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设计单位)精编版[94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设计单位)精编版[9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设计单位)精编版[94页].docx(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雅砻江*电站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 检 报 告(设 计)*(单位)2014年4月30日 批 准: 核 定:校 核: 编 写: 目 录1 设计依据11.1 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1.2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1.3 工程保护设计范围4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 工程选址及枢纽布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1 工程选址安全设计及评价42.1.2 枢纽布置安全设计及评价62.1.3 工程地质安全设计及评价102.2 水工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及金属结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172.2.1 挡水坝安
2、全设计172.2.2 泄洪消能安全设计212.2.3 下游消能防冲安全设计232.2.4 枢纽建筑物边坡加固支护安全设计242.2.5 厂区渗漏252.2.6 引水系统安全设计262.2.7 尾水系统安全设计评价292.2.8 金属结构设备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32.3 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3.1 防火、防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3.2 防止设备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92.3.3 防护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92.3.4 信号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92.3.5 标志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92.3.6 电危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02.3.7 运动物安全设计及其评
3、价612.3.8 高处坠落伤害、物体打击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12.3.9 起重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22.3.10 车辆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32.3.11 机械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32.3.12 防洪水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42.3.13 防淹没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52.3.14 防坍塌安全设计及其评价672.3.15 放炮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02.3.16 防中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02.3.17 防窒息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02.4 特种设备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12.4.1 起重机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22.4.2 压力容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32.4.3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32
4、.5 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环境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42.5.1 防噪声、防振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42.5.2 防粉尘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42.5.3 防污染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52.5.4 防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52.5.5 防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52.5.6 防高压配电设备设施无线电干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62.5.7 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温、湿度控制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62.5.8 采光、照明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63 安全标识、标志设计773.1 安全标识、标志设计774 安全监测系统及主要仪器设备配置784.1 安全监测范围784.2 监测设计原则784.2.1 监测设计一
5、般原则784.2.2 大坝监测设计原则794.2.3 地下洞室监测设计原则804.2.4 边坡及滑坡体监测设计原则804.2.5 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814.3 监测设计依据824.4 监测设计834.5.1 变形监测控制网834.5.2 碾压混凝土坝监测834.5.3 引水发电建筑物监测834.5.4 近坝库区边坡监测834.5.5 左岸库单薄分水岭渗漏监测834.5.6 导流洞及过坝交通洞堵头监测834.6 仪器设备配置844.6.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844.6.2 枢纽区工程边坡854.6.3 引水发电系统894.6.4 汇总统计905 与安全有关的主要设计变更及安全措施905.1 主
6、厂房上游边墙加强支护905.2 尾调室边墙及顶拱加强支护915.3岩锚梁裂缝处理1035.4 进水口边坡加强支护1045.5 进水口塌方边坡处理1065.6 充水发电过程中1压力管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1085.7 主副厂房和主变室钢屋架1116 主要结论及建议1117 附图112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一月十八日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17:52:161 设计依据1.1 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
7、国主席令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7)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令第10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10)“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水电规办20010026号文);(11)“关
8、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卫生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水电顾办20030023号文);(12)电力行业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实行“三同时”的暂行规定(原能源安保1992748号);(13)“关于印发水电站工程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电力19992号文);(14)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电综1998219号);(15)“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15日实施);(16)“能源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的通知”(1988年8月29日实施);(17)“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的
9、通知”(1997年9月4日实施);(19)“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规定的通知”(1996年10月3日实施);(20)“电力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的补充规定和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包工队、临时工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3年9月1日实施);(21)“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3年12月27日实施);(22)“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起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五项规定的通知”(1998年2月21日实施);(23)“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的通知”(1998年3月18日实施);(2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
10、发布(2000年3月)。1.2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7号(安监管技装字77号);(2)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3)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5)防洪标准GB5020194;(6)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T 50732000;(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定DL/T50771997;(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DL/T50571996;(10)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30388;(11)水工隧
