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3 运算定律知识清单素材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 3 运算定律知识清单素材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 3 运算定律知识清单素材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如: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先把括号去掉,再根据数的特点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如:(452+36)+(48+564)=(452+48)+(36+564)=500+600=110
2、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如:346-(146+63)=346-146-63=200-63=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
3、示为a-b-c=a-c-b。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加数、减数可以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ac)三、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如:25174=17(254)=10017=1700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乘积是整百的两个数结合。在连乘算式中,如果某两个因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运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先
4、把这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如:(125+12)8=1258+128=1000+96=1096典型题目:(1)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先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9924=(300+2)24=30024+224=7200+48=724830224=(100-1)24=10024-124=2400-24=2376(2)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7836+2236=(78+22)36=10036=36007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知识清单素材 新人教版共4页DOC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运算 定律 知识 清单 素材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