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病条辨·绪论.ppt
《1-温病条辨·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温病条辨·绪论.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研究绪论研究绪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马晓北马晓北2011年年1月月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教材:u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大头瘟、烂喉痧等。温疫、温毒、大头瘟、烂喉痧等。据美国据美国新闻周刊新闻周刊报道,仅报道,仅1992年全年全美就有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名患者死于抗生
2、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感染,1997年年2月,月,发现发现杂志认为这种杂志认为这种神奇药物已走向穷途末路。神奇药物已走向穷途末路。温病的危害温病的危害l自自1948年年4月月WHO正式成立以来确立的正式成立以来确立的49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有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有10个与传个与传染病有关。染病有关。l人类取得的成绩人类取得的成绩:天花已被消灭;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被彻底消灭的日子为期不麻疹、脊髓灰质炎被彻底消灭的日子为期不远。远。WHO警告警告!传染病是人类的传染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第一杀手l年度报告:年度报告:1995年全球有年全球有519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而而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死亡
3、就有造成的死亡就有1760万例(每万例(每天有天有5万人因患传染病致死),其中包括万人因患传染病致死),其中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疟疾、乙肝、艾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疟疾、乙肝、艾滋病和麻疹等。滋病和麻疹等。传染病的威胁传染病的威胁l57亿人中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亿人中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l疟疾每年发病人数高达疟疾每年发病人数高达5亿亿,其中其中200多万人丧生多万人丧生;l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造成400万儿童死亡万儿童死亡;l霍乱、痢疾等每年导致霍乱、痢疾等每年导致30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l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亿,1995年就导致年就导致110
4、万人死万人死亡;亡;l卫生部卫生部2008年年4月月21日上午公布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万人l丙肝病毒携带者达丙肝病毒携带者达1亿,其预后较差。亿,其预后较差。WHO警告警告!l一些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一些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1990年俄罗斯白喉流行,波及东欧年俄罗斯白喉流行,波及东欧15国逾国逾10万万人;人;l有些区域性传染病在昔日有些区域性传染病在昔日“安全地带安全地带”蔓延蔓延局限于印尼个别地区的埃尔托型霍乱已在全世界局限于印尼个别地区的埃尔
5、托型霍乱已在全世界流行流行l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结核病耐药菌株严重流行,结核病每年造成结核病耐药菌株严重流行,结核病每年造成300余万人死亡。余万人死亡。WHO警告警告!新的不治之症不断出现新的不治之症不断出现l近近25年来又确认了年来又确认了38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病。(病毒。(病毒20,细菌,细菌9,寄生虫、立克次体及,寄生虫、立克次体及相关感染病相关感染病9)由人免疫缺陷病毒(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爱滋病()引起爱滋病(1983)感染人数已达感染人数已达2400万,其中万,其中400万人已死亡。万人已死亡。我们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的
6、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我们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的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传染病新威胁传染病新威胁l病原体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病原体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病原体繁殖迅速,进化很快;病原体繁殖迅速,进化很快;一些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类中间,一些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类中间,常常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的流行,如爱滋病、常常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的流行,如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新威胁传染病新威胁l社会因素:社会因素:贫穷(贫穷(10亿多人)亿多人)-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截
7、断其传播流服务和药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截断其传播流行环节;行环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拥挤、环境卫生恶化、住房拥挤、环境卫生恶化、并且缺乏清洁水,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并且缺乏清洁水,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l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人口迁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促使了传染病的大流行;徙流动促使了传染病的大流行;l跨国旅行、国际贸易和海空运量大幅度增长等跨国旅行、国际贸易和海空运量大幅度增长等加快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加快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l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相关感染
