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酒钢.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酒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酒钢.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常见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 张春林张春林一一 放射肿瘤学简史放射肿瘤学简史 1885.12.28 1885.12.28 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德国维尔兹堡大学 威廉威廉 康拉康拉 伦琴教授伦琴教授 X X 射线的发现射线的发现 1896.1.16 1896.1.16 拍射人类第一张拍射人类第一张 X X 光片光片 开创放射诊断学开创放射诊断学 1897.1897.维也纳维也纳 利奥波克医生利奥波克医生 治愈一例良性发痣治愈一例良性发痣 开创开创 X X 线疗法线疗法 1902.1902.成功治疗一例患成功治疗一例患 皮肤癌皮肤癌 的女患者的女患者 一位一
2、位 X X 线管技师右手诱发放射性皮肤癌线管技师右手诱发放射性皮肤癌 被迫截肢被迫截肢 1913.1913.美国制造库利奇热阴极管美国制造库利奇热阴极管 获得可控的获得可控的 X X 射线输出射线输出 1920.200 KV1920.200 KV级级 X X 射线治疗机诞生射线治疗机诞生 1922.1922.法国巴黎会议法国巴黎会议 里高得医生报告一组喉癌患者的治疗里高得医生报告一组喉癌患者的治疗 结果结果 确立放射治疗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地位确立放射治疗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地位 1932.1932.在临床实践累积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累积的基础上 库塔医生提出传统的库塔医生提出传统的时时 间间 剂量分割
3、照射方式剂量分割照射方式 1950.1950.重水型核反应堆重水型核反应堆 热中子轰击热中子轰击 CoCo59 59 获得放射性同位素获得放射性同位素CoCo60601951.1951.加拿大加拿大 第一台第一台 CoCo6060远距离治疗机远距离治疗机 问世问世 (1.25 MV(1.25 MV 射线射线 )1930.1930.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 发明电子回旋加速器发明电子回旋加速器1842.1842.柯斯特柯斯特 研制成功研制成功 20 MV 20 MV 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1951.1951.加速器应用于医疗领域加速器应用于医疗领域 进入超高压进入超高压 (4(
4、4 18 MV X 18 MV X 射线射线)治疗阶段治疗阶段1953.1953.英国英国 哈默哈默 史密斯医院史密斯医院 安装行波电子直线家速器安装行波电子直线家速器1968.1968.美国美国 制造驻波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制造驻波型电子直线加速器1953.1953.美国美国 海恩克提出后装技术海恩克提出后装技术 更新扩展了更新扩展了 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应用的应用1959.1959.建立建立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概念概念1965.1965.英国英国 回旋加速器产生的回旋加速器产生的 快中子快中子 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n n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的电离辐射
5、作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n n射线来源射线来源 医用加速器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钴60治疗机产生、射线。新近开始使用的射线:质子射线、重离子射线等。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及放射肿瘤学基本原则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及放射肿瘤学基本原则1.1.射线高能粒子在生物体穿射经迹上的能量沉积射线高能粒子在生物体穿射经迹上的能量沉积射线高能粒子在生物体穿射经迹上的能量沉积射线高能粒子在生物体穿射经迹上的能量沉积 造成细胞关键靶的损伤效应造成细胞关键靶的损伤效应造成细胞关键靶的损伤效应造成细胞关键靶的损伤效应 直接作用直接作用:射线线子或次级电子直接造成靶:射线线子或次级电子直接造成靶 原子的电离或激发,导致生物学改原
6、子的电离或激发,导致生物学改 变。变。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射线粒子或次级电子与另一原子或:射线粒子或次级电子与另一原子或 分子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间接分子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间接 损伤一定扩散距离内的细胞靶,导损伤一定扩散距离内的细胞靶,导 致生物学改变。致生物学改变。2.2.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DNADNA双链断裂是辐射引起各种生物效应双链断裂是辐射引起各种生物效应双链断裂是辐射引起各种生物效应双链断裂是辐射引起各种生物效应最基本的损伤最基本的损伤最基本的损伤最基本的损伤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携带遗传信息的核DNADNA分子的完整性是细胞分子的完整性是细胞 正常增殖所必须正常增殖所必须 D
