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1、使同学在详细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娴熟把握25的乘法口诀。 2、让同学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育同学合作沟通,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力量。 活动预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1、出示情境图,让同学依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引导嬉戏活动,讲清嬉戏规章(依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 3、指导观看方法,指名同学说说是按什么挨次来观看。 4、小组合作。 要求:1)其中一个同学依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
2、法口诀解决问题。 3)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5、全班沟通反馈,相互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送瓜果) 2 x 5= 4 x 1= 9 x 3 =6 x 2 = 3 x 7 = 4 x 3= 8 x 3 =6 x 5 = 三、找新家(第23面第3题) 1、让同学把图意讲一讲。 2、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四、摘星星 五、对口令。 六、作业。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或乘法。比一比谁写得多。 :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篇2 这是我们听的一节练习课,老师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班级(上册)数学教科书。这
3、节课处理的教学内容是第24页练习一。授课老师姓李。 李老师在让同学进行了5以内的口算练习之后,开头创设情境,处理练习中的第1题:“李老师在星期天去超市,观看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李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同学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贴完之后,李老师问:“这样贴,好不好?” 同学说:“不好,太乱了。” 李老师又问:“那应当怎么办呢?” 同学说:“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李老师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同学整理完之后,贴在黑板上的图片摆成了下面的样子: 这里,李老师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加以变化,培育了同学分类整理的意识。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4、,经过了一年的课程改革试验之后,已经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相当深刻地体现。 李老师接着问:“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同学1:“买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我请李明同学回答。” 李明:“三三得九,一共9元钱。” 同学2:“买文具一共15元,三五十五。” 李老师:“你能不能用提问题的方式来说?” 同学2:“玩具多少元?3乘5等于15。” 李老师:“不错,不仅会提出数学问题,还会解决问题。” 同学3:“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谁会回答?”(李老师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4:“我!用3乘8等于24,一共24元, 李老师问:“3乘8?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4:“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
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一共3个8元,3乘8等于24元。” 听完同学的回答,李老师轻轻的“哦”了一声,接着问:“谁还能提不同的问题?” 同学5:“三种物品一共要用多少元?谁来回答?”(李老师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或许有了刚才那位同学的提示,立即就有一位同学举手说:“5乘8等于40。” 李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6:“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元,就是5乘8等于40元。” 由于有了前面的分类整理,在这里,无形之中就扩大了同学的思索空间,为同学的发
6、散思维供应了有效的思索依据,同学的制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或许,这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没有预见到的。 李老师听完点点头,说:“哦,你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同学7:“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 李老师:“学习用品多少元?” 生答:“3加3再加3,等于9元。” 李老师:“玩具多少元?” 生答:“8加8等于16元 。” 李老师:“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 生答:“9加16等于25元。” 或许李老师没有预料到刚才两位同学会把多步计算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当同学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李老师就不再让同学自己站起来回答,而是急于引导同学进行分步分析,让同学用加法计算。 接着,李老师指着黑板上
7、板书的“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分别提问:“学习用品多少元?”、“体育用品多少元?”、“它们合起来多少元?”让同学分别做答并板书:15+9=24(元)。然后指着黑板上板书的“三种物品一共多少元”问:“能不能用加法计算?” 生答:“9加15加16 等于40元。”李老师把同学说的算式“9+15+16=40(元)”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小结:“我们一班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加法,当加起来特殊特殊特殊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 说完这句话,李老师停顿了一秒钟,或许她觉得自己刚才的这句话有问题,又紧接着说:“要是只有一步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显,李老师认为这里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加起来特殊特殊特
8、殊长的”,所以才会在同学已经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而急着引导同学用加法进行计算。 接下来李老师又出示一摞儿口算卡片,说:“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摞儿卡片。在这摞儿卡片里,有得数是12的,有得数是16的,还有得数是24的。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它们分分类,并用圆圈儿把它们圈起来。” 李老师此时处理的是练习中的第3题。课本中创设的情境是才智老人、调皮和笑笑射气球。李老师再次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课本情境激活,面对全体同学,不仅使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练习、巩固了乘法,而且进一步培育了同学分类整理的意识和力量。 对同学分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进行讲评之后,李老师让同学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9、下课后,我们和李老师一起争论了本节练习课中的有关问题。 首先,我们对李老师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让同学动手操作,以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观性的做法,加以了确定。 然后,我们着重和李老师探讨了“什么状况用加法计算,什么状况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是不是就像李老师上课时说得那样:“当加起来特殊特殊特殊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李老师也笑了。她说:“不是。当时我也没想到那个同学会想到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另一个同学会说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
10、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我备课的时候想的是,假如同学提出了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之类的问题,就让他们用加法计算,没想到同学会用乘法计算。” 其实,同学之所以会用乘法计算,一方面与老师制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直接的关系。假如老师根据教材中静止的情境进行教学,同学是不简单发觉“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以及“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的。也就是说
11、,老师没有预见到自己制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结果,因此,才会在同学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又进一步引导同学用加法进行计算,并说了那么一句语言不精确的话。另一方面,李老师开头就明确要求同学提“乘法问题”,同学就认为对所提问题进行的回答,必定要用乘法进行计算,而且通过同学自己的观看和发觉,用乘法计算用得还相当的好,但李老师没有抓住这一点。 由此看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要能对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状况,有肯定的预见性,还要能依据同学在进行数学活动时的实际状况,准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同学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对同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力量进行有意识的培育,并将教学内容与同
