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和工作技术规范简介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和工作技术规范简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和工作技术规范简介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和工作技术规范简介 一、概述一、概述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三、疫情概况三、疫情概况 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和鉴别诊断五、诊断和鉴别诊断六、治疗六、治疗七、防控措施七、防控措施八、八、布病防控工作技术规范解读布病防控工作技术规范解读2022/12/282一、概述一、概述(概念概念)&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睾丸炎、肝脾肿大、易复发、易变为慢性,亦称波浪热或波状热。一、概述(病原体)一、概述(病原体)2022
2、/12/284属种型最适宿主布鲁氏菌属(Brucella)羊种布鲁氏菌(B.melitensis)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猪种布鲁氏菌(B.suis)犬种布鲁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ovis)沙林鼠种布鲁氏菌(B.neotomae)1、2、31、2、3、45、6、7、91、3245111绵羊、山羊奶牛、黄牛等猪野兔(欧洲)鹿野鼠犬羊(主要是绵羊)沙林鼠一、概述一、概述(性质)(性质)布病是传染病: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布病是人兽共患病:人和家畜都可以患此病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许多野生动物中分离出布氏菌布病是职业病: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业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
3、都可能感染布病布病是地方病:布病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发生一、概述一、概述(危害)(危害)&布病造成的危害及损失:布病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即人、畜两个方面都受损失。v影响人体的健康: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少数患者会导致死亡。v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绵羊患布病后流产率为57.5%,牛布病流产率31.2%。v挑战食品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近年,在牛分泌物中分离到羊种3型,提示羊种菌有可能转移宿主引起牛的感染,如果这一情况增加,将会使得牛布病疫情进一步复杂恶化,对人类产生不可估量的威胁。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贮存宿主及传染源)&布氏菌的宿主很
4、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羊和绵羊)、牛、猪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主要传染源。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传播因子)(传播因子)2022/12/288 在传染过程中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介物质称为传在传染过程中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介物质称为传播因子。布氏菌借助这些因子,经过一定的途径进播因子。布氏菌借助这些因子,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而造成感染。入机体而造成感染。1 1、病畜流产物、病畜流产物2 2、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3 3
5、、奶及奶制品、奶及奶制品4 4、病畜肉及内脏、病畜肉及内脏5 5、皮、毛、皮、毛6 6、水、水7 7、土壤、畜粪、尘埃、土壤、畜粪、尘埃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出布氏菌已得到细菌学证实。国内外也报道了一些感染人的实例:有的在家中护理病人感染;有的通过性生活感染。然而,大量的病例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均为非病人传染所引起,在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很少见。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而发病多见,由人与人发生传染罕见。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播途径)p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
6、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p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常见于与病畜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群中,因此,我国和某些国家或区把布病定为职业病。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皮肤黏膜)皮肤黏膜)v1、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v2、检查牲畜;v3、饲养放牧病畜;v4、接触病畜的尿、粪;v5、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v6、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v7、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v8、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v9、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工具用品等;v10、从事布氏菌实验操作。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
7、(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氏菌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机体,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吃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煮熟的肉(烤肉、涮肉、胎盘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等都容易患病。l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草场、水源,是牲畜消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v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传染的飞沫、尘埃。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布氏菌普遍易感,患病后有较一定的免疫力,各型之间有交叉免疫。&布氏菌苗保护率低、持效时间短、副作用多,人多次接种可使机体致敏,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不提倡大范围使用菌苗。在诸如生物恐怖袭击等紧急状态时,可使用菌苗进行
