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垂线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垂线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垂线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垂线段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毛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重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展示课本图5.1-8,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学生看图、思考.2.教师以问题串形式,启发学生思考.(1)问题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学生说出:两点间线段最短.(2)问题2,如果把渠道看成是
2、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P,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呢?把江河看成直线L,那么原问题就是怎么的数学问题.问题2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思考: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3.教师演示教具,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具如图: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L外一点P,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木条L与a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L与a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长度也随之变化.PA最短时,a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用三角尺检验.4.学生画图操作,得出结论.(1)画出直线L,L外一点P;(2)过P点出POL,垂足为O;(3)点A1,A2,A3在L上,连接PA.PA2.PA3;(4)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
3、O、PA1.PA2.PA3长短.5.师生交流,得出垂线的另一条性质.教师板书: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关于垂线段教师可让学生思考:(1)垂线段与垂线的区别联系.(2)垂线段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二、点到直线的距离1.师生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命名.结合课本图形(图5.1-9),深入认识垂线段PO:POL,POA=90,O为垂足,垂线段PO的长度比其他线段PA1.PA2中是最短的.按照两点间的距离给点到直线的距离命名,教师板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图5.1-9中,PO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其余结论PA.PA2长度都不是点P到L的距离.2.练习课本练习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四、布置作业:课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垂线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 七年 级数 下册 第五 相交 平行线 垂线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862339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