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8 克和千克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 8 克和千克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 8 克和千克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8克和千克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质量单位,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科书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基于学生对质量的已有认知,从不同层次编排教学内容。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的区别,同时注重估算测量方法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科书设置了丰富的活动体验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不同质量的感观和认识,为后期教学做好准备。本单
2、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才能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的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多多少少有些买东西称重的经验,对轻重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采用“重量”这个词,对“质量”“质量单位”这两种规范的表述很少接触,学生对此类词语理解能力有限。本单元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
3、条件。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克和千克是常见的质量单位,虽然“质量”这个词是规范的数学或物理名词,但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不用,而采用“重量”这个词(尽管在物理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到“质量”“质量单位”这种规范的表述。为了避免在教学时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教科书弱化了对于“质量”这个名词的使用,一般用“有多重”“轻重”等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2.注重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中不好找到教科书中感受克所用的2分硬币,可以用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1克的东西代替,例
4、如1克黄豆。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更容易建立起相关的概念。3.注重对学生估量方法的指导,切实使估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实际生活中估量的用途甚至会大于精准计算。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多次活动,让学生经历不断地调整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心目中可以用来作为估量的标准的“质量表象”,如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的质量等。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七月三十日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1:36:29教学笔记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02例1、例2,完成教科书P101“做一做”,P105108“练习二十”第13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
5、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000克=1千克。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精确到克的电子秤、以“千克”作单位的秤、1袋黄豆、1枚2分硬币、2袋食盐、1瓶5千克的洗衣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拿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师:哪个重些?让学生分别掂一掂,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得
6、出结论:物体有轻重。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100主题图。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注意价目单上的信息,教师可把学生找到的内容另外板书,稍后处理,顺势再启发:“你还看到了什么?”预设2:学生可能会说看到1瓶洗衣液重5千克,1袋玉米高钙饼干重110克,5个苹果重1千克等等。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斤、公斤、两等。师:是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公斤和两。但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一
7、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感受物品的质量。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对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初步的认识。在解读主题图过程中,出现直接观察秤上读数等多种获取物品质量的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印象。二、探究新知识1.认识“克”。(1)根据生活经验,估1克的物品。师: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在课前自己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小组探讨,感知物品质量,对物品的轻重有初步认知。教学笔记师: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学情预设】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在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选择最轻的那个,或者有些物品的包装袋上有标识,直接就可以找到了。(2)利用天平,验证1克有多重。师:要
8、知道物品的质量可以看物品包装上的标注,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我们怎么确定它到底是不是1克呢?【学情预设】可以用秤称。师:你们见过秤吗?在哪里见过?你们认识这些秤吗?【教学提示】在“轻”中确定“1克”的概念。通过具体称量找1克,再掂一掂感受1克。最后再联想生活中可以用“克”作单位的物体。【学情预设】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见过秤,超市里的电子秤、家里用的体重秤、弹簧秤、杆秤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斤”和“公斤”,正视学生的学情,明确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天平和一个便携式厨房秤(精确到克的电子秤)。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称量较轻物品时用的天平。课件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基本构
9、件。每个天平有两个托盘,左边放物品,右边放砝码。这盒砝码中,1克的砝码是最轻的,100克是最重的,在砝码上会标注砝码有多重(展示标注给学生观察)。所以这个天平只能称量较轻的物品。在天平的正中央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向“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的重量一样重。师:哪个小组先来试一试,利用天平验证所找的物品是不是正好重1克?【学情预设】学生对天平的操作不熟练,会用手直接去摸砝码和游码。此时只是对天平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它的作用,教师在学生不会称时,可把游码、砝码调整好,学生直接放物品到左盘,然后观察刻度盘即可。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板书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质量。(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下册 克和千克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 年级 数学 下册 千克 课时 认识 教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