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工程款拖欠问题的调查报告_摘要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部工程款拖欠问题的调查报告_摘要_.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部工程款拖欠问题的调查报告 ( 摘要 ) 曰前,建设部关于工程款拖欠问题的一项调查报告 说,从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治理的建筑工程 拖欠款现象,近年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在许多地 方反而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并呈 P房地产项目把拖欠 作为风险转嫁手段, “ 政绩工程 ” 、 形象工程 ” 拖欠现 象突出,民营企业拖欠急剧上升、后来居上三大特征。 到 2002年底累计逾 336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 2001年底,全国拖欠工程 款达2787亿元,占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 18.1%,比 1996年增加了一倍还多。到 2002年底,全国拖欠的工 程款又比上年增长了 21%。 建设部的这
2、项调查说,全国实际拖欠工程款的情 况可能比上述统计数据还要严重。到 2002年底,全国 建设单位累计拖欠工程款总额估计约在 3360多亿元。 据介绍,建设部曾组织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对当地的 建筑企业发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只有 25106家建筑企 业返回调查表。按返回调查表统计,到 2002年 6月底, 上述企业被拖欠的工程款就达 2475.02亿元。按目前全 国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达 67336家计,再加上在 调查中,许多企业 反映,怕得罪业主,不愿上报拖欠工 程款的数字,更不敢列举具体拖欠的实例。可以说,调 查得出这一结论是有依据的。 工程款拖欠呈现三大特征 调查报告说: 一 些房地产开发商
3、把拖欠工程款作为 经营手段,通过拖欠工程款把大量风险转嫁给建筑企 业,导致拖欠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还表现为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拖欠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调查显示, 甘肃省开发项目拖欠工程款占拖欠工程款总额 37.3%, 而在广州市更是高达 91 %。 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盲目建设,甚至大搞 政绩 工程 ” 、 形象工程 ” ,导致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现象 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 2001年底全国各地政府投 资工裎拖欠工程款达 660.75亿元,占全部拖欠工程款的 26.7%0建设部的调查显示,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的 比例与上述统计大体相当。如广东省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 程款 55.3
4、6亿元,占 26%;重庆市拖欠 29.06亿元,占 28%。 民营企业盲目追求发展规模,或明或暗地要求建筑企 业垫资承包,在将银行对建筑企业的贷款转化为开发资金 的同时,也导致拖欠工程款呈急剧上升、后来居上之势。 工程款拖欠影响恶劣 调查报告指 出,工程款大量被拖欠,在引发大量拖 欠农民工工资,造成集体上访、甚至恶性事件屡有发生 的同时,还给建筑业乃至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以下三 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企业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引发多头债务纠纷 , 造成社会信用关系的极大扭曲。 二是影响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造成了大量国 有资产的流失。由于工程款大量被拖欠,许多企业靠银 行贷款组织生产,在使企业背
5、上沉重债务负担的同时, 也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和技术进步,此外, 还造成了企业业务骨干的大量流失和效益的连年滑坡。 三是导致盲目建设和层层转嫁工程建设风险,既影 响投资效益,也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大量拖欠工程款在 掩盖资金不足情况下的盲目建设同时,也导致许多项目难 以顺利进行半途而废。一些地方出现的大量 烂尾楼 V 胡 子工程 ”就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大量拖欠工程款也使一 些建筑企业为了转嫁拖欠的风险,大量将工程分包给技术 管理水平低的企业甚至包工头,力 D上腐败现象,结果又造 成在工程施工中大量偷工减料,给工程安全留下隐患。 原因分析 这几年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为什么会在治理的过程 中
6、愈演愈烈呢?建设部的调查报告认为造成这一现象 的原因,除了有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盲目攀比,滥 建 “ 政绩工程 ” 、 形象工程 ” 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对项目业主缺乏有效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外,主要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建筑市场法制不健全,解决拖欠工程 款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二是建筑市场供求失衡, 企业自我保护和行业自律能力弱。 据介绍,我国现行建筑法第十八条规定: “ 发包 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但该法 对这类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条款 规定。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拖欠工 程款的企业很少,成功的案例也很少 。一 方面,企业即 使胜诉