8、预防接种。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流行特点)(流行特点)(一)分布:&职业:凡是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性别: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年龄:青壮年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季节:一年四季各月均有发病,北方羊群布病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疫情3月份开始上升,6、7月达高峰。&地区:牧区高于农区。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流行特点)(流行特点)(二)不同疫区流行特点:由于传染源的种类、病原菌的种型、毒力和人群免疫水平不同,表现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我省“北羊南猪、关中奶畜”)(三)当前我省主要流行菌株为羊3型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影响流行的因素)(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
9、因素: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恶劣、水自然因素: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恶劣、水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流产,增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流产,增加传染机会;寒流、酷暑,也影响人的抵抗加传染机会;寒流、酷暑,也影响人的抵抗力,容易发病。力,容易发病。&社会因素:在布病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卫社会因素:在布病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卫生状况、经济体制、战争灾荒、政府行为等生状况、经济体制、战争灾荒、政府行为等等)等)p漏诊漏诊p误诊误诊p误治误治二、流行病学(新问题二、流行病学(新问题 新动向)新动向)l我省布病相关事件l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布病爆发疫情 甘泉 26名师生 6名感染l洛川县兽医感染事
10、件 羊只全免l l宝鸡前进牧业有限公司(宝鸡前进牧业有限公司(3333名职工,名职工,5 5人发人发病)病)二、流行病学(新问题二、流行病学(新问题 新动向)新动向)p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问题牛”风波据报道2014年11月,陕西犇犇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购买了现代牧业宝鸡公司90头淘汰牛。西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动物疫病检验报告显示,其中5头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阳性,37头牛“布病”抗体检测呈阳性。牛耳标与产地不符合,牛是眉县的,而开具检疫票和证明,及挂耳标的却是扶风县,这是不允许的。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说,现代牧业宝鸡公司称,90头牛都打疫苗了,但是没有报备,正常程序是公司自
11、己打,疫苗可以自己买,但是要报备上级部门(陕西省畜牧局)批准以后才能打。三、疫情概况三、疫情概况(一)全省疫情概况 近年来我省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严峻,2010年后发病逐年增多,2014年几近历史最高发病水平,随后由于羊肉价格下跌,畜间羊只饲养量较往年下降,布病发病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22/12/2820地区2017年1-9月发病数发病率(1/10万)去年同期发病数升降比(%)西安340.390648-29.17铜川30.35455-40.00宝鸡190.504921-9.52咸阳671.347459+13.56渭南871.7536147-40.82延安1064.7506158-32.91汉中
12、80.23272+300.00榆林28710.715323-11.15安康50.18879-44.44商洛130.551516-18.75杨凌0-3-100.00省直413.656866-37.88全省总计6701.7665857-21.82 陕西省2017年1-9月人间布病地区分布1.地区分布地区分布1.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1-9月份布病病例数报告前五位的县(区)为:榆林市绥德县(57例)、定边(44例)、佳县(33例)、清涧(30)和米脂县(29例);发病率前5位的县(区)为:榆林市的清涧(23.29/10万)、吴堡(22.67/10万)、绥德(19.07/10万)、米脂(18.22/10万
13、)和佳县(16.57/10万)。今年我省布病发病较去年略有下降,但空间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病例分布在10个设区市以及3个省直辖行政区共计80个县(市、区)。1.地区分布20162016年增加国际港务区,全省共年增加国际港务区,全省共109109个县区;个县区;2011-20172011-2017年国港、西乡、宁强、略年国港、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宁陕、平利、镇坪、柞水阳、镇巴、留坝、佛坪、宁陕、平利、镇坪、柞水1111个县区无发病。个县区无发病。图2 陕西省2011-2017年人间布病发病区县2005-20092010-201420152.时间分布2017年1-9月各月均有发病,
14、布病病例报告高峰和发病在春、夏季。3.人群分布 职业发病以农民(602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9.85%;年龄发病以青壮年为主,30-60岁发病463人,占69.10%;全年男性发病519例,女性151例,性别比为3.441。总之,布病在我省的高发季节和病例人群特征变化不明显,仍为春、夏高发,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为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仍为病羊,优势菌株为羊3 型。提示当前我省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仍为与牲畜的密切接触。(二)我市疫情概况1.历史疫情 我市于1979年首次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作皮变试验184人,阳性5人,对皮变试验阳性的5人作血清学检查,阳性3人,血检家畜1177只,阳性94
15、只,阳性率7.99%;1985年,对全市布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共作皮变试验68335人,阳性297人,阳性率0.43%,作血清学检查297人,阳性1人,阳性率0.34%。2.近年疫情 2009年1.1-2017年9.30共报告布病病例114例。2009年我市商州区和山阳县各报告2例布病病例,报告发病率0.16/10万;2011年报告2例、报告发病率0.09/10万;2012年外地报告1例洛南病例,报告发病率0.04/10万;2013年外地报告1例镇安病例,报告发病率0.04/10万;2014年报告5例,报告发病率0.21/10万。20092014年报告的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多为外地感染。2
16、015年全市共报告布病69例,报告发病率2.95/10万,其中商州区报告4例、报告发病率0.75/10万,洛南县报告31例、报告发病率7.03/10万,丹凤县报告22例、报告发病率7.46/10万,商南县报告9例、报告发病率4.06/10万,山阳县报告3例、报告发病率0.71/10万。2016年报告19例,报告发病率0.81/10万。2017年1.1-9.30报告13例,报告发病率0.55/10万。时时 间间发病数发病数发病率发病率/10万万发病县区发病县区2009年40.16商州、山阳2010年002011年20.09商州、洛南2012年10.04洛南2013年10.04镇安2014年50.
