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文 4 13 荷叶圆圆教案 新人教版(共8页DOC).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文 4 13 荷叶圆圆教案 新人教版(共8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文 4 13 荷叶圆圆教案 新人教版(共8页DOC).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3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亮、机”等7个字。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字词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中出现的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和生活中的事物有效对接。在故事情境中随文识字,并利用生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字
2、形。(2)写字:“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的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亮、机、朵”可以放在一起指导书写。3个字都含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几”,但由于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因此“几”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亮”,上中下结构,“几”在下方,略扁;“机”与“朵”这两个字是由相同的两个部件组成的,“机”的“几”要写得瘦窄;“朵”的“几”在上方,要写得扁。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2.朗读指导朗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读好含有叠词的句子。如,“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出现了两个叠词,要指导学生读准确、读好停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再配以直观的图画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二是要读好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说的话,以及他们在荷叶上的表现。可以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在角色体验中读好句子。3.理解运用本课段落结构相似,语言极富想象力。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图文对照,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会写“亮、机”等7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教学过程板块一 诗文导
4、入,激发兴趣1.诗文激趣。(1)课件出示汉乐府古诗江南。课件出示: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在诗文的韵律美和背景荷花池的意境美中,进入课文的学习。2.解读课题。(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说说你印象中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3.师引导,读句子。(1)引出第1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2)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3)可引导学生比较书上的句子和“荷叶是圆的,绿的”,进而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5、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己读课文,把课后要求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把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把要求会写的字也圈出来,多读几遍。(2)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正音,把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让其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生字。(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5)出
6、示课件。(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6)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向屏幕上未注音的字,学生齐读。2.交流方法,识记生字。(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2)教师总结:动作演示识记。“摇、停、唱”都是形声字,也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识记“摇”字,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当作床,摇动手掌,感受“摇”的动作和手有关。以字带词的组词认读。“展、透、翅、膀”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组合成“展开展开翅膀展开透明的翅膀”这样的词语、短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识记。认识新偏旁。新偏旁身字旁,通过对比“身”和身字旁的区别,知道“身”作部件后一撇不出头的变化,以及身字旁的字一般跟身体有
7、关。“躺”可以通过组词“平躺、躺下、躺椅”等来识记。【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本环节注重传授学生识字方法,力求学生做到识用结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引导他们交流发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板块三 再读理解,指导书写1.再读课文,理解体会。(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画。课件出示:(2)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课件出示:关于摇篮的动画)(3)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课件出示:(4)小青蛙、小鱼儿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文 13 荷叶圆圆教案 新人教版共8页DOC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荷叶 圆圆 教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