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微观经济学课件微观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微观经济学课件微观经济学.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p一、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p二、经济效率二、经济效率p三、帕累托最优三、帕累托最优p四、委托四、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研究单个市场(产品或要素市场),把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考察一个简化的市场经济:总共四个市场,其中两个要素市场,两个产品市场。Q1PP1P00Q0Q(c)汽油市场Q1PP1P00Q0Q(b)煤市场Q1PP1P2P00Q1Q0Q(a)原油市场DD1S1SDD1SDS1S
2、Q1PP0P10Q0Q(d)汽车市场D1DS从(a)开始,原油供给减少,S左移,价格上升。原油是汽油的投入要素,汽油供给减少,S左移,汽油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原油是煤的替代品,原油价格上升造成煤的需求增加,D右移,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汽车需求减少,D左移。结果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被影响的市场反过来又再影响原油市场,一直下去,直到新的一般均衡状态。任何一个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实际上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价格高低,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商品的价格高低。一般性均衡问题: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
3、性均衡问题。后来的经济学家用集合论、拓朴数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第二节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即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
4、优配置。例如,经济学说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但这种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对整个社会是“最优”,或者说每个人的福利是否能够更大,这就牵涉到优劣、好坏的问题,即价值判断的问题。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假定整个社会只包括两个人甲和乙,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A和B。对于甲对于甲:三种可能:AB,AB,AB(读作“优于”、“无差异”、“劣于”。)对于乙对于乙:同样三种可能:AB,AB,AB(分别表示“优于”、“无差异”、“劣于”。)由于甲、乙都有三种可能,整个社会就有九种可能的选择:1.AB,A B2.AB,A B 3.AB,A B 4.AB,A B5.AB,A B 6.AB,A B 7.AB,A B8.AB
5、,A B 9.AB,A B 这九种选择情况,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甲和乙意见完全相反,包括第3和第7;第二类是甲和乙意见完全完全相同,包括第1、5、9三种情况;第三类是甲和乙意见基本一致,包括第2、4、6、8四种情况。第一类甲和乙和意见完全相反,则是否能够从社会角度对状态A和B的优劣作明确的说明呢?这里显然遇到了麻烦。除非能够假定甲的意见或者乙的意见无关紧要,从而可以不加考虑,否则不能判断A和B的优劣。如果去掉第一类型的两种情况,剩下的两大类型是可以比较的。就第二类而言,甲和乙看法一致,可以认为代表了社会的看法。第三类甲和乙看法不完全一致。不过,这种情况下,也可能由个人的观点形成社会的看法。
6、如第2种情况,甲认为A优于B,乙认为A和B无差异。这表明,如果让资源配置状态从B变动到A,则从整个社会来看,这种改变至少使得甲的情况变好,而没有使乙的状况变坏,从而也增进了社会的福利。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看也有A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最优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最有效率的状态。
7、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ality1.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最优标准u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u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u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u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帕累托最优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帕累托改进是达
8、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理想王国”。2.帕累托最优的3个条件p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益。p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p生产最优: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生产最优: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的两种
9、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p产品混合最优: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产品混合最优: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3.社会福利最大化p(1)把社会福利看作是消费者的效用之)把社会福利看作是消费者的效用之和。和。p(2)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u4.经济效率: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经济效率: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u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对现有经济资源的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对现有经济资源的使