8、中占第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相关感染中占第2位,死亡率位,死亡率70%;l大肠杆菌大肠杆菌0157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不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食物链多层次的改变有关,断上升。可能与食物链多层次的改变有关,牛羊肉及奶制品是可能的感染原,能引起出牛羊肉及奶制品是可能的感染原,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阑尾炎、食管狭窄和结肠穿孔血性结肠炎、阑尾炎、食管狭窄和结肠穿孔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生素治疗无效,还,还可产生不良影响。可产生不良影响。温病学面临的严峻问题温病学面临的严峻问题l如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防治如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防治传染病;传染病;非传染性的感
9、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1959年年中医救治白喉中医救治白喉l天津地区流行白喉,以何世英为首的天津市立儿童天津地区流行白喉,以何世英为首的天津市立儿童医院中医科,共收治白喉儿童医院中医科,共收治白喉儿童107例,在临床观察例,在临床观察中,确认了白喉发病的病机是阴虚肺燥,在治疗上中,确认了白喉发病的病机是阴虚肺燥,在治疗上以以“养阴救燥养阴救燥”为治则,并以吹喉药配合养阴清肺为治则,并以吹喉药配合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则按病情轻重辨证汤加减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则按病情轻重辨证论治处理。论治处理。l治疗结果,仅一例死于合并心肌炎。临床呈现阴分治疗结果,仅一例死于合并心肌炎
10、。临床呈现阴分已竭,阳气虚脱的严重败象。治愈率达已竭,阳气虚脱的严重败象。治愈率达99.1%。机理探讨机理探讨l用三种吹喉药分别做抑菌试验时,根据用三种吹喉药分别做抑菌试验时,根据化验室的报告,化验室的报告,l一号对白喉杆菌呈耐药性;一号对白喉杆菌呈耐药性;l二号及三号对于白喉杆菌均有中度敏感二号及三号对于白喉杆菌均有中度敏感现象现象轻型患者大都给用一号,只有重型或极重型轻型患者大都给用一号,只有重型或极重型的患者,才给以二号及三号的患者,才给以二号及三号 1954、1956中医救治乙脑中医救治乙脑l1954年石家庄地区流行乙型脑炎年石家庄地区流行乙型脑炎-郭可明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大大降低了
11、死亡率;郭可明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l1956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蒲辅周化湿通阳法取得满意疗效;蒲辅周化湿通阳法取得满意疗效;l西医流行病研究无效。西医流行病研究无效。白虎汤白虎汤l知母六两(味苦寒)知母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粳米六合(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粳米六合(味甘平)甘平)l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升,日三服。l卷四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温病学简史温病学简史l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l明清成熟期明清成
12、熟期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内经内经记载了记载了“温病温病”和和“温疫温疫”的病因病机;的病因病机;素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民厉温病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己亥之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己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岁,终之气,其病温厉。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难经难经将温病纳入广义伤寒之中将温病纳入
13、广义伤寒之中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风,有,有伤伤寒寒,有,有湿湿温,有温,有热热病,有病,有温温病。病。为后世温病不能从伤寒中脱颖而出设为后世温病不能从伤寒中脱颖而出设置了理论上的障碍;置了理论上的障碍;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伤寒论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有温病之名,无温病之实有温病之名,无温病之实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晋晋王叔和王叔和伤寒例伤寒例“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凡时行者,春
14、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则时行之气也”,l时行即温疫时行即温疫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晋晋葛洪葛洪肘后方肘后方中称时行为温病,其或中称时行为温病,其或温病为温疫,并初步指出三者的区别;温病为温疫,并初步指出三者的区别;l晋晋陈延之陈延之小品方小品方指出伤寒、天行、温指出伤寒、天行、温病的病源为病的病源为“异气异气”;l唐唐孙思邈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将
15、温病与伤寒列,将温病与伤寒列于一门,并搜集治疗温病方二十首,如葳蕤于一门,并搜集治疗温病方二十首,如葳蕤汤、犀角地黄汤、太乙流金散等,对温病的汤、犀角地黄汤、太乙流金散等,对温病的治疗和预防有了治疗和预防有了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宋宋朱肱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伤寒类证活人书“风热相搏,即发风温风热相搏,即发风温”、“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江淮间,唯冬月及春初可行,唯冬月及春初可行,自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加黄芩半两桂枝证加黄芩半两,夏至后,夏至后桂枝桂枝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证加知母一
16、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体虚若病人素体虚寒者,正用上方,不再加减也寒者,正用上方,不再加减也”l宋宋庞安常庞安常伤寒总病论伤寒总病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对温病的治疗有初步的。对温病的治疗有初步的新认识。新认识。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概念还十分模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概念还十分模糊;糊;l资料零星地散在医籍中;资料零星地散在医籍中;l其医家及医籍对温病尚无明确认识,仍宗伤寒其医家及医籍对温病尚无明确认识