7、了,在法院执行时难度也很大。如上海某房地产 开发项目,业主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 2542万元,施工 单位在法院胜诉后仍拿不到工程款,但由于预售房客户 多次到市政府申诉反映,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稳定社会 秩序只得责令企业无条件复工。结果导致企业得出才丁官 司也无用,反而会得罪当事人,并影响自己今后在市场 上承接工程业务的结论。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法规也缺 少对债务 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条款,导致个别业主故意拖 延结算时间或苛求工程质量有问题等方式拖欠工程款。 此外,政府投资工程中的公益性(非经营性)项目,按 其性质是不宜折价或拍卖的。对这部分工程如何解决拖 欠工程款的问题,目前也还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调查
8、同时说,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 3893万 人,比 1992年的 2660万人增加了 46.4%。建筑企业多, 从业人数多,在造成建筑市场 僧多粥少 ” ,供过于求的 同时,也出现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许多业主就 利用这个特点,在签订合同时往往附加某些不平等的条 款,甚至与施 工企业签订公开和不公开的 “ 阴阳合同 ” , 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即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 位,甚至陷入难以回避的合同 陷阱。但正如被调查的 一些企业所说,在建筑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明知 有 “ 陷阱 ” ,也得签合同,因为不接工程就等于等死。接 了工程虽有可能会被拖死,但总还有一线生机在。另外, 造成
9、工程款拖欠情况愈演愈烈的情况,也与一些企业合 同意识不强或签订合同不严谨,双方往往在工程质量、 工期等问题上扯皮,导致工程款迟迟不能结算,以及行 业协会的自律和保护企业的能力弱有关。 对策建议 拖欠工程款已成为影 响当前建设领域健康发展和 社会经济秩序的一大顽症。治理这一顽症必须结合整 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采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 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调查报告建议在尽快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对违约 失信行为惩处力度的同时,采取以下整治措施: 对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应当规定其必须实行业 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担保人也可依法要求房地产 开发企业提供反担保;建筑企业也应对等提供履约担 保。对
10、于未提供这两种担保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凡已完工开发建设 项目拖欠工程款的,对其新开发项目不 予批准,不得颁 发施工许可证,银行不予贷款。对于违反合同约定拖欠 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资 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情节严重的要注销其资质证书。 对政府投资工程,必须强调量力而行搞建设。各地 要根据财政状况,合理确定负债建设规模,建立有效的 偿债机制,严禁以拖欠工程款的方式转嫁资金不足的 风险。同时深化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改革,健全政府 工程的监督机制。今后政府投资工程除按照现行审批 程序和权限报批外,还须经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最后 批准并接受其监督。对
11、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的组织实 施,应按照 投资、建设、监管、使用 ”适当分开,政 事(企)分开和实施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原则,建立 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要在政府投资工程全面推行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 接拨付办法,由财政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直接向中标建 筑企业拨付工程款。要研究制订政府投资工程专用的 招标文本和合同文本,并严格执行。 调查报告同时建议:国务院应督促各地政府在 2004年都要对其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的情况进行一次全 面清理,凡有拖欠工程款的必须制定明确的还款计划, 并在年底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向国务院提交清 理报告;同时组织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 监察部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逐省 ( 自治区、直辖市) 进行清理督察。对各地业已形成的政府投资工程拖欠 款,当地政府要结合自身财力,通过年度预算安排,将 每年度财政收支结余、融资项目投资额及收益、各种政 策性收费、土地出让收入等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清偿 债务,限期 3年内解决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问题。凡逾 期未能解决的 , 除特殊项目外 , 一 律不批准其新建政府 投资工程项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