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新标准安全社区报告精编版[46页].docx
《WHO新标准安全社区报告精编版[4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HO新标准安全社区报告精编版[46页].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WHO安全社区复评工作报告建设安全社区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二一二年六月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一月十八日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17:52:16目录A部分 社区简介1A.1社区及历史沿革1A.1.1社区简况1A.1.2地理、人文、卫生、教育、经济资源1A.2社区安全相关方面的愿景与目标2A.2.1总目标2A.2.2具体目标2A.3地方政府是如何参与建设安全社区工作的?谁负责相关工作?3A.4社区风险概况3B部分 社区构成4B.1人口构成4B.2建设安全社区工作总体概况5B.3社区及上级政府为建设安全社区工作提供的支持和激励措施5B.4社区安全有关规划或方案6B.5社区具体
2、负责建设安全社区安全工作管理、协调部门6B.6安全促进伤害预防项目的牵头部门是哪个?6B.7建设安全社区形成的长效机制6B.8安全促进类别及较大项目覆盖的范围7B.9谁采纳和实施了这些目标?7B.10如何评估是否实现这些目标,向谁汇报目标实现的情况?7B.11社区为加强安全而采取的经济措施7B.12是否有使用与社区自身安全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9C部分 准则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界合作的组织机构)9C.1建设安全社区机构与职责9C.1.1社区建设安全社区组织网络9C.1.2建设安全社区机构职责9C.2政府和卫生部门在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工作的合作和参与情况10C.3社区组织,如红十字会、老年人
3、组织、体育组织等参与安全促进工作的情况10C.4建立普通居民通告其发现危险环境和危险情况的渠道10C.5准则1形成长效机制的做法11D部分 准则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11D.1针对下述方面开展的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项目11D.1.1河道安全项目11D.1.2交通安全项目15D.1.3居家安全项目(防盗、防毒)18D.2说明性别,所有年龄和所有工作,环境和情况,描述的所有活动,及预防控制工作22E部分 准则3(有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弱势群体安全促进项目)25E.1描述针对高危人群设计和实施的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项目25E.1.1体育运动健身
4、安全项目25E.1.2儿童伤害预防项目28E.1.3老年跌倒防制项目31E.2描述针对高风险环境实施的安全促进与伤害预防项目34E.2.1消防安全项目34E.2.2工作场所安全项目36F部分 准则4(有“以证据为基础的”安全促进项目)38F.1描述准则2、3中哪些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并说明其证据来源及结果38F.2和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和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项目?是哪些?这些机构向社区提供了哪些研究结果和证据?应用程度如何?39G部分 准则5(有记录伤害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39G.1事故与伤害数据收集信息及渠道39G.2事故与伤害数
5、据的传递及公开40G.3事故与伤害数据的保存及利用40H部分 准则6(有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40H.1采用的项目评估方法、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估40H.2应用项目评估结果40H.3伤害类型、居民“知、信、行”的变化41H.3.1伤害类型变化情况41H.3.2伤害地点变化情况41H.3.3伤害发生时段分布42H.3.4居民“知、信、行”变化情况42H.3.5居民“知、信、行”变化原因及存在问题讨论43I部分 准则7(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44I.1社区加入的国家和国际安全社区网络44I.2命名仪式是否计划和其它国际会议、研讨会、或者其它形式的国际、国家交
6、流活动同时召开?44I.3命名仪式将邀请哪些已获命名的社区参加?44I.4社区参与了哪些国际或国内的安全社区会议?44I.5社区是否计划加入某个区域安全社区网络44附件1 建设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单45附件2 专家组成员名单47图表目录表1WHO推荐开展安全促进项目与社区安全风险对照表3表2社区户籍人口构成表4表3建设安全社区项目一览表5表4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人群年龄别列表7表5社区2007年2011年安全项目资金投入表8表6市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部分数据表12表7河道安全救生工具配置表12表8亲水平台建设一览表13表9社区2007-2011年设立警示牌、监视探头数量统计表13表10
7、河道安全项目主要成果数据一览表14表11社区2006-2011年盗窃案件发案统计20表12社区安全促进项目基本情况简表21表13安全促进项目活动证据及需求一览表22表14社区2007-2011年度健身团队、项目及参加人数发展一览表26表15社区2007-2011年健身苑点及体育公共运动场所一览表26表16儿童安全教育2007-2011学年参与情况30表17安全教育发展情况对照30表18社区纯老人数一览表31表19自助式健康检测室工作数据表33表20老年跌倒防制项目主要成果一览表33表21社区20072011消防安全项目主要成果一览表35表22儿童伤害预防项目评估结果表41表23社区2007-2
