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平均分(3)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平均分(3)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平均分(3)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教学笔记第3课时 平均分(3)教学内容教科书P10例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教学目标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按要求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借助情境图的对比,掌握包含分的方法,理解包含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包含分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为二(1)班的同学分好了糖果和橘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更加直接的思考方法。今天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希望大家能开
2、动脑筋,帮助他们。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平均分的问题。板书课题:平均分(3)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教学提示】区分等分和包含分,让学生感受包含,但不要求抽象地对平均分活动进行分类。师:你从题中看到了什么?这次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学情预设】一共有8个果冻,要求每2个一份。师:与我们之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呢?【学情预设】这次是告诉了我们每份的数量,问分成几份。之前解决的问题是告诉我们要分给几个人,问每个人分几个。师:每2个为一份,大家都理解了是什么意思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情预设】就是每份都是2个,2个2个地分。【设计意图】初次回顾等分(分配),同时对比包含分,从“已
3、知”和“要求”出发,形成冲突,留下印象,便于后期的异同点比较,对两种分物的方法的区分。2.自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师:你能帮助二(1)班的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摆一摆:每2个为一堆,可以摆4堆,所以能分成4份。预设2:画一画:每2个圈在一起,表示每2个为一份,最后得到了4份。预设3:乘法的意义:想到4个2正好是8。所以8里面有4个2,1个2为一份,4个2就是4份。预设4:乘法算式:2( )=8。预设5:减法:8-2-2-2-2=0。减了4次,所以能看出8个果冻,每2个为一份,能分成教学笔记4份。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设计意图】学生有学习乘法的经验,在摆一摆和画一画的过程中很
4、容易发现与乘法有关的规律。本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选择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不局限学生的思维,由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动作表征到图像表征,逐步提升到思维层面,为后面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3.深入理解。师:用8根小棒代替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的方法平均分,看看能分成几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台分,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分的方法。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么分的?【学情预设】把8根小棒,每2根放在一起,2根2根地放,一份一份地分。师:这样2根2根地放,最终发现了8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学情预设】4个。师小结:也就是把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份;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师:请同桌之
5、间互相说一说各自对这幅图的理解。(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情境图)【教学提示】从分的方法出发,再次区分等分和包含分。【学情预设】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板书)【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体会包含分(连续的减法)是从总数里把每份找出来,最后得到分的份数。同时从动作表征到图形表征,紧接着,可以根据图形说一说,到语言表征。对学生循序渐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与前面的等分(分配)所使用的方法区分开来。在清楚每份数量时,可以使用圈一圈;在清楚份数时,可以分一分、连一连。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达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4.发散思维,包含分练习。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着照“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平均分3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 年级 数学 下册 除法 初步 认识 课时 平均 教案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862363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