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4 高一语文 《劝学》.ppt
《10.01.14 高一语文 《劝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1.14 高一语文 《劝学》.ppt(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死活的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死活的呢?用对比的手法,批评了统治者不顾人民用对比的手法,批评了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也对梁惠王自认为的死活,也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于国尽心”进进行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设喻说理,说明行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设喻说理,说明统治者统治者“罪岁罪岁”与杀人者归罪武器一样,荒与杀人者归罪武器一样,荒唐、残忍、推诿,用以劝勉梁惠王施仁政,唐、残忍、推诿,用以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除虐政。归纳孟子的归纳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见练习一思想
2、。见练习一第第1小题。小题。归纳孟子的归纳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见练习一思想。见练习一第第1小题。小题。一是保民,不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顺应一是保民,不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顺应农时),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二是教民,农时),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二是教民,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归纳孟子的归纳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见练习一思想。见练习一第第1小题。小题。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主张的区别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主张的区别是:梁王只顾其表,为是:梁王只顾其表,为“战战”,孟子治本,施,孟子治本,施行仁政,为行仁政,为“民本民本”。一是保民,不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
3、(顺应一是保民,不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顺应农时),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二是教民,农时),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二是教民,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加以评析。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加以评析。第第5段的内容,和现代人说的环境保护、生段的内容,和现代人说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性发展是一致的。但古人是为了态平衡及可持续性发展是一致的。但古人是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是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是鉴于伴随
4、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人类生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而提出的。存受到威胁而提出的。二者出发点有区别。二者出发点有区别。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加以评析。加强教化,与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物质文明和加强教化,与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的。的。第第5段的内容,和现代人说的环境保护、生段的内容,和现代人说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性发展是一致的。但古人是为了态平衡及可持续性发展是一致的。但古人是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
5、保意识是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人类生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而提出的。存受到威胁而提出的。二者出发点有区别。二者出发点有区别。“民生民生”、“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科学发科学发展观展观”。基本指导思想是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有所教、老有所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1)攘除奸攘除奸凶凶(出师表出师表)(2)(2)河东河东凶凶亦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凶凶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1)攘除奸攘除奸凶凶(出师表出师表)(2)(2)河东河东凶凶亦然
6、(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凶凶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凶残、残暴凶残、残暴(1)(1)攘除奸攘除奸凶凶(出师表出师表)(2)(2)河东河东凶凶亦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凶凶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凶残、残暴凶残、残暴庄稼收成不好庄稼收成不好(1)(1)王好战,请以战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成语有成语有“家家喻喻户晓户晓”喻喻(1)(1)王好战,请以战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成语有成语有“家家喻喻户晓户晓”喻喻比喻比喻 (1)(1)王好战,请以战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成语有成语有“家
7、家喻喻户晓户晓”喻喻比喻比喻 明白、知道明白、知道(1)(1)兵兵刃既接(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兵兵者,国之大事(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3)(3)可汗大点可汗大点兵兵(木兰诗木兰诗)兵兵(1)(1)兵兵刃既接(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兵兵者,国之大事(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3)(3)可汗大点可汗大点兵兵(木兰诗木兰诗)兵兵兵器、武器兵器、武器(1)(1)兵兵刃既接(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兵兵者,国之大事(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3)(3)可汗大点可汗大点兵兵(木兰诗木兰诗)兵兵军事、战争军事
8、、战争兵器、武器兵器、武器(1)(1)兵兵刃既接(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2)兵兵者,国之大事(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3)(3)可汗大点可汗大点兵兵(木兰诗木兰诗)兵兵士兵士兵军事、战争军事、战争兵器、武器兵器、武器(1)(1)木受绳则木受绳则直直(劝学劝学)(2)(2)争曲争曲直直(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3)(3)系向牛头充炭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卖炭翁卖炭翁)(4)(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直直(1)(1)木受绳则木受绳则直直(劝学劝学)(2)(2)争曲争曲直直(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3)(3)系向牛头充炭系向牛
9、头充炭直直(卖炭翁卖炭翁)(4)(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直直与与“弯弯”相对相对(1)(1)木受绳则木受绳则直直(劝学劝学)(2)(2)争曲争曲直直(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3)(3)系向牛头充炭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卖炭翁卖炭翁)(4)(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直直正确的、正直的正确的、正直的与与“弯弯”相对相对(1)(1)木受绳则木受绳则直直(劝学劝学)(2)(2)争曲争曲直直(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3)(3)系向牛头充炭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卖炭翁卖炭翁)(4)(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百步耳
10、,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直直价值,后写作价值,后写作“值值”正确的、正直的正确的、正直的与与“弯弯”相对相对(1)(1)木受绳则木受绳则直直(劝学劝学)(2)(2)争曲争曲直直(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3)(3)系向牛头充炭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卖炭翁卖炭翁)(4)(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寡人之于国也也)直直价值,后写作价值,后写作“值值”副词,仅,只是副词,仅,只是正确的、正直的正确的、正直的与与“弯弯”相对相对(1)(1)愿令得补黑衣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2)(2)以刀劈狼首,又以刀劈狼首,又数数刀毙之(刀毙之(狼狼
11、)数数sh(1)(1)愿令得补黑衣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2)(2)以刀劈狼首,又以刀劈狼首,又数数刀毙之(刀毙之(狼狼)数数sh数目、数量数目、数量(1)(1)愿令得补黑衣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2)(2)以刀劈狼首,又以刀劈狼首,又数数刀毙之(刀毙之(狼狼)数数sh数目、数量数目、数量几,几个几,几个(5)(5)数数罟不入洿池(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c(6)(6)扶苏以扶苏以数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陈涉世家)shu数数数数(5)(5)数数罟不入洿池(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c(6)(
