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专题23三顾茅庐同步练习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拜 谒(_) 纶巾(_) 末 胄(_)愧 赧(_) 倾tu(_) 存x(_) 殆尽(_) 疏ln(_) b(_)贱 如雷gun(_)耳 顿开mo(_)塞【答案】 (1). y (2). gun (3). zhu (4). nn (5). 颓 (6). 恤 (7). di (8). 懒 (9). 鄙 (10). 贯 (11). 茅【解析】本题中应注意“gun”“ln”的拼读以及“颓”“鄙”“茅”的书写。2.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成语。 (1)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_。(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
2、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2)刘备_,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3)达芬奇这个名字500多年来_,最初是因为他是绘画大师,到19世纪是因为他是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4)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_,热情地犒劳他们。(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答案】(1)茅塞顿开 (2)思贤若渴 (3)如雷贯耳 (4)箪食壶浆【解析】“茅塞顿开”的意思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所以(1)小题应填“茅塞顿开”。“思贤若渴
3、”的意思是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所以(2)小题应填“思贤若渴”。“如雷贯耳”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所以小题(3)应填“如雷贯耳”。“箪食壶浆”意思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所以(4)小题应填“箪食壶浆”。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窗外日迟迟 (2)未审得入览否 (3)不胜愧赧 (4)此诚不可与争锋 (5)屏人促席 (6)奸臣窃命 (7)而不知存恤 (8)总揽英雄 (9)惟将军图之【答案】(1)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明白,知道(3)因羞惭而脸红(4)确实(5)靠近(6)篡夺国家权力(7)爱惜,体恤(8)广为延揽(9)考虑【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识记“审(明白,知道)、诚(确实)、图(考虑)”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4.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与其对应最恰当的下联是( )A. 千古仰威仪 B. 功定属元勋C. 宁静而致远 D. 一对足千秋【答案】D【解析】满足对联的基本条件是:应景、基本对仗、注意诵读时要上口(也就是平仄)。一般来说数字、动词、
5、名词应尽量在上下联中都能对上。题目中的上联“两表酬三顾”的形式为:数量词+动宾短语,据此可对出下联为“一对足千秋”。故选D。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_,作者_,名_,号_,_人,该小说以_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答案】 (1). 三国演义 (2). 罗贯中 (3). 本 (4). 湖海散人 (5). 元末明初 (6). 三国矛盾斗争【解析】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顾茅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共4页DOC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3 同步 练习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