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三观察物体第3课时天安门广场教案北师大版(共2页DOC).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数学上册三观察物体第3课时天安门广场教案北师大版(共2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三观察物体第3课时天安门广场教案北师大版(共2页DOC).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最新资料推荐第3课时 天安门广场教学内容天安门广场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方位。3、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出照片的拍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出照片的拍摄位置教学过程:(一) 从生活引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现场给学生照相,然后接到电脑上,播出来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张照片的画面不相同?(引导收集整理)学生得出:拍摄的位置不一样,拍出来的照片也不一样。(二) 调动生活经验,整理成数学认识。 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判断四张照片分别是从几号位置拍摄的。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也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请同学发言,根据学生的体会,归纳出结论。(三) 实践操作,加强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长方体盒子,同桌之间你摆我说,问:从什么位置看到的是什么面。(四)拓展延伸 探究课本59页的试一试,先想后说,作出判断,讨论后共同小结。(五)梳理总结,课外延伸 补评:课后反思: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07:21: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观察 物体 课时 天安门广场 教案 北师大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