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教 师师 人人 际际 沟沟 通通 与与 协协 调调 邹邹 顺顺 康康 (023)68253722 13509497866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的目的是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的目的是_ 建构和谐的人伦关系建构和谐的人伦关系 沟通与协调的方法是手段,和谐是目的。沟通与协调的方法是手段,和谐是目的。通过沟通与协调实现通过沟通与协调实现: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人格上相互尊重 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工作上相互支持 在配合中相互理解在配合中相互理解 做到做到:人人 伦伦 和和 谐谐 事事 业
2、业 齐齐 心心 一、教师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一、教师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 通过通过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把握伦理关系,把握伦理关系,找准角色定位,找准角色定位,领会行为应当,领会行为应当,建立和谐关系。建立和谐关系。何谓何谓“伦理伦理”?“伦者,识人事之序也伦者,识人事之序也”,可见、,可见、“伦伦”乃是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界乃是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界定。定。“理理”的原义作动词,是的原义作动词,是“治玉治玉”之之意。意。战国策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句话:中有这样一句话:“玉之未玉之未理者为璞理者为璞,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其器。理以成其器。”“理理”
3、后引申为道理和后引申为道理和准则之意。准则之意。“伦理伦理”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伦伦 理理 具体体现具体体现 父子父子 有有 亲亲 父慈子孝父慈子孝 君臣君臣 有有 义义 君仁臣忠君仁臣忠 夫妇夫妇 有有 别别 夫能妻贤夫能妻贤 长幼长幼 有有 序序 兄友弟恭兄友弟恭 朋友朋友 有有 信信 汝诚吾信汝诚吾信 要注意弄清楚两个问题:要注意弄清楚两个问题:(1)理从何来?)理从何来?“理理”来自于来自于“伦伦”(2)理有何意?)理有何意?建构建构“和谐和谐”行为有伦万事和顺;行为有伦万事
4、和顺;万物有伦天地序达。万物有伦天地序达。师生人际沟通的特殊性:师生人际沟通的特殊性:*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型伦理关系v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义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义务要求不仅是双向的,而且在要求的程度务要求不仅是双向的,而且在要求的程度上完全相同的伦理关系。上完全相同的伦理关系。v不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不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义务虽然是双向的,但在要求的程度上却义务虽然是双向的,但在要求的程度上却并不完全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人际 沟通 协调 邹顺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