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导学案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导学案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导学案新人教版(共5页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3 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角、直角、锐角和钝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然后通过与直角比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
2、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直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3.会用一副三角板拼角。(1)认识角 1课时(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3)锐角、钝角的认识 1课时(4)拼角 1课时(5)练习课 1课时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主要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第1课时 认识角课题角的认识及画
3、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发挥情境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2.结合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实物图中找角并抽象出角,形成角的表象。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目标1.在感知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中,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有大小之分。2.积极参与活动并发现角,感知角,认识角,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学习积极主动、发言踊跃
4、,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掌握正确的画角方法。2.会正确画角,感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五角星卡片红领巾学具准备:图形纸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上尖尖的你们知道叫什么吗?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探究角的认识及画法。(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及画法)1.学生观察,并回答:叫角,一条红领巾有3个角。2.学生齐读课题,再次领会课题的含义。1.下图里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从中找到角吗?标上符号。2.填空。(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2)一把三角尺中,有(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初步 认识 课时 角导学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