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讲稿第五章.ppt
《电子讲稿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讲稿第五章.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建筑防热室外热作用的特点及室外综合温度围护结构夏季隔热评价方法围护结构隔热能力的选择和隔热措施建筑的自然通风干热地区的建筑防热窗口遮阳1第一节 夏季室外热作用的特点及室外综合温度 一、室外热作用一、室外热作用一、室外热作用一、室外热作用 夏季,对建筑防热来说最不利的情况是在晴天,太阳辐射强度很大。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温度大大高于室内的空气温度,热量从围护结构外表面向室内传递。夜间,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由于受向天空长波辐射的影响,外表面温度甚至可低于室外空气温度。对多数无空调的建筑来说,在夜间,热量是从室内向室外传递,因此夏季围护结构内的传热是以24小时为一
2、周期的波动热作用。图5l为北京地区某建筑屋顶夏季在综合温度作用下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温度实测资料。2 图51 在太阳辐射热作用下某建筑的屋顶温度实测结果 根据夏季热作用的特点,围护结构的传热效应按周期性不稳定传热来计算,评价围护结构防热优劣的标准也主要是其抵抗波动热作用的能力。3二、室外综合温度二、室外综合温度 室外综合温度是将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的热作用所产生的当量温度综合成的一个室外气象参数,以tsa表示。其计算式为:tsatesI/e (51)式中:tsa室外综合温度,;te室外空气温度,s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其值可查表51;I太阳辐射照度,w/m2;e外表面换热系
3、数,w/m2 k 。(夏季的外墙和屋顶取19.0w/m2 k。)4表51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s值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在式(51)中的sI/e 称为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或“等效温度”,以teq表示:即,teq sI/e (52)5 图52为综合温度的组成,它是根据实测的室外空气温度和一屋顶外表面的日辐射照度按式(51)逐日计算得出的。综合温度随围护结构的朝向及外表面对日辐射的吸收率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图53表示不同朝向对室外综合温度的影响。由于各朝向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照度有很大差异,对同样作法的外墙,东西向的室外综合温度最高值可以比南向墙的综合温度最高值大很多。图
4、52 室外综合温度组成 图 53 夏季各朝向室外 1.室外综合温度;综合温度举例(在北纬30o)2.太阳辐射等效温度;3.室外空气温度6 综合温度是以一日为周期波动的,式(51)仅给出了一般表达式,为了进行隔热计算,还必须确定综合温度的最大值、昼夜平均值和昼夜温度波动振幅。1.1.综合温度平均值(综合温度平均值(t tsasa)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 tsa tesI/e(5-3)式中te室外日平均气温,;I 日平均太阳辐射照度,wm2。我国主要城市夏季的日平均辐射照度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采用 2.2.综合温度最大值按下式计算综合温度最大值按下式计算 tsa maxt
5、saAt sa (54)式中:tsa max综合温度最大值,;tsa综合温度平均值,;At sa综合温度波动振幅,即综合温度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7其中,综合温度波动振幅At sa受室外空气温度振幅和日辐射等效温度振幅的共同影响,其表达式为:At sa=(Ate+At eq)(55)式中:Ate室外气温振幅,;At eq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振幅,其表达式为:At eq(Imax-I)s/e Imax,I分别为日辐射照度最大值及平均值,wm2,可查规范(GB5017693);时差修正系数。考虑到室外气温最大值te max与日辐射等效温度最大值teq max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故两者的振幅不能取简单的代数
6、和,应乘以修正系数。值可根据At eq与Ate的比值,和Ie max与tmax出现的时间差,查表52而近似求得。8表 52 时差(相位差)修正系数值 3.3.综综合合温温度度最最大大值值的的出出现现时时间间tsatsa maxmax,可近似地按振幅大小及时间差,由下式计算 (57)式中:tsa max综合温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h;te max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h;等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与室外空气温度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差,h。9 【例5一1】计算北京某一建筑的平屋顶在夏季某日的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已知其为油毡屋面。日辐射吸收系数s值为0.9。当日的室外气温平均为26.1;最高值
7、为30.8,出现在15时。水平面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为162.6Wm2;最高值为661Wm2;出现在12时。【解】计算综合温度平均值tsa:按公式(53):tsa 26.1+(0.9162.6)/1933.8 计算综合温度振幅At sa:等效温度振幅At eq:用公式 At eq(Imax-I)s/e (661-162.6)*0.9/1923.6 室外空气温度振幅Ate:Ate30.8-26.14.7 10综合温度振幅At sa:At eqAte23.64.75.02以及 Imax与te max出现的时间差为15123小时,查表 52,得时差修正系数0.95 At sa(Ate+At eq)(4