10、用达到了不可能使社会成员福利进一步使用达到了不可能使社会成员福利进一步增加的状态。增加的状态。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假定两种产品X、Y,其既定的数量为X0和Y0。两消费者分别为A和B。考虑任意一点a,对应A的消费量(XA,YA),B的消费量(XB,YB)。有:XA XB X0YA YB Y0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从点a到点b,A的效用水平由A提高到A,而B的效用水平并未变化,点a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0A0BX0Y0vecbaAA AB B BV/切点上不存在改进余地,连接切点,构成交换的契约曲线。交换的帕累
11、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切点。在切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即MRSAXYMRSBXY假定:MRSAXY 3,MRSBXY 5。若A用1个X替换B的4个Y,则:A、B都多得1个Y,两人的福利都得到提高。所以只要边际替代率不相等,就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两种要素,其既定数量为L0、K0,两个生产者为C、D。要素的分配状况用埃奇渥斯方框图表示。假定两种要素L、K,其既定的数量为L0和K0。两生产者分别为C和D。考虑任意一点a,对应C的要素消费量(LC,KC),D的要素消费量(LD,KD)。有:LC LD L0KC KD K0a点不是
12、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从点a到点b,C的产量水平由A提高到A,而D的产量水平并未变化,点a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0C0DL0K0qecbaCC CD D Dq/切点上不存在改进余地,连接切点,构成生产的契约曲线。在切点上,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MRTSCLKMRTSDLK假定MRTSCLK 3,MRTSDLK 5。若C用1个L替换D的4个K,则:A、B都多得到1个K,两人的福利都能得到提高。所以只要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就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第五节交换和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一、假定两个生产者,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出两种产品。假定无差异曲线和等量线为给定不变,即相关函数不变。二、生产可能性曲
13、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产品转换曲线。边际转换率为MRT。0XYCE曲线凸向右上方,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即随着X的增加,X转换为Y的边际转换率也在增加。其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通过减少产量X,可以释放出一部分产能(要素),用来生产Y。第一,在C点减少一单位X所释放出来的要素要比E点减少一单位X所释放的要素多;第二,在C点上释放的每一单位要素所生产的Y产量要比在E点上释放的每一单位要素生产的Y产量多。在C点上,要素生产X的边际生产力要小于在E点上的情况,而生产Y的边际生产力要大于在E点上的情况。即与E点相比,在C点上每一单位要素生产的产出Y要更多。在较高的X产出水平(相应较低的Y产出水
14、平)上,一方面减少一单位X所释放的要素较多,另一方面所释放的每一要素生产Y的边际产力也较高,故X产品替换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也高。由公式可得:随着产出X增加、Y减少,dX/d(L+K)减少,而dY/d(L+K)增加。从而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增加。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可得到相应的所有最优产出量。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产出量集合的几何表示。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选一点B,B点是生产契约曲线的一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B点切线S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转换为产品Y的边际转换率MRT。交换契约曲线上C点切线T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替代产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切线S和T可能
15、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即MRT与MRS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AXP/X0Y0PYVV/BSTT/ce 如果MRT与MRS不相等,如MRT2,生产者通过减少1单位X的生产可以2单位的Y;MRS1,消费者原意通过减少1单位X的消费来增加1单位Y的消费。如果生产者少生产1单位X,从而少给消费者1单位X,却多生产出2单位的Y。除拿出1单位Y满足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变外,却多出1单位Y,代表社会福利净增加,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由此推出,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MRSXYMRTXY。即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经济的优化行为
16、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1.交换最优条件 MRSAXYMRSBXY2.生产的最优条件 MRTSCLKMRTSDLK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MRSXYMRTXY当上述三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时,整个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完全竞争经济下,每个消费者和每个生产者均是价格的接受者。(1)对消费者来A说,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MRSAXYPX/Py(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斜率相等)同样,对消费者B,也存在MRSBXY PX/Py 所以,MRSAXYMRSBXY由此,在完全竞争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对生产者。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生产者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 MRTS