8、011年伤害地点构成41表24社区2007-2011年参与国际或国内的安全社区会议44图1社区地理位置图1图2社区建设安全社区组织网络图9图3河道安全项目部分成果照片15图4社区2008-2011年交通伤害发生数及死亡数17图5交通安全项目部分成果照片17图6居家安全项目(防盗、防毒)部分成果照片20图7体育运动健身安全部分成果照片28图8儿童伤害预防项目部分成果照片30图9老年跌倒防制项目部分成果照片33图10消防安全项目部分成果照片36图11工作场所安全项目部分成果照片38图12社区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图39图13社区2007年伤害发生时段分布42图14社区2011年伤害发生时段分布42WH
9、O安全社区复评工作报告A部分 社区简介A.1社区及历史沿革A.1.1社区简况位于市地理位置中央地带,内外环线之间,隶属市区,北接区、东邻区,南靠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靠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发达,总面积8.98平方千米,辖区内有20个居委会、94个居住小区,其中高档商品住宅小区数40个,别墅区13个,是典型的农村城市化城镇。地理位置见图1。图1 社区地理位置图社区由市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居民自治组织参与管理,形成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居民自治组织组成的一级政府二级管理的社区事务管理格局,实施政府负责、部门协作、条块联动的区域管理机制。A.1.2地理、人文、卫生、教育、经济资源地貌为堆积地貌类型,系长江
10、河口地段冲积平原,位于地震烈度六度区范围,在区域上属于市区地面沉降漏斗的外缘部分。平均海拔4米左右,气候具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潮湿,四季分明。人均公共绿地10.9平方米,辖区内河道面积占全社区3.79%,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多年稳定在85%以上,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社区本地居民使用吴语系统方言;居民宗教信仰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无宗教信仰者居多。2007-2011年间,社区在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家二级医院区中医医院,强化和充实了社区的医疗服务力量;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现共有振虹、红
11、春、新桥、井亭、锦绣江南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现有公立医疗机构4所,民营医疗机构30所,满足社区居民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需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现社区内设有社区学校1所,其26个教学点覆盖94个居住小区;中、小学4所,托幼机构9所,满足了社区居民基础教育需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下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文体中心、图书馆、敬老院、有线电视管理站等办事机构和服务设施,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内有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2个,健身苑点107个,社区内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和设施陆续向广大居民开放。2011年社区规划和建设游泳馆、健身场馆、公共休闲绿地各1处,不远的未来,社区居民运动休闲将更为现代和方便安全。社区是
12、原郊区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之一,农业产值较重。在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地区先后实现了2次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农业逐渐萎缩至消没,形成现在的“服务业、工业”产业结构。社区交通发达,毗邻世界最大的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以及第二大空港机场。正是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宜居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社区服务等优势,社区对资金和外省市来沪劳动力的吸引力及地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社区人口大量导入,商贸业为主的服务业业已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度全镇完成增加值64.8亿元,财政总收入29.6亿元,集体收益9.8亿元,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健康发展的局面。A.2社区安全相关方面的愿景与目标A.2.1总
13、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政府推进、部门协作、社区主导、全民参与,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向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学习和分享经验,从而达到减少伤害发生、促进社区安全,形成和发扬安全文化。A.2.2具体目标(1)健全跨界合作的组织网络;(2)完善伤害预防网络;(3)完善伤害监测体系,2012年伤害发生率降至10以下,2017年伤害发生率降至5以下;(4)开展、推进安全促进项目;(5)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加强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6)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资金投入、学习共享、项目评估的长效机制。A.3地方政府是如何参与建设安全社区工作的?谁负责相关工作?建设安全社区采取“政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