7、NADNA双链断裂是辐射所致最关键的损伤双链断裂是辐射所致最关键的损伤 细胞所发生且未能修复的细胞所发生且未能修复的DNADNA双链断裂均数双链断裂均数 与辐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辐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成正比3.3.放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方式 体外远距离照射体外远距离照射体外远距离照射体外远距离照射 TeletherapyTeletherapy 基础和主流的常规外照射(基础和主流的常规外照射(EBRTEBRT,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全身(全身(TBITBI)
8、或半身()或半身(HBIHBI)照射;)照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放射治疗(SRSSR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Gamma-knifeGamma-knife););三维适形(三维适形(3DCRT3DCRT)和调强()和调强(IMRTIMRT)放射治疗;)放射治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
9、n therap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近距离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 BrachytherapyBrachytherapy 腔内或管内照射腔内或管内照射 intracavitary/transluminal radiationintracavitary/transluminal radiation 组织间照射组织间照射 interstitial radiationinterstitial radiation 术中植管术后照射术中植管术后照射 组织插植后装照射组织插植后装照射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
10、 permanent implantspermanent implants 模治疗(模板或胶膜贴敷治疗)模治疗(模板或胶膜贴敷治疗)mold techniquemold technique 开放性同位素治疗开放性同位素治疗开放性同位素治疗开放性同位素治疗 Nonsealed Radionuclide therapyNonsealed Radionuclide therapy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3 3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H
11、unt 2001n n中国放射肿瘤学重点疾病: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食道癌、肺癌、头颈肿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食道癌、肺癌、头颈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瘤和恶性淋巴瘤n n放疗可以得到长期控制的肿瘤:部分头颈肿瘤、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部分头颈肿瘤、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癌和皮肤癌n n发病率、死亡率变迁: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持平或略升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持平或略升 上升趋势: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恶黑上升趋势: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恶黑 下降趋势:宫颈癌、胃癌、食管癌下降趋势:宫颈癌、胃癌、食管癌常见肿瘤放射治疗适应症常见肿瘤放射治疗适应症n n现代肿瘤治疗的总
12、体原则是: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n n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n n超过70%的恶性肿瘤可以采用用放射线进行治疗,或在其整体治疗中的某一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n n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n n降低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和增加致死。n n提高局部控制率,可能降低远处转移。n n使治疗效益最大化。n n加重正常组织损伤。n n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损伤较小。胃癌胃癌n n胃癌胃癌D2D2术后接受联合化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术后接受联合化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低复发率。n n2004200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SCO会议提