12、学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同学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体会,以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篇3 课院 题 回家路上 主备老师 刘杨杨 使用老师 代金霞 教 学 目 标 1、结合详细情境,逐步进展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娴熟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并加以理解,提出新问题时有条理地表述,同时加以解决。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列式计算。 (1) 2个8的和 (2)2和8的和 (3)2个4相乘 (4)2个4相加 (5)3乘6
13、二、学习新课 1、看图回答问题。 这幅图画的是动物学校放学后,小动物们回家路上的情境。图上有许多的数学信息。看一看图上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完整地叙述出来吗? 每条船上有4只小动物,4条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怎样列式解答呢?为什么? 44=16(只) 一条船有4只小动物,4条船就有4个4只小动物。4个4的和用乘法计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题吗,完整地说给大家家听一听。 板书同学问题。小鸟每5只为一组,有3组,一共有几只小鸟? 53=15(只) 3、观看: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至少2个相关的已知条件,和一个相关的问题。 举例说明: (1)小
14、路两旁各有5朵花,问:一共有几只小鸟?(问题和条件不相关) (2)河里小鱼每3条为一组做嬉戏,一共有4条船,问:一共有几条小鱼?(条件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4、你会提出问题了吗?同桌相互提问.提问的同学要说清晰条件和问题,听的同学留意听清晰同学的问题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确回答。 小组活动 沟通:。(抽生在讲台上说)谁情愿代表小组的同学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应用题,听一听,他说得好不好。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1)一句口诀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数相同,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写2个乘法算式。 (2)给一个数,说出你想到的口诀。 12 2
15、4 4 二六十二 四六二十四 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二二得四 (3)1个结论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呢?(口诀的2 倍加2个) 12: 112=12 121=12 26=12 62=12 34=12 43=12 观看,你发觉了什么? 两个数相乘,积相同的状况下,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就会变小。(0除外) 2、看图填空。(从不同角度观看方阵物体和图形的个数。) 依据图意,你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3、p23、1、3计算 个性化设计 请同学列式,个别生板演。 请同学说一说发觉的数学信息。 请同学出题考大家,其他生答题。 请同学观看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请同学自由回答。 北师
16、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篇4 二年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很好,同学学得乐观主动,学问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胜利。详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 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同学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呈现了很多数学的信息,采纳“你问我答”的数学嬉戏方式引导同学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学习中猎取学问。首先,我依据同学喜爱听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挂图),然后让同学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纳“你问我答”的嬉戏方式,依
17、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同学兴味盎然,乐观思索发问并仔细解答。 2、重视同学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同学为主,为同学供应了宽阔的活动空间,给同学广泛参加的机会和进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同学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留意到同学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同学自主活动的乐观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同学充分、主动、乐观表现自我,同时也留意用语言评价同学的学习过程,让同学获得一种乐观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回家路上的教学反思 同学不肯定能直接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对于同
18、学的汇报,老师适当赐予确定的同时,要着重引导同学从数学角度去观看。如何引导同学从数学的角度观看情境、提取信息,是本环节的关键。由此让同学依据乘法的意义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乘法的学问,解决数学问题。让同学从观看中感悟到:一向喜爱数学的笑笑,她看得很认真,她看到了鱼,还发觉河里有四群鱼,每群都有三条,于是她在想: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这样,引导同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全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备课时,我考虑到同学在静态图中猎取信息存在难度,上课时告知同学要按肯定的挨次进行观看,然后简洁介绍这个图的状况。你们看,这幅图有学校、树木、花草、小河,从学校走出三群小伴侣,每群小伴侣都是三个;在他们经过的草地和树上
19、飞来三群小鸟,每群小鸟各有5 只;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游来四群小鱼,每群有三条鱼;接着又看到从远处划来的四条小船,每条船上有四个小伴侣等等。这样逐个呈现图中信息,为同学供应了形象的“几个几”的资源。同学依据画面轻松地相互提出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利用生活阅历有效地理解了抽象的乘法意义。 单一的数学计算和练习不仅使同学感觉枯燥,而且不利于长期记忆。创设丰富好玩的活动情境,能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激发同学参加的爱好,使同学在竞赛、嬉戏、模拟生活情境等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运用、巩固数学学问、提高效率。 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转瞬间已经教到“乘法口诀
20、(一)”中的“回家路上了”。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我特地变了一个童话故事引入课程,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好兴奋啊,同学在听着故事的时候不自觉地被引入了“数”里,纷纷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和解题思路,整堂课都是围围着图里的内容绽开,虽然看起来学的东西很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学会了观看与思索,并且能很正确的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思路,我觉得这样对培育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语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故事方式的课堂同学的学习兴致特别浓。 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要求同学加强收集信息的力量,重视培育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使同学养成主动深化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生活
21、,用数学的 头脑去思索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化和有用化,这是特别重要的。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很好,同学学得乐观主动,学问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胜利。详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让同学亲身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同学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呈现了很多数学的信息,采纳“你问我答”的数学嬉戏方式引导同学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家路上 北师大 回家 路上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