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0曹刿论战课后习题一、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请见参战参考答案:论战、释疑。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2.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不马上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备对
2、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帷幄。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参考答案: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两次对话,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四、熟读并背诵课文。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熟悉并深入理解文言
3、文名篇。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参考答案:1.指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2.可以凭借。3.第二次。六、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参考答案: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他非常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认为“民从”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具备了“民从”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另外,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22:58: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刿论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0 论战 课后 习题 新人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