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汇总(超全整理).doc





《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汇总(超全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易错成语汇总(超全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易错成语 (一)常见易误用成语40例1.曾几何时: 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其前不能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3.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4.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常与“不以为意”混淆,“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5.守株待兔: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含贬义。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6.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常误用
2、为贬义词。7.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鼎力相助: 大力地帮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蹉跎岁月: 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名噪一时: 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常误用为贬义词。11.始作俑者: 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12.不胜其烦: 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胸无城府: 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14.身无长物: 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形容极端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
3、长”。15.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16.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常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类似的词还有“巧夺天工”。17.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词还有“漠不关心”。18.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19.瓜田李下: 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卓尔不群: 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22.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
4、平。易误用为“进入”。23.如坐春风: 形容受到良好的教诲、熏陶。与“景物”无关。24.对簿公堂: 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5.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另有“举案齐眉”。易误为形容朋友。26.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易理解为多次迁移。29.罪不容诛: 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
5、度。相似的有“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30.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31.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32.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要用在身处逆境的语境中。另如“泰然自若”。33.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34.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35.侧目而视: 形容畏惧或愤恨,易误解为尊敬。36.望尘莫及: 形容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37.
6、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混用。38.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39.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往往被误认为赶不上。40.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往往被误认为还没到来的东西。 (二)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如:借书最忌一套书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这套书不完整。【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不是
7、不加标点)【大方之家】 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成语义显然不是花钱大方)【侧目而视】 斜着眼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良莠不齐】 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马革裹尸】 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意思)【危言危行
8、】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如: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中,政治辩论很可能会导致不健康、不可靠的危言危行产生,并误导公众。(“危”不是危险,而是正直)【三人成虎】 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这里错解为“乡下人”)【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
9、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不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涣然冰释】 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迅速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这里错解为“冰块解冻”)【洛阳纸贵】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 成语 汇总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