11、洞设计规范DL/T5195-2004;(12)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T51412001;(13)溢洪道设计规范SDJ34189及SL2532000;(14)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15)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01;(1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1990;(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1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20)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5186-2004;(21)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DL/T50911
12、999;(2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4)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85;(2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26)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617-2002;(27)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91994;(28)水利水电工程闸门设计规范DL50131995;(29)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1994;(30)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DL/T50801997;(31)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L/T516
13、52002;(3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33)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34)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T51402001;(35)电业安全操作规程DL4081991、DL4091991;(3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37)隔振设计规范JBJ2291;(38)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39)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79687;(40)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41)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87;(4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43)机
14、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2000;(44)安全标志GB28941996;(45)安全色GB28932001;(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4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48)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49)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152002;(50)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52002;(5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5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53)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54)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1162002;(55)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
15、GBZ1222002;(5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通20028号文);(5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通20028号文);(5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90191;(5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0)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89;(61)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62)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662000;(63)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64)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65)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1989;(66)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1989。1.3 工程保
16、护设计范围工程保护设计范围为库区、坝区及进水口区、竹子坝地面厂区和地下厂房区。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2.1 工程选址及枢纽布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2.1.1 工程选址安全设计及评价2.1.1.1 坝址选择1)坝址选择设计可研阶段设计选择了上、下两个坝址,两坝址以黑水沟为界,相距1.2km,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下坝址为选定坝址。我院于1995年12月完成了*水电站预可行*设计推荐下坝址。2.1.1.2坝址选择安全评价可研阶段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最终选定了下坝址。与上坝址相比,下坝址距离坝前覆盖层边坡距离相对较远,对覆盖层边坡影响相对较小,技施阶段对坝前覆盖
17、层边坡采取了挡墙、锚索支护等综合处理措施;黑水沟位于坝前500m处,技施阶段对黑水沟设置了专门的排水通道。2.1.1.3坝线选择1997年进行可行性设计时以坝轴线选在、地勘线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坝线推荐可行性研究设计时采用的线。2.1.1.4坝线选择安全评价由于各坝线相距较近,各坝线在地形地貌、岩性、河床坝基岩体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无本质差别。坝线选择时,重*2.1.2 枢纽布置安全设计及评价2.1.2.1 枢纽布置及建筑物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身孔口及下游底流消力池消能、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及送出工程。*2.1.2.2地下洞室群布置在高地应*。2.1.2.3地下厂房的防渗排水设计地下
18、厂房距右坝肩下游约*图2.2-1厂区防渗排水系统典型横剖面2.1.2.4 安全评价坝址区河道狭窄,充分利用重力坝坝身泄洪,泄流归槽条件较好,减轻了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泄洪能力适当留有裕度,增强了泄洪设施运行的安全性;采用底流消能方式,尽可能降低了泄洪雾化对两岸边坡的影响。挡水、泄水建筑物布置紧凑,充分适应了天然地形条件,有利于减少两岸开挖,降低工程边坡难度。2.1.3 工程地质安全设计及评价2.1.3.1 区域地质及地震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2.1.3.2 水库区工程地质评价*水库属高山峡谷型水库,正常蓄除B区外,其它分区,边坡变形区域稳定。建议对B区进行加强监测,直至变形收敛。2.1.3.3
19、大坝工程地质评价坝肩工程地质条件左右岸坝肩边坡为角砾集块熔岩,两岸边坡陡峻。左坝肩边坡为该工程的最高开挖边坡,坝顶高程以上最大坡高189m。边坡岩体一般以类为主、次之,边坡发育有多条错动带,在错动带及裂隙组合下可形成不稳定块体,根据实际揭露地质情况进行稳定复核分析,采取了以锚索加固为主的工程处理措施。开口线附近有防护网支护。两岸卸荷拉裂岩体广泛分布,左岸发育有消力池上方的2#变形体、左导出口的3#滑坡体、右岸发育有坝下游附近的2#变形体、消力池上方1220m高程以上的土滑体以及坝坝后XD08平硐的4#变形体,天然状态下安全裕度不大,为保证工程在地震等工况下永久运行安全,已对其进行了加固工程处理
20、。水库蓄水运行后,需要继续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掌握边坡变形发展趋势,进行工程边坡及环境边坡地表变形巡视工作,特别是重点关注左右岸坝肩及消力池开口线冲沟情况。观测坡体有无开裂、松动、错台、滑移、塌方、脱离、滚石,涌水、渗水等现象。以保证边坡稳定。(2)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位于整体性较好的厚约200m的P215-2角砾集块熔岩层。坝基开挖后表明角砾集块熔岩中-厚层状,岩性较均一,岩体完整性好。主要发育有F8断层(2#内侧坡)、主要错动带有fx108(6#坝段外侧坡)、fx3706(6#坝段外侧坡)、f33(18#21#坝段)、f34(17#外侧坡)、fxh01(11#坝段河床下)、fxh01(10
21、#坝段外侧坡)等,其中缓倾角错动带以倾下游为主。总体上,坝基岩体满足设计和相关技术要求。建基面下岩体主要地质缺陷类型有:建基面下岩体岩类不能满足建坝岩体类别要求;建基面下出露的断层及错动带;断层、错动带及长大裂隙形成的不利组合块体;坝基浅表部局部爆破松驰岩体及物探测试的低波速带。已经对上述地质缺陷进行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消力池左岸边坡顶部开口线高程12861292m,最大开挖坡高112m。1265m高程以上的开挖边坡后缘为碎砾石土覆盖层边坡,厚约510m,为褐黄色-褐色碎石土,结构松散。局部为含孤块碎石土,块碎石成分多为灰岩等。块碎石多具棱角状,结构松散,具架空结构。12201265m高程以上主
22、要为类岩体,1220m以下主要为类,局部为类岩体。1252m高程以上共实施了锚索支护,其余部位喷锚支护。消力池右岸1224m高程以上为天然边坡,开口线以下发育的断层f34,倾坡外,性状差,断层面至坡面的岩体破碎,以类岩体为主,断层面部分在坡脚出露,大部分离坡脚距离也不远,边坡稳定性差。主要采用锚筋束支护,支护后的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其中土滑体已进行了框格梁处理。消力池两岸开挖边墙1224m高程以下采用系统锚杆支护。消力池设置有抽排系统,在检修时进行基底抽排降低扬压力。消力池河床岩体质量相对较两岸边坡较好,以、1类为主,岩石微风化-新鲜,以块状-次块状结构为主。局部破碎带及松动岩体清基验收时进行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4页 劳动 安全 工业 卫生 专项 竣工 验收 自检 报告 设计 单位 精编 9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