13、出将中晚期会议提出将中晚期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n n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5Fu+CF5Fu+CF;新药紫杉醇及卡培他滨等;新药紫杉醇及卡培他滨等在提高疗效或降低毒性上可能有新的优势。在提高疗效或降低毒性上可能有新的优势。n n推荐三维适形放疗,可减轻放疗反应和保护周围推荐三维适形放疗,可减轻放疗反应和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正常组织。n n生存率:手术:生存率:手术:AA期期:70%-95%:70%-95%,BB期:期:56%-95%56%-95%,期期37%-69%37%-69%,期:期:11%-48%11%-48%,期:期:5%-5
14、%-16%16%。采用同步化放疗可提高生存率采用同步化放疗可提高生存率1010个百分点左右。个百分点左右。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n n早期早期(、期期):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有残留或淋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有残留或淋巴结转移者,应该行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降巴结转移者,应该行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低复发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I I期患者,期患者,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n n局部晚期:局部晚期:包括包括IIIAIIIA期(期(T3N1M0T3N1M0,T1-3N2M0T1-3N2M0)和)和IIIBIIIB期(期(TxN3M0Tx
15、N3M0,T4NxM0T4NxM0),同步放化疗是推荐治),同步放化疗是推荐治疗模式。根据情况也可选择贯序放化疗。疗模式。根据情况也可选择贯序放化疗。n n期:期:可行姑息或各种减症性放疗。可行姑息或各种减症性放疗。n n生存率:生存率:手术手术5 5年率:年率:期期:57%-70%:57%-70%,期期39%-55%39%-55%,AA期:期:15%-23%15%-23%,BB期:期:6%-7%6%-7%。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期:期:10%10%左右左右 n n同期放化疗和贯序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贯序放化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17个个月和月和1414个月,个月,4 4年生
16、存率分别为年生存率分别为21%21%及及12%12%。SCLC发病率发病率 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20-25%,它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它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早期易发生身广泛转移,故被为早期易发生身广泛转移,故被为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小细胞肺癌的特点n n发病年龄较非小细胞肺癌小,发病年龄较非小细胞肺癌小,40岁左右岁左右 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小年龄为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小年龄为16岁岁n n 病变发展最快病变发展最快,肿瘤倍增时间肿瘤倍增时间(TD)短短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化疗+放疗 单纯化疗 2年局部复发率 23%48%3年
17、生存率 15%9%5年生存率 11%7%n n局限期:诱导化疗放疗化疗手术。n n广泛期:诱导化疗后残存病灶放疗。n n脑预防照射:治疗后完全缓解病人加全脑放疗。n n生存率:2年30%-40%,5年15%-20%。在胸片或在胸片或CT片上常常以肺门、纵隔淋巴片上常常以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主要表现,原发灶可以较小甚结转移为主要表现,原发灶可以较小甚至不易发现,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或至不易发现,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或 治疗后才出现原发灶治疗后才出现原发灶 n n 自然生存期短自然生存期短,一般为一般为3-6个月个月,单一治单一治 疗疗 效果很差效果很差n n治疗后复发的治疗后复发的SCLC纯小
18、细胞型中约纯小细胞型中约35%可可见类型的转变,成为见类型的转变,成为NSCLC或混有或混有NSCLC成分的肿瘤,耐药性显著提高,化疗方案成分的肿瘤,耐药性显著提高,化疗方案也应改变也应改变n nSCLC的亚型和治疗预后有关,纯小细胞癌的亚型和治疗预后有关,纯小细胞癌对化放疗效果很好,而混有大细胞或鳞、对化放疗效果很好,而混有大细胞或鳞、腺癌细胞的效果差腺癌细胞的效果差转移途径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直接蔓延 10-15%淋巴转移淋巴转移 85%血行转移血行转移 75-80%脑转移脑转移 50-80%骨转移骨转移 40-50%肾上腺转移占肾上腺转移占35-40%心脏转移心脏转移15-35%临床分期临
