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精编版[16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主斜井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精编版[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斜井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精编版[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贵池区石门黄煤矿主斜井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设计)巷道名称: 施工单位: 编 制: 日 期: 编审单位签字编 制 人: 年 月 日 施工负责人: 年 月 日 技 术 科: 年 月 日 通 防 科: 年 月 日 机 运 科: 年 月 日 安 全 科 :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参加审查人员签名:审批意见贯彻记录日期 班次: 贯彻人:参加人员签名:日期 班次: 贯彻人:参加人员签名:日期 班次: 贯彻人:参加人员签名:主斜井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设计)一、矿井概况(一)、工程概况贵池区石门黄煤+180m水平东、西采区一、三煤,已于2011年9月中旬全面回收结束。根据石门黄煤
2、矿2011年度开采方案;为更好达到采区接替、采掘平衡,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征求主管部门的意见,组织编制了主斜井延深开拓工程的初步设计。1、根据主井延深设计方案在主井落脚+180m处开口掘进(见巷道布置图),井筒长85m。坡度 -28落脚标高+140m。同时开拓主、副井贯通联络巷、回风巷和通风、排水、运输等生产系统。为预防掘进期间发生透水事故,本着“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确保安全作业,在本矿此条巷道掘进期间,实施探放水作业,为确保作业安全,特编制本措施(设计)。各相关人员务必依照执行。(二)、地质概况1、水文地质1)矿区地表水矿区无大的水体、河流,只有零星分布的几
3、条山间间歇性小溪。小溪、泉源均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水量丰富,旱季水少或干涸。2)小煤窑和生产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小煤窑:开采年代久远,更早的已无法得知。这些老窿位置不清,均有少量积水,因老窿开采较浅,目前对矿山未形成威胁。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该煤矿建矿至今,在开拓过程中从未发生过突水现象,一般是滴水和淋水。遇到小断层、小错动一般涌水量也很小。根据矿井+180m水平设立的242m3的水仓,在枯水季节满水时间为24小时,得出正常涌水量为10m3/h;雨季时+180m水仓蓄水时间为12小时,得出矿井最大涌出量为20m3/h,且长期较稳定。3)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地下水类型:从以往勘查资料得知,矿区存
4、在三种地下水类型。孔隙水类型: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坡积、残积层中的地下水。第四系分布在山坡及低洼地带,厚05m,一般厚12m,坡积层中有少量的泉水出露。裂隙水类型:主要发育在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地层中。大隆组:硅质页岩和硅质灰岩交替出现,岩性致密、坚硬,裂隙大多被方解石充填。含沙层以为硅质灰岩,较稳定,局部有含水较弱的裂隙含水层。龙潭组: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薄煤层,厚约70m。含水层为砂岩裂隙水,属弱含水层。孤峰组:为硅质灰岩和硅质岩互层,致密,水平层理发育。厚100120m,该组地层自身含水甚少,属弱含水层。 裂隙溶洞水类型殷坑组:在矿区的北西侧见裸露地表,矿区内无实测资料,但邻区该组地层
5、裂隙溶洞也较发育。栖霞组:岩性以灰岩为主,厚层状,上部裂隙溶洞较发育,向下逐渐减弱。邻区资料该层含水丰富,属强含水层。各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第四系水与基岩水间的水力联系据以前小煤窑、生产井的调查访问,其排水量,降雨后较降雨前要大。说明降水可以渗入补给第四系,而第四系松散的残积、坡积层又补给基岩,使矿井的排水量增大。基岩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栖霞组和殷坑组为矿区的主要含水层。然而殷坑组底部钙质页岩、大隆组、孤峰组的硅质页岩透性很小,为相对不透水层,因此,以下两对主要含水层对龙潭组没有直接的水力联系。龙潭组与大隆组、孤峰组水力联系:因龙潭组下部有厚约40m砂泥岩段,是隔水性能较好的不透水层,因此
6、,孤峰组与龙潭组含煤段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大隆组底部硅质灰岩,距第一煤层很近,最大距离约5m,局部为零,因此,大隆组底部硅质灰岩含水层与龙潭组含煤岩系有直接水力联系。断层的导水性石门黄煤矿井下有多条小断层,落差一般35m,巷道通过断层带,一般都有断层泥充填,胶结较好,均无滴水和淋水现象。矿区中东部被F1斜切逆断层切割,因留设矿柱,目前未触及该断层,其含、导水情况尚属不清。综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主要充水含水层为裂隙含水层,且单位涌水量均较小,因此,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矿床。4)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该矿井主要水源有:地表水、钻孔水、裂隙水和断层导水。矿区地处山区,地表无
7、大的水系,井田范围内无钻孔,矿井不受地表水威胁,雨季地表水渗入地下,矿井水有所增大,矿井不受钻孔水威胁;裂隙水为矿井涌水量主要补充水源,随着雨季、随着矿井开采范围扩大,裂隙水将有所增大;断层导水,根据生产矿井揭露,区内小断层落差一般35m,一般都有断层泥充填,胶结较好,均无滴水和淋水现象,矿区中东部F1断层含、导水情况尚不清楚,设有断层保护煤柱。东二采区开拓过F1断层,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断层突水事故。根据以上分析,预测矿井深部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量为20m3/h。二、探放水方案设计1、 探水起点的确定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原则。探水起点即为巷道开始掘进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页 斜井 掘进 工作面 放水 安全技术 措施 精编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