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陌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精编版[41页].docx





《绮陌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精编版[4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绮陌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精编版[41页].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织金县绮陌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矿 长:张兴云编 制:金维云 编 制日期:2011年5月30日目 录1、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12、 第一节、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13、 第二节、井田面积、煤层赋存条件及储量24、 第三节、矿井设计工程量、投资金额及设计施工期55、 第二章、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76、 第一节、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建立 及人员配置情况77、 第二节、煤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88、 第三节、煤矿各类特作人员的配置况89、 第三章、矿井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情况及自检结论910、 第一节、矿井开拓设计及建设情况911、 第二节、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
2、建设情况1212、 第三节、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013、 第四节、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2814、 第五节、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015、 第六节、压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0 16、 第七节、矿井防尘、防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17、 第八节、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18、 第九节、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36附图:绮陌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设计工程量、投资金额及设计施工期一、矿井开拓方式:在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M14、M16、 M27、 M30号煤层,为急倾斜薄一中厚煤层,根据矿山地质地形及煤层赋存条件,考虑目前矿井巷道布置
3、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计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口通达到地表。二、主要井筒设计情况:该矿井为整合矿,原矿井的巷道均不利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等均为新掘巷道。主斜井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18;其井口坐标为:X=2957082,Y=35577313,Z=+1359.299m。副斜井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20;其井口坐标为:X=2957114,Y=35577330,Z=+1358.106m。回风斜井也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21;其井口坐标为:X=29
4、57053,Y=35577277,Z=+1365.41m。三条井筒在+1261m标高落平后,布置井底车场、水泵房、水仓和井底联络巷等硐室。三条井筒通过石门进入煤层。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开采。水平标高为+1261m,煤层内的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在一采区施工石门进入煤层中,然后沿煤层施工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首采面为12701,接替工作面为11601。三、设计工程量及投资金额:1、设计工程量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为2433m,(其中岩巷1501m,占井巷工程量的62%),万吨掘进率100.1m。详见井巷工程总汇表3。井巷工程总汇表3序号巷道岩性支护方式长度净断面掘进断面
5、掘进体积备注1主斜井岩锚喷3688.39.053330 2副斜井岩锚喷3607.0 7.72772 3回风斜井岩锚喷3327.88.62855 4井底联络巷岩锚喷607.88.6516 512701回风顺槽半煤岩锚网4664.54.52097 612701运输顺槽半煤岩锚网3664.54.51647 712701切眼半煤岩单体1005.35.3530 8运输石门岩锚喷807.88.6688 9轨道石门岩锚喷685.1 5.8394 10回风石门岩锚喷755.1 5.8435 11井底水仓、泵房岩锚喷1205.1 5.8696 12引风道岩砌碹207.88.6172 13安全出口岩砌碹1822.
6、952 14合计243316185 15其中:岩巷150111911 16煤及半煤岩巷9324274 2、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972万元,吨煤投资264.8元;建设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解决。四、实际完成工程量及投资金额1、实际完成情况:见表3。表3 实际完成井巷工程统计表序号巷道名称断面煤岩性质倾角或坡度()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净断面(m2)巷道宽度(m)掘进断面(m2)现完成长度(m)用途或其他1主斜井半圆拱岩巷16锚杆(锚网)喷浆8.33.4*2.89.05387巷道净宽3.4米,净高:墙高1.1米+半圆高1.7米;2副斜井半圆拱岩巷20锚杆+锚网喷浆7.02.8*2.87.7303巷道净宽2.8