8、.7+23.6)0.9526.89 综合温度最高值tsa max及出现时间tsa max按式(54)tsa maxtsa+At sa33.8+26.8960.69按式(57)tsa max1523.6*3/(4.7+23.6)17.5时,即在17时30分。得:综合温度平均值为33.8,最高值为60.69,出现在17时30分左右。11第二节 围护结构夏季隔热评价方法根据夏季热作用的特点,衡量围护结构的隔热优劣,主要采用的指标是围护结构对围护结构对周期性热作用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周期性热作用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以及由此而得出在具体气象情况下的内表明内表明最高温度最高温度。现分述如下。12一、围护
9、结构衰减倍数 围护结构在室外综合温度波的作用下,温度波沿厚度方向逐渐衰减,振幅越来越小,室外综合温度振幅At sa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振幅Ai的比值,称为该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o 即 o At sa/Ai (58)式中:o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无量纲;At sa综合温度波动振幅,;Ai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显然,在同样的综合温度作用下,衰减倍数越大的围护结构其内表面的温度波动振幅就越小;因而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也就愈低,即隔热性能愈好。衰减倍数值则可根据围护结构采用的构造和各层材料特性按下式计算:13 图 54 围护结构衰减倍数计算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 ;D-围护结构的总热惰性指标
10、,等于各材料层热惰性指标之和:DD1+D2+DnR1S1+R2S2+RnSn ;(59)14S1,S2,Sn-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w/(m2 k);Y1,Y2,Yn-各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其计算 方法参见本书第一章,w/(m2 k)。二、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二、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指温度波通过围护结构的相位延迟,即内表面的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与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之差,以小时表示(图55)。15 图55 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 对一般实体结构的延迟时间(o)可按下式计算:o=(5-10)16式中;o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h);Ye一围护结构外表面的蓄热系数,即图54中最外层外表面的蓄热
11、系数,在这里YeYn按第1章中公式计算;Yi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蓄热系数,即图54中第一层(最内一层)内表面的蓄热系数;单位换算值,以1小时为15度,将度换算为小时;40.5单位换算,即将弧度换算成度数,一弧度等于57.3度,则 arctg以度计的反三角函数。17【例52】北京某建筑西墙的构造如图56,试求其衰减倍数o、延迟时间o。【解】(1)计算各层热阻R和热惰性指标D:Y1 Y2 Y3=YeYi=Y1 Y2 Y3室内 1 2 3 室外 50 80 50 图 56 1.钢筋混凝土;2.岩棉板;3.钢筋混凝土得:D2.143(2)计算各材料层外表面的蓄热系数Y:(a)围护结构各层的外表面蓄热系数(
12、温度波由外向内时):D11 Y2=S2=0.9318 D31 Y2=S2=0.93 故可以直接计算第一层的Yi D11 Y1=9.18 Yi=Y1=9.18 (3)计算对室外综合温度波的衰减倍数o:(i取8.7,e取19)o=27.58倍(4)计算对室外综合温度波的延迟时间o:o5.28小时19三、内表面最高温度 一般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最高温度既受室外综合温度及围护结构衰减倍数的影响,也受室内温度及其波动的影响,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下式计算:(5-12)其中,内面平均温度可按下式计算:(5-13)式中:imax内表面最高温度()ti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对一般无空调建筑可取ti=te1
13、.5 te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规定取值。20tsa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式(53)计算。Atsa 室外综合温度振幅(),按式(55)计算。Ati室内计算温度振幅()按室外计算温度振幅减1.5,即 Ati=Ate1.5 o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式(59)计算。o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按式(510)计算。i室内空气温度波动影响到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的衰减倍数,按下式计算:(514)Yi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按(5-11)式计算 i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按前面表取值;i室内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之差
