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docx
《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精选4篇) 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班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同学已经比较娴熟地把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熟悉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学问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洁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同学宠
2、爱的足球竞赛这一情境,让同学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同学心理上很愿意接受这些计算并快速进入思索算法的状态。同学经过独立思索、沟通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敏捷性。“试一试”让同学通过操作抛花片,依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状况,自主探究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奇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支配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同学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同学在盎然爱好中学习学问,进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通过操作探究、合作沟通,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3、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乐观探究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熟悉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育数学思索的力量、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及合作交往力量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坚韧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庆贺。)今日,我们也来进行一场好玩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老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同学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竞赛的模拟情境,增加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
4、组全体小伴侣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竞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沟通:看,球场的一角,小伴侣也在踢足球呢!认真看一看,这些小伴侣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同学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伴侣和右边7个小伴侣;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伴侣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伴侣;还可以把这些小伴侣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沟通:小伴侣观看得真认真。在足球竞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察。) 师生沟通:请任意选一
5、题,把你的算法告知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伴侣,所以6410;(2)由于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由于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由于6410,所以1064;(5)由于1064,所以104=6) 师:小伴侣的方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日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许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老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同学对图意的不同理解,老师机灵地把同学从不同角度观看的结果准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学问),尔后老师又放手让同学说得到
6、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索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究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老师让同学抛10个花片,依据正面和反面状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沟通算式、算法。 (3)全班沟通,展现成果。 老师让同学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依据同学汇报用电脑帮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老师激励谈话:小伴侣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全部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嘉奖每组一个最佳学习“球”。 (4)同学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即时记忆。 【老师通过同学独立抛花片写算式,
7、然后在沟通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同学在自主探究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开心的音乐声中,老师引导同学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美丽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伴侣,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热,四六四六一起走,凑成一双手。 【“轻松一刻”的课间操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同学身心。】 五、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
8、见小伴侣这么聪慧,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同学”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同学在爱好盎然中练习学问、进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六、全课小结,提高熟悉。(略) 七、作业。 1.第56页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假如一共有10个小伴侣,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课后总结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
9、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同学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同学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意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敏捷性,教学中能敬重同学的自主选择,让同学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索、相互沟通中进展。 4.注意课后延长与拓展,课末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能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篇2 教学目标: 1、从熟识的事物中发觉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洁的加减问题。 2、能依据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培育同学在情境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爱好。 重难点: 依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看一
10、幅图能列出4个不同的算式。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西游记你们看过吗?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啊,有一片漂亮又好玩的花果山。想去看一看,玩一玩吗? 从同学喜爱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二、看情境图,提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列式计算(多媒体动出示) 让同学从熟识的情境中发觉数学信息,培育同学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可能说,有2只蓝猴,8只黄猴,地上4只,树上6只,树上有5个桃子,猴子手里拿者5个桃子等。) 师:小伴侣观看得真认真。那你能依据我们发觉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吗? 同学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个猴
11、子?一共有几个桃子?树上有几个猴子?地上有几个猴子?树上有几个桃子?小猴子拿着几个桃子?等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发觉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几个猴子?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生:2只蓝猴加8只黄猴2+8=10、 8+2=10,或树上6只加地上4只6+4=10、4+6=10,还可以列成3+7=10、7+3=10等。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其它的问题你们会求吗?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沟通沟通。 生:5+5=10,10-6=4,10-4=6,10-5=5等。 三、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老师贴花的图片,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
12、花。 师: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1)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求一共有几朵花?算式:7+3=10,或3+7=10。 (2)一共有10朵花,拿走7朵,还剩几朵?算式:10-7=3。 (3)一共有10朵花,拿走3朵,还剩几朵?算式:10-3=7。 (培育同学看图要全面的看,认真的看,从不同角度去看,培育同学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的力量。) 四、轻松一刻。 在开心的音乐声中,老师引导同学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唱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伴侣,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使同学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精神既得到了休息,又复习了10的组成 。) 五、练
13、一练。 1、55页第一题。 师:同学们看图会做10的加减法,那不看图你还会做吗?请把课本翻到第55页看第一题,试着填一填。 (生尝试做,师巡察。) 师生沟通: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知大家。生可能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都可以。 2、电脑出示55页其次题。 (1)小组争论,提问题,写算式。 (2)全班沟通,展现成果。 六、引入嬉戏,巩固练习 嬉戏“找伴侣”: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同学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伴侣,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伴侣?”“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伴侣,”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伴侣。 (培育同
14、学独立看图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嬉戏结束,复习10的加减法。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一班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学案分析 篇3 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班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同学对比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纳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同学自己依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支配,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同学的熟悉过程及规律。 教学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的加减法 一班 级数 上册 10 加减法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