7、米,净高:墙高1.4米+半圆高1.4米;3风井半圆拱岩巷21锚杆锚网喷浆7.83*2.88.6巷道净宽3.0米,净高:墙高1.5米+半圆高1.3米;4井底车场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9.83.8*310.746巷道净宽3.8米,净高:墙高1.9米+半圆高1.1米;512701回风巷梯形煤岩巷3金属支护11#工字钢4.65.4360巷道净高2.0米,净宽:上净宽2.0米,下净宽2.6米;612701运输巷梯形煤岩巷3金属支护11#工字钢4.65.4150巷道净高2.0米,净宽:上净宽2.0米,下净宽2.6米;7皮带石门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5.32.6*2.46.16134巷道净宽2.6
8、米,净高:墙高1.1米+半圆高1.3米;8主副井联络巷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7.02.8*2.87.745巷道净宽2.8米,净高:墙高1.4米+半圆高1.4米; 2、实际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500万元五、开工时间和设计工期织金县绮陌煤矿依据黔煤规字【2008】312号“关于对织金县绮陌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和黔煤安监水字【2008】352号“关于对织金县绮陌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于2009年3月开始进行建设(整合)。 按照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和安全专篇(变更)的安全设计要求,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和采掘工作面等井巷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了安全设施。矿井采、掘、机、运、通等
9、生产系统已竣工;安全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2011年6月30日前投入正常使用;瓦斯抽放、综合办公楼、生活区、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2011年6月30日完成。 第二章、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一、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情况绮陌煤矿现以建立以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长对全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矿长以下设有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后勤矿长;生产管理方面设有调度室、安全科、通风科、掘井队、采煤队、运输队、生产技术组。安全矿长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监督管理责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
10、生产技术和“一通三防”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矿长对煤矿安全生产组织工作全面负责,机电矿长对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全面负责,煤矿生产辅助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资质。二、煤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 织金县绮陌煤矿现已建立建全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挂牌上墙,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责任人、生产辅助单位、岗位人员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生产队组,和岗位人员,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了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奖励
11、制度、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矿级管理人员入井带班制度、以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建产的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三、煤矿各类特作人员的配置情况绮陌煤矿现有矿长1人,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技术负责人各一人;煤矿生产安全员10人;瓦检员10人;瓦斯监控员4人;爆破员5人;民爆安全员2人;绞车司机8人;皮带司机10人;井下电钳工8人。第三章矿井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情况及自检结论第一节矿井开拓设计及建设情况一、开拓方式,采区布置1、设计方案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筒数目为三个,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为新掘斜井。矿井以F13断层为界划分为两个采区,断层以东为一采
12、区、断层以西为二采区,两采区各自建设工业场地;首采区设计为一采区。一采区工业广场在原绮陌煤矿工业广场往西约150m处平缓坡地段。主斜井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18;其井口坐标为:X=2957082,Y=35577313,Z=+1350m。副斜井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20;其井口坐标为:X=2957114,Y=35577330,Z=+1357m。回风斜井也布置在30号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的方位角为278,井筒的倾角为21;其井口坐标为:X=2957053,Y=35577277,Z=+1355m。三条井筒在+123
13、2m标高落平后,布置井底车场、水泵房、水仓和井底联络巷等硐室。三条井筒通过石门进入煤层。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开采。水平标高为+1232m,煤层内的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在一采区施工石门进入煤层中,然后沿煤层施工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首采面布置在一采区27号煤层的南翼,接替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27号煤层的北翼。开采二采区的煤炭资源时,另外选择工业场地,并新掘三条井筒,三条井筒均布置在岩层中。本方案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通风方式采用分区式。2、建设情况矿井建设实施情况如下:1)矿井主斜井、回风斜井、副斜井按照设计施工布置,其特征如表3。表3 实际完成井巷工程统计表序号巷道名称断面煤岩性