14、,(h),即室内温度影响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下式计算:21 时差修正系数。值根据由室外综合温度波动引起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与由室内空气温度波动引起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的时间差,和二者引起的内表面温度振幅(即Atsa/o,和Ai/2)的比值查表52可得。在以上计算中对一般无空调房间,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通常取16;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通常取15;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通常取:水平及南向,12;东向,8;西向,16。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规定,在房间为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低于当地室外夏
15、季计算温度的最高值()即 imaxte max (516)(515)22 te 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可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中查出。【例5一3】按例52所示的西墙构造,即已知其传热阻为1.46(m2K)W,衰减倍数为25.94倍,延迟时间为5.15小时(即 5小时9分),求在以下环境中这一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及其出现时间。已知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tsa=33.85,最高值tsa max50.9,出现在15时41分;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平均值te为30.2,最高值te max36.3,出现在15时。【解】由于一般无空调建筑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承受室外综合温度和室内空气温
16、度双向波动作用的影响,需分别加以计算后综合得出内表面最高温度。(1)计算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温度i 23 (a)室内空气平均温度,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一般无空调建筑的室内空气平均温度按室外空气平均温度加1.5计算,得:tite+1.530.2+1.531.7 (b)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温度用公式(513)计算 i31.7+0.11(33.85-31.7)/1.4631.86 (2)计算由综合温度波动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tsao,及引起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tsai Atsao(50.09-33.85)/25.940.63 tsai15时41分5时9分20时50分 (3)计算由
17、室内温度波动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ti/i及引起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tii24 (a)室内空气温度波动影响到内表面温度波动的衰减倍数i,用公式(514)i=0.95(8.72+9.18)/8.721.95倍 (b)室内空气波动振幅Ati,对一般无空调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波幅完全按室外空气温度波幅减1.5计算,得:Ati Ate1.5=(36.3-30.2)-1.5=4.6 (c)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ti/i Ati/i4.6/1.95=2.36 (d)室内温度波动传至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公式(515)25 (e)由室内温度波动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因为室内最
18、高温度出现时间为16时,则由室内温度波动引起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tii应为 tii16+1.54=17.54时即17时32分 (4)综合考虑室外综合温度及室内空气温度的波动作用后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及其出现时间。(a)由室外综合温度波动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tsa/o,与由室内空气温度波动引起的内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i/i,之比为:2.360.63=3.74 (b)由室外综合温度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tsai和由室内空气温度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tii之差()为:tsaitii20时50分17时32分 3小时18分即3.3小时26 (C)用二者的时