17、,仍宗伤寒一派,一花独放。一派,一花独放。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尚未将温热病从伤寒病单尚未将温热病从伤寒病单列出来列出来l金金刘完素: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六气皆从火化”、“燥化燥化”的病的病机理论,提出以辛凉、清下法治疗热病;机理论,提出以辛凉、清下法治疗热病;l自拟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天水散等自拟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天水散等清里泄热、辛凉解表的两解方法,突破了用清里泄热、辛凉解表的两解方法,突破了用伤寒论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准绳;治疗温病的准绳;l开创了应用开创了应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治疗温病的先治疗温病的先河河重大转折!重大转折!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温病学自成
18、温病学自成学科的开端学科的开端l元元王履王履医经溯洄集医经溯洄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以解之”主张伤寒、温病分列主张伤寒、温病分列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l拟订出治疗温病的初步原则,奠定了基础;拟订出治疗温病的初步原则,奠定了基础;l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治疗范围。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治疗范围。明清成熟期明清成熟期-涌现出一大
19、批著名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温病学家的温病学家l明明吴有性,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字又可,江苏吴县人,1642撰成撰成温疫论温疫论;l清清叶桂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字天士,号香岩著有著有温热论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3000多多案,学生顾景文记录)案,学生顾景文记录)未刻叶氏医案未刻叶氏医案、叶叶案存真案存真;l清清吴瑭吴瑭(1758-1836););l清清薛雪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著有江苏苏州人,著有湿热论湿热论;明清成熟明清成熟期期l清清王士雄王士雄(1808-1866)浙江钱塘人,)浙江钱塘人,著有
20、著有温热经纬温热经纬、归砚录归砚录、随随息居霍乱论息居霍乱论、王氏医案王氏医案。-温病温病四大家四大家l陈平伯、柳宝诒、张凤逵、戴天章、余陈平伯、柳宝诒、张凤逵、戴天章、余师愚、雷丰、叶霖等。师愚、雷丰、叶霖等。明清成熟期明清成熟期温病学著作大温病学著作大量问世量问世l温疫论温疫论第一部急性感染性热病学专著;第一部急性感染性热病学专著;l温热论温热论温病学的第一篇论文,奠定了温病学科温病学的第一篇论文,奠定了温病学科的基础;的基础;l温热经纬温热经纬集诸家之长,上溯集诸家之长,上溯素问素问、灵枢灵枢经经、伤寒论伤寒论,下集明清吴中温病学家学说之,下集明清吴中温病学家学说之大成。大成。近代温病近
21、代温病l孟河学派孟河学派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为代表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为代表的温病学家,的温病学家,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喉痧喉痧证治概论证治概论;l何廉臣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重订重订广温热论广温热论现代现代l应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肠伤寒、疟疾、痢腮腺炎、麻疹、白喉、肠伤寒、疟疾、痢疾等都取得了满意疗效。疾等都取得了满意疗效。lSARS;l开展对温病有效方剂的剂型改
22、革的研究,开展对温病有效方剂的剂型改革的研究,制出片剂、冲剂、口服液、注射液、透析制出片剂、冲剂、口服液、注射液、透析液等。液等。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板蓝根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柴胡注射液、鱼腥冲剂、银翘解毒片、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l现代内、外、妇、儿各科感染,与温病现代内、外、妇、儿各科感染,与温病学密切相关;学密切相关;l温病解表法、清气法用于呼吸道感染;温病解表法、清气法用于呼吸道感染;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清热祛湿法用于胃肠道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清热祛湿法用于胃肠道感
23、染(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l淡渗清利法用于泌尿系感染;淡渗清利法用于泌尿系感染;l和解法用于胆道感染等;和解法用于胆道感染等;l急性咽峡炎,发热,咽喉糜烂、疼痛急性咽峡炎,发热,咽喉糜烂、疼痛湿热蕴湿热蕴毒证毒证l无菌性脑膜炎无菌性脑膜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现代温病l温病学独特的治疗方法、方药广泛用于内温病学独特的治疗方法、方药广泛用于内科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科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l开窍法用于冠心病;开窍法用于冠心病;l通下法用于急腹证;通下法用于急腹证;l凉血化瘀用于妇科热入血室等;凉血化瘀用于妇科热入血室等;l养阴法在扶助正气,补充微量元素(三甲
24、、养阴法在扶助正气,补充微量元素(三甲、大小定风珠含钙、镁、铜、锌等),提高大小定风珠含钙、镁、铜、锌等),提高免疫功能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免疫功能方面都有明显作用。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将系统性红斑狼疮、再障、白血病、艾滋病等列将系统性红斑狼疮、再障、白血病、艾滋病等列入入“伏气温病伏气温病”的范围,在伏气理论指导下可得的范围,在伏气理论指导下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到一定程度的缓解。l急性心肌炎,为气阴两伤,气阴欲脱证;急性心肌炎,为气阴两伤,气阴欲脱证;l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肢体瘫痪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肢体瘫痪湿热阻滞经络湿热阻滞经络(中(中67杏仁薏苡散)杏仁薏苡散)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原虫类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病条辨 绪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