19、床分期按按1973年国际分期标准年国际分期标准 局限期:局限期: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同侧肺门、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同侧肺门、同侧纵隔及锁骨上有无转移,合并少量胸腔同侧纵隔及锁骨上有无转移,合并少量胸腔积液,轻度上腔静脉压迫征。积液,轻度上腔静脉压迫征。广泛期:广泛期:凡是病变超出局限期者均列入广凡是病变超出局限期者均列入广 期,同时有中、大量胸腔积液、中或重度上期,同时有中、大量胸腔积液、中或重度上腔压迫征、膈肌麻痹、对侧纵隔、对腔压迫征、膈肌麻痹、对侧纵隔、对 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989年修改草案年修改草案(分期)(分期)对侧纵隔、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上腔对侧纵隔、对
20、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压迫征、膈肌麻痹和声带麻痹者列入静脉压迫征、膈肌麻痹和声带麻痹者列入 局限期。局限期。1989年TNM分期草案 I-IIIA 局限期 IIIB-IV 广泛期 UICC补充分期(2003)I-IIIA 局限期局限期 IIIB 广泛期广泛期I IV 广泛期广泛期II AJCC分期分期(2005)局限期局限期 I-IIIB 广泛期广泛期 IV 伴有胸水的病人(以前为伴有胸水的病人(以前为IIIB)通常分通常分为广泛期为广泛期 肿瘤细胞倍增时间肿瘤细胞倍增时间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33 天天 腺腺 癌癌 183 天天 鳞鳞 癌癌 100 天天 大大 细细 胞胞 癌癌 93
21、 天天治疗原则 局限期局限期 争取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争取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 放疗,或先化放疗,然后酌放疗,或先化放疗,然后酌 情考虑能否手术情考虑能否手术 广泛期广泛期 以全身化疗为主,酌情姑息以全身化疗为主,酌情姑息 放疗放疗 局限期局限期-手术手术-化疗化疗-放疗放疗 局限期局限期-化放疗同步或先化后放续贯化放疗同步或先化后放续贯 广泛期广泛期-化疗化疗-酌情放疗酌情放疗-化疗化疗 化疗方案化疗方案 COME、COMC、COMVP、CE-CAPEP 胸部放射治疗的地位胸部放射治疗的地位 化化+放与单化疗结果比较放与单化疗结果比较 疗疗 效效 化化+放组放组 单化组单化组 2 年生存率年
22、生存率 28-38%14-24%5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15-25%6-10%中位生存期中位生存期 12-18月月 10-12月月 局部复发率局部复发率 28-36%64-82%预防性脑照射预防性脑照射脑转移发生率脑转移发生率 初诊时初诊时 10-14%死亡时确诊死亡时确诊 33-42%尸检发现尸检发现 50%生存生存2年者年者 50-80%预防性照射目的预防性照射目的 降低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降低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1999年年Pignon Meta-analysis 987例例 3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预防组预防组 20.7%P=0.05 非预防组非预防组 15.3%目前观点目前观点 局限期化放
23、疗后达到局限期化放疗后达到CR的的 病人应作预防性脑照射。病人应作预防性脑照射。预防剂量预防剂量24-36GY/3周周食管癌、贲门癌食管癌、贲门癌 n nI、期根治手术为主。III期T3N1M0 争取根治术。n n中下段首选手术,颈段和胸上段可选放疗。n n手术和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n n5年生存率:早期者放疗20%-70%。术前放疗18%-60.7%。选择性术后放疗18.7%-41.3%。局部晚期放化综合治疗16.2%-30%。乳腺癌乳腺癌n n保乳手术保乳手术+术后放疗:术后放疗:适用于适用于AA期及以内的患者。期及以内的患者。术后除年龄术后除年龄7070岁,岁,T1N0M0T1N0
24、M0,且,且ER+ER+,可单纯,可单纯内分泌治疗,其余均需行术后放疗。内分泌治疗,其余均需行术后放疗。n n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适用于适用于BB期及以上的患者。期及以上的患者。常见失败部位:胸壁,锁骨上淋巴结区。常见失败部位:胸壁,锁骨上淋巴结区。术后高危患者需行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术后高危患者需行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保瘤乳房术后放疗的必要性保瘤乳房术后放疗的必要性 放疗组放疗组 未放疗组未放疗组 复发率复发率 (10y)11%34%(10y)11%34%死亡率死亡率 (10y)(10y)21%24%21%24%根治术与保乳术疗效的比较根治术与保乳术疗效的比较 生生生生 存存存存 率
25、率率率 研究组研究组研究组研究组 总例数总例数总例数总例数 根治术根治术根治术根治术 保乳术保乳术保乳术保乳术 随访随访随访随访 MilanMilan 701 76%79%10701 76%79%10年年 WHO WHO 179 80%79%10 179 80%79%10年年 NCLNCL 237 79%85%8237 79%85%8年年 NSABPNSABP 1219 71%76%81219 71%76%8年年直肠、肛管癌直肠、肛管癌 n n早期:单纯根治术或保留肛门手术早期:单纯根治术或保留肛门手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n nDukes B2Dukes B2和和C C期:术前同步放化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肿瘤 放射 治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