19、间差(3.3小时)及振幅比(3.74)查表52(小数点后用插入法计算)得出:0.935 (d)按(512)式得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 imax31.86(0.632.36)0.935 34.66 (e)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参照公式(5一7)考虑时间差和振幅比 i max17.54十0.633.3/(2.36+0.63)18.29时,即18时17分 得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为34.66,出现在18时17分。27第三节 围护结构隔热能力的选择和隔热措施bb隔热能力的选择bb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bb玻璃的隔热28一、隔热能力的选择 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的选择需考虑以下几方面:1、建筑类型
20、对于多数无空调的建筑,夏季主要是隔绝太阳辐射热的影响,使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温度,并且在夜间降温后室内热量能尽快散发出去。对于有空调的建筑,为了保持室内气温稳定、减少空气调节的能耗,要求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优于一般建筑。29 2、气候特点 干热地区干热地区,由于日夜温差大,宜用热惰性指标大的比较厚重的围护结构,增加对温度波动的衰减和延迟;在湿在湿热地区热地区,气候特点是日夜温差较小,湿度大,建筑内主要靠通风降温,对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的要求相对较低。3、建筑使用特点 根据建筑的功能,对于主要在白天使用的房间(如办公室),最好将围护结构的内表明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和使用时间错开。4、围护结
21、构朝向 由于建筑的各朝向所受夏季日辐射作用的强度不同,屋顶是隔热重点,其次是东、西向的墙和窗,再次为南向,最后为北向的墙和窗。30二、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 1、建筑的外表面采用浅色的粉刷或饰面、建筑的外表面采用浅色的粉刷或饰面,以减少围护结构的表面对日辐射的吸收率,从而降低室外综合温度。如屋顶用白色防水涂料或用白色石子代替黑色石子作为沥青油毡防水的防护层,便可以大大降低屋顶的外表面温度。图57为黑色、浅绿色、白色3种面层在阳光作用下的表面温度对比。从中可以看出,白色表面的最高温度可比黑色表面低2530。这样,对同样构造的围护结构,只要改变外表面颜色,便可以取得较好的隔热效果。所以,建筑的外表面
22、宜选择对日辐射的吸收率(s)小的材料作面层。3132 2.2.用实体隔热材料或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围护结构。用实体隔热材料或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围护结构。应用隔热材料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R)和热惰性指标(D)值,从而加大对波动热作用的阻尼作用,使围护结构具有较大的衰减倍数(0)和延迟时间(0)值,可以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如图58及表53为两种构造的屋顶隔热实测值,(a)屋顶比(b)屋顶增加了125mm厚的加气混凝土隔热层,从而提高了其热阻和热惰性指标。图 5833 从实测结果看出,在同样的室外综合温度作用下,(b)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比(a)屋顶低10,最高温度的降低很明显。同
23、时,围护结构内表面日夜的平均温度和波动振幅也都有所降低,但由于夜间散热较慢,围护结构内表面夜间最低温度与(a)屋顶就相差不明显.这种构造对于日夜温差较大,或夏热冬冷地区更为适合。34 应用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围护结构,如空心大板屋顶,利用封闭空气间层隔热,为提高间层隔热能力,可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的材料如铝箔,以减少辐射传热量,封闭的铝箔空气间层质轻且隔热效果好,对发展轻型屋顶很有意义。3.3.在在围围护护结结构构内内设设通通风风间间层层,作成通风屋顶或通风墙,这些间层与室外相通,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使间层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带走大部分进入间层的辐射热,减少了通过下层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热,它可以有
24、效地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这比较适合于湿热地区要求围护结构白天隔热好而夜间又散热快的建筑。通风屋顶的形式如图59所示。35图 59 间层通风的组织形式36 为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屋顶风道长度不宜超过10m,通风间层高度不低于200mm以200300mm左右为宜;其面层采用不保温材料,基层则应有适当的保温隔热层。同时,为了加大风压通风的效果,应尽量使风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其檐口形式亦应注意有利于将风引入通风间层。例如图59(a)中的有兜风檐口,它的特点是在檐口处的屋顶面层挑出以兜住从下而上的气流导入通风间层内。为了增加热压通风效果,还可将出风口处的表面涂黑,提高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如图5一9
25、(C)。通风屋顶的构造举例如图510。面层材料常用各种预制薄板,在基层上设置保温隔热和防水层。通风间层隔热能力的计算可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37 图 510 几种通风屋顶(a)上人屋顶;(b),(c)不上人屋顶38 通风墙构造举例,如图511为北京一实验楼的外墙,其通风原理与通风屋顶相同。(a)(b)图 511 通风墙39 图512为图511(a)所示的通风复合轻板外墙与常用的370mm砖墙隔热性能比较。经计算,370mm厚砖墙的热惰性指标约为5.06,而通风复合外墙的热情性指标仅为 1.58,二者相差很多。但经过对两种墙体内表面温度进行24小时连续测试表明,由于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讲稿 第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