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教_与_学_分合的审思_毛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_教_与_学_分合的审思_毛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_教_与_学_分合的审思_毛璐.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 “ 教 ” 与 “ 学 ” 分合的审思 毛璐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纵观教与学几次分合的发展,审视关于教与学孰为 教育主体的论点,有助于认识教育主体范畴及其关系性质。教与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关系范畴,二者互相联 系,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教离不开学,学亦离不开教,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发挥 引导作用,教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双边活动。 关键词 : 教 与 学 教 育 主 体 分 合 一、 “ 教 ”“ 学 ” 长期分离 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往往以学立论,以学论教。孔 子重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思 、行, 要求学生在学 习的基础上进行
2、深入思考,并付诸行动,从中总结了 “ 学而知之 ”“ 学思结合 ”“ 知行一致 ”“ 温故知新 ” 等学 习方法,提出了 “ 有教无类 ” 的教学原则 。中 庸则进 一步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 。先秦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作为 少数派更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 “ 国将兴,必贵 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 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 ,重视 提倡尊师重道,主张 “ 师云亦云 ” 。 西方学者的教学论着眼于 “ 教 ” ,以教论学。第一 个倡导教学理论的德国教育家 W 拉特克以 “ 如何 教 ” 作为教学研
3、宄的中心,致力于探求 “ 教授之术 ” 。捷 克教育家J.A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论就是教学的艺 术,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 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 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这一阶段教学分化,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对教与 学的认识都是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以感性认识对教学关系进行描述,或重 “ 学 ” ,认为教 学就是学习过程;或重 “ 教 ” ,视教学为教师的教授活 动 。尤其在中国的旧式书塾中更为凸显,教师讲授、学 生记诵,满腹经纶的教师主宰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 绝对权威。 二、 “ 教 ”“ 学 ” 的分合 近
4、代以来,西方关于 “ 教 ” 与 “ 学 ” 孰为教育主体的 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 派主张 “ 教师、教材、课堂 ” 三中心,认为教师在教育过 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 和能力的任务,同时他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还承担 着教化学生的任务,教师自然是教育过程的主导。杜 威根据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提出儿童中心论,把重心从 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他称这场 变革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 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 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 。 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与杜威的儿童
5、中心论的冲突 和对峙,揭开了教育主体论争的序幕。 陶行知是杜威最有创造力的学生,在批判和吸收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根本改造,将 “ 教授法 ” 正名为 “ 教学法 ” ,提出 “ 教 学做合一 ” 的主张, “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 子根据做的法子 ” ,二者是一件事的二个 方面,不可分 割。 “ 教学做合一 ” 的教学原则也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 一条重要途径。 这一时期也有比较极端的学说。 “ 儿童中心主义 ” “ 儿童兴趣主义 ” 等一整套重视 “ 学 ” 的观点和做法,与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精神相一致,一些积极谋求 教育改革的激进人士否定
6、了传统的教学,将语文教学 全盘西化。在小学,开始盛行 “ 设计教学法、在中学, 试行 “ 道尔顿制 ” 。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积极性 和主动性,但全部教学活动都以儿童为 “ 中心 ” ,陷入 了极端,无视教师的作用,否定了教材的系统内容,取 消了教学活动的计划性。这是 “ 教 ” 和 “ 学 ” 的另一种形 态的分离。 上世纪 30年代以后,上述各种生硬照搬西方那 安徽文学 ANHUIWENXUE 套教法的状况有所改变,人们总结了过去的成功经验 和失败教训; 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再次开展 了深入的研宄,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概括起来,有近十 种: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分合 毛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