14、质倾角或坡度()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净断面(m2)巷道宽度(m)掘进断面(m2)现完成长度(m)用途或其他1主斜井半圆拱岩巷16锚杆(锚网)喷浆8.33.4*2.89.05387巷道净宽3.4米,净高:墙高1.1米+半圆高1.7米;2副斜井半圆拱岩巷20锚杆+锚网喷浆7.02.8*2.87.7303巷道净宽2.8米,净高:墙高1.4米+半圆高1.4米;3风井半圆拱岩巷21锚杆锚网喷浆7.83*2.88.6巷道净宽3.0米,净高:墙高1.5米+半圆高1.3米;4井底车场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9.83.8*310.746巷道净宽3.8米,净高:墙高1.9米+半圆高1.1米;512701回风巷梯形
15、煤岩巷3金属支护11#工字钢4.65.4360巷道净高2.0米,净宽:上净宽2.0米,下净宽2.6米;612701运输巷梯形煤岩巷3金属支护11#工字钢4.65.4150巷道净高2.0米,净宽:上净宽2.0米,下净宽2.6米;7皮带石门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5.32.6*2.46.16134巷道净宽2.6米,净高:墙高1.1米+半圆高1.3米;8主副井联络巷半圆拱岩巷-3锚杆+锚网喷浆7.02.8*2.87.745巷道净宽2.8米,净高:墙高1.4米+半圆高1.4米;井筒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与设计一致。2)首采工作面12701布置在矿井西翼。3)矿井生产能力以二个掘进头与一个炮采面达产,矿
16、井现有12702运输巷,12702回风掘进工作面各一个。4)首采工作面布置在27煤层中,与设计相符。5)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与设计相符。二、井筒用途及装备矿井设计共有3个井筒,即主斜井和回风斜井、副斜井。1、矿井设计用一条主斜井负担煤炭运输任务及进风、和敷设管线任务;一条副斜井作为行人、进风、材料、设备运输任务;一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其井筒净断面均大于7m2,支护式均为锚喷支护,主斜井安设皮带输送机。2、项目实施情况主斜井长387m,掘进断面9.05 m2;副斜井长303m,掘进断面7.7m2;斜井长320m,掘进断面8.6m2;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采用锚喷支护,井口5
17、m段和局部岩石破碎段为仝体支护,均设有行人梯步。矿井主斜井、回风斜井、副斜井基本上按设计施工,主斜井断面,回风斜井和副斜井与设计一致,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主斜井、回风斜井和副斜井的支护形式与设计相符,支护质量较好,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三、车场及硐室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在井底都设有车场,同时,主斜井和副斜井在回风联络巷或运输联络巷分别设有车场,能满足运输需要。在井底水仓处设有机电硐一个,完全能满足机电设备安装需要。四、排水系统 根据资料显示,该矿最大涌水量为60m3/min,最小涌水量为20m3/min,一般涌水量为30m3/min。在井底设置有主、副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量为567 m3
18、,副水仓容量400 m3,总容量为967 m3。主安设100DF454型离心式水泵2台,副水仓安设80D30-15型水泵2台。主水仓和副水仓轮流排水,一台水泵工作,一台备用,正常情况下,一台水泵能在20小时内排完矿井24小时的治水量,洪水季节2台水泵20小时能排完矿进24小时涌水量。第二节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一、回采工作面1、设计概况12701工作面位于矿井西翼,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贯通形成生产、通风系统。阶段垂高40米,工作面斜长80米。设计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后退式回采,落煤方式为放炮落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工作面选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9、。运输巷采用刮板运输机配合皮带输送机。2、工作面布置情况1)工作面基本情况见:回采工作面特征表:回采工作面特征表工作面名称12701工作面工作面位置工作面位于矿井西部,工作面标高为+1300-1340m,工作面切眼位于井田西部,切眼到回风联络巷处长80m。与相邻采区关系为首采工作面工作面特征开采煤层27号煤层走向长:460m煤层厚度1.5m倾斜长:80m储量倾斜面积24840m2地质储量52164容重1.4t/m3开采厚度1.5m可采储量51120回采率98%煤层情况倾角平均48煤层结构结构筒单、煤层较稳定,夹矸1-2层。物理性质半亮半暗型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顶板为灰色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粉
20、砂质泥岩。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中等,根据所掘巷道看,煤层比较稳定,受F13断层影响,有小的褶曲。水文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相应地面无水体,无钻孔水。井下涌水量主要是断层水,上部可能存在老窑水,采煤时必须加强治水观测和地面水文地质调查。瓦斯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该煤层为高瓦斯煤层,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无爆炸性。2)采煤方法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伪倾斜长80m。(1)落煤方式:放炮落煤(2)支护方式:采煤工作面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三四”排控顶,排距为1.0m,柱距0.6m,最大控顶距为4.0m,最小控顶距为3.0m。(3)顶板管理: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页 煤矿 生产 系统 安全 设施 自检 报告 精编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