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性质、变化、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典型例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性质、变化、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典型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性质、变化、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典型例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中考化学解题宝典专题1 物质的性质、变化、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味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导电、传热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均无改变,如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和形状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中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改变.如物质的燃烧、生锈、变质都是化学变化.二、物
2、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有物理变化,并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沉淀(难溶物)的析出或消失,气体的吸收或放出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易错点: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三、物质的构成1.原子和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决定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原子的体积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物质项目原子分子概念原子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构成分子的一种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3、区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联系原子分子易错点:不是所有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没有分子形态,如金属和稀有气体;2.元素与原子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是指单质元素,化合态是指化合物中的元素;同种元素的游离态和化合态在化学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如氢气中游离态的氢元素和水中化合态的氢元素;名称项目元素原子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含义元素只分种类,通常没有数量的含义;如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原子既讲
4、种类,又讲数量;如说: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应用范围元素是宏观概念,表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微观概念,表明物质微观结构时的反应机理种类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如1H、2H、3H互称同位素,它们都是氢元素1H、2H、3H是三种氢原子,故原子比元素的种类多联系元素与原子的含义不同,但任何一类原子均可称为元素易错点:元素不能用数量表示;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如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核电荷数都是11,都是钠元素;3.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团是指性能稳定的不同原子
5、的结合体,如NH4+;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性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各物质不发生反应,无固定的熔点、沸点等.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同种元素组成)和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同素异形体混合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
6、是混合物.24K黄金是纯净物;易错点:纯净的单质和纯净的化合物都是纯净物,不纯的单质和不纯的化合物都是混合物;2.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组成元素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除外,它们也是无机物.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如沼气CH4,酒精C2H5OH都是有机物3.营养素人体摄取的主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肉蛋奶主要补充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补充维生素,肉油主要补充脂肪,粮食主要补充糖类,食盐主要补充矿物质.4.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化合物按照构成方式分为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
7、化合物;因原子对电子吸引力的强弱而使电子对有所偏移,电子对偏向一方略显负电性,偏离一方略显正电性,相互吸引形成共价化合物,但作为分子整体仍是电中性;易错点: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结合成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结合成的化合物不一定共价化合物;典型例题【例1】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 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解析:第一问,根据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是同种元素,故质子数都是1的H元素和
8、D元素是同种元素,但互为同位素,加上氧元素,所以三种物质共有两种元素;第二问,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分子构成的差别越大,化学性质的差异就越大,双氧水的分子构成和水分子明显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与水也差异较大.答案:2 双氧水点拨:只要元素质子数相同,就是同类元素;分子构成相似的同位素化合物化学性质也相似.【例2】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化学指标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L-1等(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9、”);若化学指标中的pH =8时,表明自来水呈 (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2)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4)长期饮用蒸馏水 (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解析:(1)气味、味道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感官指标是自来水的物理性质;溶液中pH7呈碱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若自来水pH=8,表明自来水呈碱性;(2)自来水制备过程中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加氯消毒等流程,含有多种杂质和离子,所以是混合物;氯离子带一个负
10、电荷,写作Cl-;(3)实验室蒸馏水是自来水蒸馏得到的,方法是蒸馏法,所以选D;(4)由于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所以多喝影响健康.答案:(1)物理 碱性 (2)混合物 Cl- (3)D (4)不利于点拨:自来水是含有多种杂质的混合物;由于矿物质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之一,而蒸馏水不含矿物质等杂质,所以常喝蒸馏水对健康不利;【例3】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性质、变化、构成和分类 中考 化学 专题 物质 性质 变化 构成 分类 知识 要点 典型 例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