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七包装盒__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青岛版六三制(共9页DOC).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数学下册七包装盒__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青岛版六三制(共9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七包装盒__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青岛版六三制(共9页DOC).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设计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初步的立体图形上学习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体现“立体平面立体”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并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沟通,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主要特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锤炼思维,培养能力
2、,发展智力,浸润情感态度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长方体和正方体和表面积”一课,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预设、生成教学过程的。1、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源于生活的、有趣的、有用的、可操作的、可探索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要提供丰实的现实背景”任何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生活数学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做数学的乐趣。设计时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3、的必要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展开新课知识的形成发展是有层次的,且与旧知识紧密相连。新课展开必须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新课的组织展开以有利于教材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为目的。3、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显现知识结构学生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必须具有较强的空间观念,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借助于实物投影、模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触摸、拼拆、抽拉、展示,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协同互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实现信息技
4、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猜一猜,这两个纸盒那个用的纸板多?生:我觉得这个长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正方体长。生:我觉得这个正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长方体高。生:我觉得这两个纸盒用的纸板同样多。因为这个长方体比这个正方体长,而这个正方体又比这个长方体高。中和一下就同样多了。师:如果只靠我们这样空口无凭地去猜,能否得出正确结果?生:不能。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生:我们应该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师:你的想法真不错。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叫做他的表
5、面积。摸一摸、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都包括哪儿?生:边指边说,包括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面。 二、动手操作,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8个长方形,要求:从给出的8个长方形中选出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同时思考:(出示)长方体的6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两个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把讨论结果写在之上。 生:小组活动。 生:反馈交流 第一种方法:我们先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能算楚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 第二种方法:我们先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剪开,把相对的面摆在一起组成三大
6、部分,再用长宽2+高宽2+长高2,就能算楚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还有其它想法吗?生: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第二种方法写成(长宽+高宽+长高)2,也就是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上面、左面、前面和下面、右面、后面。 师:你能够运用过去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很会学习。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这种方法最简便。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类型的题当然用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三、精心设计练习,逐步优化求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纸盒的表
7、面积。(单位:厘米) 2 3 5 2、选择求上、下地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最优方法。 (53+53+33)2534+5332 5 3 3 3、选择求长、宽、高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最优方法。 336 3 3 (33+33+33)2 3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1、讲下列物体的表面积所包括的面进行分类。(1)无盖的长方体木箱(2)正方体纸盒(3)在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四壁和底面抹水泥(4)长方体包装箱(5)手提袋(6)灯管的包装盒(7)字典的封皮(8)火柴盒, 2、一间教室,长8米,宽5米,高4.5米,要粉刷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面积20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反思:长方体
8、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加强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本节课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创设情境,以“争”激思新课伊始,创设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哪个用的纸板
9、较多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出来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必须分别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儿?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实践操作,以“动” 激思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从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包装 _ 长方体 正方体 表面积 教学 反思 青岛 版六三制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867796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