17、21商州、洛南、丹凤2015年692.95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2016年190.81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2017年1.1-9.30130.55洛南、丹凤、商南、山阳(1)地区分布地区地区发病数发病数暴发疫情数(起)暴发疫情数(起)商州区110洛南县435丹凤县331商南县181山阳县80镇安县10柞水县00合 计1147(1)地区分布(2)时间分布 9年间以2015年发病数最多(69例),占发病总数的60.53%;其次为2016年和2017年1.1-9.30。以6-7月报告数最多(61例),占发病总数的53.51%。(2)时间分布(3)人群分布 其中男性81例、女性33例,性别
18、比为2.84:1。病例以青壮年发病最多。职业以农民最多(96例),占发病总数的84.21%。(3)人群分布3.暴发疫情 报告暴发疫情7起(均为2017年),其中洛南5起(5月份巡检镇驾鹿村3例,6月份石门镇张湾村6组5例、寺耳镇王沟村上沟组3例和寺耳镇王沟村2组4例,7月寺耳镇胭脂河村8组4例)、丹凤1起(7月份庾岭镇花椒沟村4例)、商南1起(9月份试马镇百家岗村5例)。2022/12/2842四、布病的临床表现四、布病的临床表现(一)临床症状和体征潜伏期:13周,平均为2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发病和前驱期症状: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发病急骤者约占10%。起病缓慢者前驱期症状类似重感冒
19、。2022/12/2843主要症状主要症状l l发热:是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是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各期病人,常伴有寒战,可见于各期病人,常伴有寒战,关节肌肉痛、头痛、食欲减退以关节肌肉痛、头痛、食欲减退以及大量出汗等症状热型不一,变及大量出汗等症状热型不一,变化多样。化多样。4.254.253131无热无热无热无热0.410.413 3稽留热稽留热稽留热稽留热9.339.336363驰张热驰张热驰张热驰张热12.7812.789393间歇热间歇热间歇热间歇热15.3615.36112112不规则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42.1142.11307307低热低热低热低热15.7815.7811
20、5115波状热波状热波状热波状热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例数例数例数例数热型热型热型热型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醒,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醒,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醒,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高热高热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为布病所特为布病所特为布病所特有。有。有。有。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
21、是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是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是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热是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典型的热型。波与波之间短者3-53-5天,天,天,天,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热型已较少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热型已较少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热型已较少长者数周。近年来波状热型已较少见。见。见。见。2022/12/2844多汗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2022/12/28
22、45骨关节肌肉等疼痛骨关节肌肉等疼痛急慢性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急慢性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与肌肉疼痛。急性期呈急性期呈游走性游走性,主要在,主要在大关节大关节,疼痛剧烈。疼痛剧烈。慢性期局限于某一部位,以骶、骼、慢性期局限于某一部位,以骶、骼、膝、肩、肘、踝等处常见,常因劳膝、肩、肘、踝等处常见,常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痛和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痛和眼球胀痛。眼球胀痛。神经痛:腰骶神经、肋间神经、坐神经痛:腰骶神经、肋间神经、坐骨神经骨神经2022/12/2846乏力乏力这一症状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患者自觉
23、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有人将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病”。2022/12/2847其它症状其它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慢性期患者有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燥,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2022/12/2848主要体征主要体征l l皮疹:充血性皮疹,出血性紫斑l l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化脓l l骨关节变化:关节肿大,关节粘连,脓肿l l肝脾肿大,黄疸l l软组织肿胀:筋膜、健膜、关节囊、关节周围组织及肌肉肿胀。2022/12/2849各系统改变各系统改变l l呼吸系统:急性期可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呼吸系统:
24、急性期可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炎。l l消化系统:胃和十二指肠分泌功能降低,胃酸、消化系统:胃和十二指肠分泌功能降低,胃酸、消化酶、胰岛素减少。消化酶、胰岛素减少。l l泌尿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附睾炎,多为单侧泌尿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附睾炎,多为单侧充血水肿。女性可发生乳腺炎、输卵管炎、卵充血水肿。女性可发生乳腺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发生肾脏损害。巢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发生肾脏损害。不不孕不育但不要过分强调。孕不育但不要过分强调。l l心血管系统:心脏血管损害以慢性患者多见。心血管系统:心脏血管损害以慢性患者多见。心肌炎、心律不齐,动、静脉炎等。心肌炎、心律不齐,动、静
25、脉炎等。2022/12/2850l l骨关节系统:大关节关节炎,脊椎病变,骨骼病变。l l软组织:纤维组织炎和脓肿。l l神经系统: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炎;植物神经系统紊乱。l l感觉器官:眼视网膜血栓性静脉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听力减退等。2022/12/2851(二)病程与预后(二)病程与预后病程以3-12个月居多。治疗及时,措施得力,预后良好。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甚至病灶纤维化后形成瘢痕,引起内脏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的变形强直,终生不愈。布病本身不易引起患者死亡。2022/12/2852五、布病的诊断和鉴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布鲁氏菌 防治 知识 工作 技术规范 简介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