14、同负责”,由政府负责人镇长卢国庆主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红担任技术指导组负责人;每年由政府统筹,将政府工作计划与安全社区推进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撑。社区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由专家组确定项目、优先干预策略,主导项目评估;技术指导组负责指导各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设定项目目标、拟定干预对策及项目活动;社区政府负责审批整体项目及各项目。各项目组组长单位负责整合相关资源、推进各个项目。A.4社区风险概况按照WHO推荐开展安全促进项目的分类,依据区伤害死因统计数据,以2007年数据和2010年数据比较,从伤害原因来分,交通安全风险从第2位,至第1位;老年人安全
15、风险则由第1位降至第3位。依据社区伤害监测数据,从伤害原因来分,交通安全风险均保持在第3位,老年人安全风险保持在第2位;按职业段分类,学龄前儿童由第9位升至第7位,在校学生由第8位升至第6位;按发生地点分类,公共场所安全由第3位降至第4位,体育安全由第5位降至第7位,详见表1。同上,确定的重点人群为:交通安全风险由1529岁变更为3044岁;工作场所安全风险无变化,仍为3044岁,详见表1。表1 WHO推荐开展安全促进项目与社区安全风险对照表伤害分类WHO推荐项目分类伤害死因统计:分类顺位伤害监测发生数(顺位)重点人群200720102007201020072010按伤害原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
16、通安全21116(3)87(3)15-2930-44跌倒、坠落/60以上老年人安全1347(2)100(2)/淹溺涉水安全5/1(12)/医疗或手术并发症医院安全/按职业学龄前儿童儿童安全/59(9)36(7)/在校学生学校安全/61(8)45(6)/按伤害意图加害暴力预防4/14(2)2(2)30-4445-59自害自杀预防/49(3)2(2)15-2915-29按伤害发生地点贸易和服务区域公共场所安全/188(3)192(4)15-2915-29体育和运动区域体育安全/111(5)22(7)15-29,30-440-14,15-29工业和建筑区域工作安全/315(1)221(3)30-44
17、30-44综合生产、消防、交通等类事故报告,结合社区诊断、事故与伤害风险辩识及其评价、上述死因系统及伤害监测系统的结果,确定社区主要风险如下:外省市来沪人员和外籍人员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及环境因素适应等因素从而引发的安全风险;临近交通枢纽交通干道众多易引发交通伤害、运动热身不够等因素而致体育健身运动、设施存在隐患导致的公共场所安全、因生理原因和安全隐患导致的老年人安全、特殊行业的工作安全、身心发育不完备安全认知不足的儿童安全风险。B部分 社区构成B.1人口构成根据2011年度人口统计,社区现有总人口数为112936人,人口密度高达12576人/平方千米,远远超过市3030人/平方千
18、米的平均水平;社区居住人口主要分为户籍人口、外省市来沪人口和外籍人口,其中社区户籍人口仅占总人口数量的33.37%,还有占30.78%的来自34个国家的近34761名外籍人士,外省市来沪人员占23.66%,是典型的外来人口导入区。根据现有户籍人口情况统计,每户平均人口数为2.51人,户籍人口出生率8.38,死亡率6.32,自然增长率2.06,据统计分析属低死亡、低增长的再生产人口类型,社区户籍人口中老龄人口已达到26.26%,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和WHO认可的7%-10%的标准。人口的老龄化和外地化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基本特征,参见表2。表2 社区户籍人口构成表年龄组(岁)男女合计0-46926951
19、3875-951248799910-1447948196015-19690597128720-24886990187625-2913711430280130-3414361566300235-3913121487279940-4412831354263745-4917111544325550-5420062021402755-5918631970383360-6415111490300165-69881860174170-74700705140575-79624678130280-8436246082285177376553总计184961919137687B.2建设安全社区工作总体概况社区伤
20、害预防控制工作已开展多年,但科学、系统、全面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活动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依据WHO安全社区准则的要求,根据社区需求,2006年社区成立安全社区创建委员会,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根据项目管理和伤害预防控制技术要求,社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项目计划、进行社区诊断,根据社区风险现状及组织需求、专家需求、个体需求从而确定社区优先干预项目,进而实施项目干预活动、进行项目评估、持续改进;于2007年获得WHO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认证,正式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第130位网络成员单位;与此同步,安全社区创建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建设安全社区委员会,结合非政府组织参与,扩大部门合作范围,确定持续改进方向及
21、决心;2011年,经项目评估,安全促进各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社会知晓率、满意率良好,按照项目计划,各项目均在持续改进、执行中;社区共策划涉及WHO13类安全促进项目中的8类共8个项目,但其外延及内涵均有所不同,社区陆续开展的各项目及与WHO推荐的安全促进项目名称差异详见表3。表3 建设安全社区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类别WHO项目分类组长单位主要成员单位1消防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安全办消防支队、各居委2工作场所安全工作安全安全办党群办、(宣传统战)3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安全办各居委、党群办、(宣传统战)4儿童伤害预防儿童安全社事办学前总园、党群办(宣传统战)、妇联5老年跌倒防制老年人安全社区办老龄办、社区卫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6页 WHO 新标准 安全 社区 报告 精编 4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