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真题+模拟共28题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真题+模拟共28题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真题+模拟共28题附参考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真题1.(2022新高考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2.(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B.宣
2、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3.(2021新高考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4.(2021全国甲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5.(2021全国乙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D.大理丞,大理
4、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6.(2020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衣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7.(2020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
5、担保责任。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8.(2020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物。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二、模拟1.下列各项中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席位常以左为尊,职位常以右为尊,如
6、“归国,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B.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C.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如“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D.在古籍文献中,农历每月的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三十日叫“晦”。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
7、、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C.伏惟启阿母,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在汉代,下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4.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8、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A. B. C. D.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牢:本来是养牲畜
9、的圈,文中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太牢”。B.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称为“舍利子”。C.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D.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6.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还曾用名越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
10、行在”。C.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D.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封建时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宫中的权贵,即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大内。B.公主,封建社会通常是对皇帝女儿的称谓,公主封地,常称为食邑。C.青宫,古代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色为青,故称太子居所为青宫。D.致仕,是古代臣子退休或因故离职的婉辞。致仕,意为还禄位于君。8.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为官。B.南面
11、,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先例。如果典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古人就参照“故事”来行事。D.春秋,是儒家经典,我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它叙事简要,深寓褒贬。9.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净,原为道家语,指一切顺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这里是一种治理策略。B.诣阙,前往朝廷。阙,皇宫前面两侧的高大楼台,常用来代指朝廷或者京城。C.持节,持着旄节。节,即旄节,使者所持的信物,以竹为竿,上缀以绵羊尾。D.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太守的尊称,使君,即“史君”,是对州郡长官的的尊称。10.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 )A.太守,对郡守的尊称,为郡的最高长官,后来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B.孝廉,即“孝顺廉正”。原是察举考试科目。明清变成对举人的雅称。C.茂才,西汉称“秀才”,汉代察举科目,东汉因避刘庄的讳而改称茂才。D.卒,大夫死的称谓。对于死亡,古代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谏,用含蓄委婉的话规劝君主或尊长,使之改正错误。B.华屋,装饰华美的屋宇,是古代君臣朝会、议事的地方。C.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先秦诸侯与后来诸侯王的自称。D.为寿,指在老人过生日时向老人敬酒,祈祝他健康长寿。1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A.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将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脖子。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B.单于,匈奴称其最高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单于,是汉译的简称。C.孝文,汉帝刘恒谥号。律法为“文”,但汉以孝治国,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D.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或称小名、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父母给起的昵称,供父母长辈、亲近之人称用。B.藩镇,亦称方镇,唐代始设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长官多为经略使。C.和亲,即和戎、和蕃,指封建君主为免于战争利用婚
14、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D.箕踞,席地而坐时,两脚岔开,形状像簸箕一样。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军,冠军将军。本指列于诸军之首。今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B.宰相,古代辅佐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长官的通称。通常和丞相的职位相当。C.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朝廷下达诏书,为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D.逊位,也称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此指王弘的谦让行为。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田地、学校、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B.召对,意思指君主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3 高考 复习 古代文学 文化 常识 专项 练习 模拟 28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