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
《第2课_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_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与贞观之治n节用戒奢节用戒奢n招贤用能招贤用能n虚心纳谏虚心纳谏学习目标v1.了解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认识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v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v1.唐朝的建立:_年,_建立唐朝,定都_。v2.唐太宗即位: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继位,次年改年号为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时间?都城?建立者?618年年长安长安李渊李渊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 高祖窦皇后四子高祖窦皇后四子长子长子李建成李建成 太子太子589589626626次子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秦王秦王598598649649三子三子李玄霸李玄霸早夭早夭四子四子李元吉李元吉齐王齐王6036036
2、26626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李世民功勋显赫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持,处于优势。626626年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等策划,抢先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3、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李建成、李元吉中箭而亡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玄武门之变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发生玄武门之变发生于于唐高祖唐高祖武德九年武德九年(626(626年年)。当时的秦王。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观。玄
4、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 626626年年7 7月月2 2日,日,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己登基称帝。晚年骄逸之心晚年骄逸之心渐萌,渐萌,649年,太宗年,太宗因服丹药因服丹药(长生不老(长生不老药)药)毒性发作而死,毒性发作而死,时年时年51岁。岁。天策上将天策上将杀兄逼父杀兄逼父知人善任知人善任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天可汗天可汗兼容并蓄兼容并蓄从谏如流从谏如流晚年骄逸晚年骄逸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发扬制度发扬制度 知人善
5、任知人善任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天可汗天可汗兼容并蓄兼容并蓄从谏如流从谏如流发扬制度发扬制度返回7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唐朝第二位皇帝,第二位皇帝,汉族汉族。伟大的军事家、卓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堪称“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死,运筹帷幄。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在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在位期间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位期间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
6、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位献。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唐太宗唐太宗(一)节用戒奢(一)节用戒奢(二)(二)招贤用能招贤用能(三)三)虚心纳谏虚心纳谏各文本依次出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李世民李世民一一奢华浪费,劳民伤财。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二二生活腐化,荒淫
7、无道。生活腐化,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三三战争太多,耗费国力。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亡。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亡。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君,舟也;人,水也;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举出“载舟载舟”“覆舟覆舟”的例子的例子?精简机构,裁撤冗员,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沿袭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沿袭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李世民李世
9、民v3.请详细叙述三省六部制的名称及职责。皇帝皇帝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审审核核执执行行起起草草政政令令1.1.招贤招贤用用能能2.2.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杜如晦杜如晦房玄龄房玄龄阶段阶段皇帝皇帝主主 要要 贡贡 献献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宗武则天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常设考试科目: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以进士进士和和明经科明经科最为重要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
10、和完善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开始最早开始分科考试分科考试设置设置进士科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扩充国学国学的规模的规模首创首创殿试殿试制度和制度和武举武举制度制度多次亲自面试多次亲自面试,诗赋诗赋成为考试内容成为考试内容创创 立立完完 善善唐朝科举考试考场唐朝科举考试考场皇榜皇榜(金榜金榜)科举考生看榜图科举考生看榜图“十年寒窗十年寒窗无人问无人问,一举一举成名天下知成名天下知”唐朝统治者唐朝统治者一般要组织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宴,并在雁塔题名塔题名.西西安安大大雁雁塔塔v4.科举制的影响是什么?隋炀帝隋炀帝确立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太宗 贞观之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