需要泅江者身在江水中自己操控,所以西方人的考察中很少实际体验这种方式。也较少记录留存下来。 (二)澜沧江峡谷的溜渡溜索在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今川西、滇西、滇北和滇东北地区。余庆远在维西见闻纪中说:“维西以金沙、澜沧江为天堑,水流湍急,舟不可渡,乃设溜绳”。张泓滇南新语载:“澜沧江渡更觉险奇。两岸险逼,无隙可施铁索,土人乃做溜渡,俗名曰溜筒江”。在澜沧江河谷地区,最主要的渡江工具是溜索,这是因为澜沧江在三江并流地区峡谷最窄,两侧分水岭的斜坡陡峭且江岸有时是悬崖,狭窄的峡谷也形成了湍急的江流,没有合适的渡口地段,船渡很危险且不可行,因而溜索就
19、成为了最好选择。近代在滇西北进行考察研究的约瑟夫洛克对澜沧江上溜筒江的溜索做了详细的记录:“澜沧江上的溜索在这里(溜筒江)比江面高出30余米,江面宽度约超过60米,江水沿陡峭的石壁流淌”。著名的英国植物学家E.H.威尔逊也在四川境内嘉绒部落地区记录了过江的溜索:“溜索桥在全区境内很多,并且向西南延伸到超越嘉绒地区很远的地方,其简单而极有用的结构为一条大竹缆横过河面,大竹缆粗8英寸1英尺,通常是从高处到低处”关于溜索的构成以及基本尺寸等甚至包括过溜的速度等,在三江并流区考察时,第一次过茨姑的溜索,金敦沃德做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这条索桥根本不是一座桥,只是一根由扭曲的竹丝制成的绳索,直径仅有四分之
20、三英寸(约1.9厘米),大约有50米长,重量只有大约20磅(约9.1千克)绳索在河岸边一根直立的木柱子上系了几圈,柱子高高地固定在河岸的一边;横跨河面延伸到固定在对岸位置稍低一些的柱子上,那里也有一个落地平台。绳索向对岸倾斜,跨过约30米宽的河面。溜索夏季发洪水的时候会被淹没,这给旅行的人们带来了困难,1911年夏季,茨姑的溜索就曾被水淹没。过溜索的速度,巴塘的传教士埃德加曾经测量过,大概是每小时10英里,牲畜溜过的速度可能是人的两倍左右。一个商队中,除了人之外,行李货物和牲畜也一样要溜索过江。行李较为简单,如果滑到一半没有动力停在中间,那就会有人从对岸滑过去,用脚勾住顺着溜索把它拉到对岸。溜
21、渡牲畜则较为复杂而且经常伴随着危险。一方面是牲畜受惊吓会乱踢可能会伤到人,另一方面则是牲畜重量太大,需要重新拉紧溜索,否则牲畜会停留在中间,而人又不能像拉行李一样把它们拉过来。溜索分为单向溜索和双向溜索,单向溜索就是一个渡口有两根,不同的方向各自用一根,而双向溜索则是只有一根,双向渡江都依赖于同一根溜索。单向溜索和双向溜索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河谷情况,其取舍是交通方式适应于特定环境的典型代表:首先要考虑的是河谷的环境条件。单向溜索仅仅在河岸陡峭且河流相对狭窄时才适用,河流的宽度一般不超过30米。“假定一条狭窄的河流和陡峭的悬崖,对绳索吊在河流上的高度不作限制,在冬天最低点会在水面上几英尺变动,而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史视域下晚清至民国时期三江并流区的 交通、环境与文化 环境 视域 晚清 民国时期 三江 交通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