12、6)扶苏以扶苏以数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陈涉世家)shu数数密,与密,与“疏疏”相对相对数数(5)(5)数数罟不入洿池(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c(6)(6)扶苏以扶苏以数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陈涉世家)shu数数密,与密,与“疏疏”相对相对数数屡次屡次(3)(3)树树之以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4)(4)终生之计,莫如终生之计,莫如树树人(人(管子管子)树树sh(3)(3)树树之以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4)(4)终生之计,莫如终生之计,莫如树树人(人(管子管子)树树sh种植种植(3)(3)树树之以桑(
13、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4)(4)终生之计,莫如终生之计,莫如树树人(人(管子管子)树树sh种植种植培养培养发发(1)(1)涂有饿殍而不知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3)出出发发(琵琶行琵琶行)(2)(2)野芳野芳发发而幽香(而幽香(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发发(1)(1)涂有饿殍而不知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3)出出发发(琵琶行琵琶行)(2)(2)野芳野芳发发而幽香(而幽香(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打开打开发发(1)(1)涂有饿殍而不知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3)出出发发(琵琶行琵琶行)(2)(2)野芳野芳
14、发发而幽香(而幽香(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打开打开花开花开发发(1)(1)涂有饿殍而不知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发(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3)出出发发(琵琶行琵琶行)(2)(2)野芳野芳发发而幽香(而幽香(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打开打开花开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归客不发(1)(1)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通假字通假字(2)(2)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有饿殍而不知发(3)(3)则则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1)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通假字通假字(2)(2)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有饿殍而不知发(3)(3)则则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颁通通“斑
15、斑”(1)(1)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通假字通假字(2)(2)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有饿殍而不知发(3)(3)则则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涂涂通通“途途”颁颁通通“斑斑”(1)(1)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通假字通假字(2)(2)涂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有饿殍而不知发(3)(3)则则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无通通“毋毋”涂涂通通“途途”颁颁通通“斑斑”成语积累成语积累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含义: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成语:“弃甲曳兵”成语:“弃
16、甲曳兵”含义:含义: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1)(1)填然填然鼓鼓之之(2)(2)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帛食肉食肉(3)(3)黎民不饥黎民不饥不寒不寒,然然而不而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也。有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1)(1)填然填然鼓鼓之之(2)(2)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帛食肉食肉(3)(3)黎民不饥黎民不饥不寒不寒,然然而不而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也。有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鼓鼓打鼓打鼓(1)(1)填然填然鼓鼓之之(2)(2)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帛食肉食肉(3)(3)黎民不饥黎民不饥不寒不寒,然然而不而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也。有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名
17、词活用作动词鼓鼓打鼓打鼓衣衣穿穿(1)(1)填然填然鼓鼓之之(2)(2)七十者七十者衣衣帛帛食肉食肉(3)(3)黎民不饥黎民不饥不寒不寒,然然而不而不王王者者,未未之之有也。有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鼓鼓打鼓打鼓衣衣穿穿王王称王称王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谨谨庠序之教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谨谨庠序之教庠序之教谨谨认真从事认真从事1.直不百步耳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亦走也固定句式固定句式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非我也,兵也兵也”?1.直不百步耳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亦走也固定
18、句式固定句式(只是只是罢了,那还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非我也,兵也兵也”?1.直不百步耳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亦走也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只是只是罢了,那还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有的有的.).)3.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非我也,兵也兵也”?1.直不百步耳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亦走也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只是只是罢了,那还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或
19、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有的有的.).)3.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非我也,兵也兵也”?(这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未之有也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20、 判断句判断句 未之有也未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荀子(约前约前313年年前前238年年),),名况,名况,字卿字卿,当时人们尊称,当时人们尊称他为他为荀卿荀卿,战国后期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赵国人,著名的思想思想家、教育家家、教育家,是孔孟,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儒家学者者,韩非和李斯都出,韩非和李斯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学识自他的门下。他学识渊博,渊博,重实践,具有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思想。荀子的著述很丰富,今存荀子的著述很丰富,今存荀子荀子一一书,共书,共32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写的,一
21、部篇,大多数是他自己写的,一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制天命而用之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法制”,又要重视,又要重视教化,兼用教化,兼用“礼礼”治,强调治,强调“行行”对对于于“知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性,认为
22、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认为荀子认为人性本人性本来是来是恶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义,人性才能改变。荀子荀子由由论语论语、孟子孟子的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
23、又善用比喻。比喻。劝学劝学是是荀子荀子的第一篇。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朗读课文,注音:朗读课文,注音:輮輮 跂跂 砺砺 须须臾臾 舆舆马马 蛟蛟龙龙 跬跬步步 骐骐骥骥 二二螯螯 驽驽马马 锲锲而不舍而不舍金石可金石可镂镂 蛇蛇蟮蟮輮輮 跂跂 砺砺 须须臾臾 舆舆马马 蛟蛟龙龙 跬跬步步 骐骐骥骥 二二螯螯 驽驽马马 锲锲而不舍而不舍金石可金石可镂镂 蛇蛇蟮蟮ruqlyyjiokujonqilushn朗读课文,注音:朗读课文,注音:第一段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第二段第二段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冰寒于
24、水”说明事物经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说明肯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的境地。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三段第三段 开头作者用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不如须臾之所
25、学学”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学”和和“思思”的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连用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连用“登登高而招高而招”“”“顺风而呼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舆马”“”“假舟揖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最后由此得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10.01.14 高一语文 劝学 10.01 14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