17、CLKPL/PK。同样,生产者D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也是 MRTSDLKPL/PK所以,MRTSCLK MRTSDLK 由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X产品对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是它表示增加X就必须减少Y,或者增加Y就必须减少X。因此,Y可以看成是X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如果用MCX和MCY分别代表产品X和Y的边际成本,则转换率在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有: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由于收入分配问题,在满足全部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情况下,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与消费者B的效用水平变化方向相反。U U
18、/为效用可能性曲线。除了效用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外,无法知道更多的其他性质,例如它的位置及凹凸性等等。所效用可能性曲线是随意的。U U/右上方区是“效用不可能”区域,左下方区是“无效率”区域;曲线是效用可能性边界。0UADUAe U/UAUBUBeUBDUDe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必须在效用可能性曲线的边界。二、社会福利函数在两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W可以写成:WW(UA,UB)如果社会福利水平为固定的,例如令WW1,则 W1 W(UA,UB)曲线W1称为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在e达到最大。UBU0UAU/eSW1W2W3社会福利函数究竟存不存在?换句话,能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
19、所谓的社会偏好?阿罗在1951年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叫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考虑这样一个社会,有三个人,分别用1、2和3代表。这三个人在三种社会状态a、b和c之间进行选择。假定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都是严格的,即没有人在任意两个状态之间感到无差异。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即如果他偏好a甚于b,偏好b又甚于c,那么,他必然偏好a甚于c。偏好次序记为(a,b,c)i,i=1,2,3,表示第i个人偏好a甚于b,偏好b又甚于c。这意味着着三个成对的偏好次序,即(a,b)i、(a,c)i、(b,c)i。一个特定社会偏好次序则表示为a,b,c,意味着三个成对
20、偏好a,b、a,c、b,c。社会的偏好次序按“大多数规则”从这些单个人投票中得出。首先对a和b两社会状态投票,投票结果应为:(a,b)1、(b,a)2、(a,b)3。按大多数规则,社会的偏好次序就是a,b。其次考虑社会状态b和c,投票结果应为:(b,c)1、(b,c)2、(c,b)3。按大多数规则,社会的偏好次序就是b,c。最后是a和c,各个人的偏好次序为:(a,c)1、(c,a)2、(c,a)3。按大多数规则,社会的偏好次序就是c,a。三种“社会偏好次序”包含有内在矛盾,即按投票的大多数原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而按“独裁规则”并不能真正地反映社会的偏好,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
21、效率与公平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1.缺乏公平的效率提高考虑一个两个人组成的社会。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两个社会成员所得到的产出数量,即他们的收入。该社会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Q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假定生产分配由A表示。从效率上看,QQ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要比点A更好。由A到D或F移动,一个人收入不变,而另一个人收入增加,是帕累托改进。由A向E或G移动,一个收入增加,另一个人收入减少。由于增加的收入要大于减少的收入,故让收入增加的人拿出一部分补偿收入减少的人,则每个人的收入仍然可以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0Q1Q2QQ12450ABFCDGE.(1)由A向B移动,分配随效率提高
22、而改善。(2)由A向C移动,分配随效率提高而不变。(3)由A向D或E移动,分配随效率提高而恶化。(4)由A向F或G移动,分配随效率提高先改善后恶化。因此,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改善收入的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收入。不合理收入是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不合理收入不仅会恶化收入的分配,还会导致公民的不满,影响经济效率。(2)促进机会均等。机会不均等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要在就业、教育、科技和市场等方面,促进机会均等。(3)限制垄断性收入。垄断既缺乏效率,又缺乏公平。具体见书P.3604.市场竞争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n现实世界中,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不同。n效率的发挥建立在承
23、认差别或者说不平等的基础上。有差别才有运动。n效率来自个人努力和勤奋,不重视和不承认有差别,就是鼓励懒惰,平等只能成为普遍贫困。如果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也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们必然铤而走险,造成社会动荡。有必要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5.收入分配政策l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按低税率征税。l遗产税、赠予税、财产税等。纠正财产分配遗产税、赠予税、财产税等。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的不平等。l消费税。消费税。给穷人提供补助来实现分配的均等化。给穷人提供补助来实现分配的均等化。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包括最低工资法和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包括最低工资法和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和医药卫生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和医药卫生等法;等法;u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税收社会福利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