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





《北京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北京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附带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1923 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 NaHCO3是()。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A2、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D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
2、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A5、某教师在进行“酸和碱”的课堂知识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答案】D6、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D7、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
3、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B8、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9、在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其选择依据是()。A.化学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B.教学内容的要求C.是否易于操作。达到最佳效果D.学生的个性特点【答案】C10、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 DH 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B11、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
4、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C12、教学评价的依据是()。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答案】C13、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答案】A1
5、4、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 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2 mol(LS),则 10s 后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B15、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16、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物质是()。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B.一水合氨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C.液态氟
6、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答案】D17、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B18、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A19、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
7、模块是()。A.化学 2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20、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 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4 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 AgNO3 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 KI【
8、答案】B22、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D23、从知识分类来看,配平离子方程式属于()。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C24、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B25、学生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分类【答案】A26、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
9、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C27、化学教师在开展下学期的化学教学前。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28、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B.教师可以随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答案】B29、课堂教学结构包括
10、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的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答案】A30、下列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稀碱溶液的 pH,所测定的 pH 值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消耗标准溶液体积D.测定中和热实验时,将碱溶液缓慢倒人酸中使其充分反应,所测得中和热【答案】B31、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 2 种二
11、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答案】A32、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B.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C.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D.改变化学课程的结构【答案】A33、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B34、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B.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C.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D.改变化学课程的结构【答案】A35、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A.内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
12、同D.要求不同【答案】B3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 DH 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B37、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 pH 小C.钢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 KNO3 比 NH4NO3 营养元素种类多【答案】C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
13、.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B39、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A40、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B4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B42、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A.能举例说
14、明 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B43、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44、12 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 可能是催化剂B.表中 x 为 4.64C.c
15、中元素的种类等于 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 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B45、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A.学习习惯B.学习动机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B46、电子层相同的三种元素 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04H2Y04H3Z0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 X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 XYZC.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为 XYZ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 XYZ【答案】C4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
16、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D48、()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A49、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C50、一个化学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很高,这说明这个化学测验的哪一项指标很好?()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
17、难度【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答案】(1)“教师甲”采用的方法是创设情境法。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
18、甲”教师甲通过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直观、趣味、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了情感态度基础,更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使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知识迁移与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实验探究是转变
19、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教学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下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2)“教师乙”采用的是实验法。探究实验多为随堂实验,从实验本身的角度,有如下要求:紧密配合教材内容,并被设备条件所允许:实验内容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实验现象明显、直观,不易发生异常现象;实验安全可靠,不宜选用产生有毒气体或易发生爆炸的不安全实验;同一节课所选用的随堂实验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学生疲于实验操作,无暇仔细观察和思考。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具
20、备很好的实验教学能力来加强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师所具备能力的角度,有如下要求:引导启迪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设计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处理实验事故的能力;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二学生作为探究实验的主体,要想组织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对学生能力同样有一定要求,主要如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应具备准确观察并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要能对简单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具备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并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二、案例:下面是两位中学化学教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实录。张老师的教学实录【提
21、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实验 1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实验 2 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进行实验: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
2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造成的。”【答案】(1)张老师在化学课堂上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李老师在引导启发下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张老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李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教学,主要采用了启发法和讲授法。在启发的基础上,讲
23、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2)化学实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第二,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第三,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3)化学概念、化学定律是一类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一般按照感知、加工理解、初步形成概念、联系整合、应用的步骤进行教
24、学。三、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一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边听讲边做笔记)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着)。师:我先把“水”写在黑板的最下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大家不要被“纯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例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通关 题库 附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