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信道.ppt





《第4章信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信道.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王王 玉玉 青青Email:本章要点本章要点第第4 4章章 信道信道1、信道的定义、分类,信道的模型;、信道的定义、分类,信道的模型;2、信道的特性、表示方法以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的特性、表示方法以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常见的几种信道及其特性;改善信道特性的方法;、常见的几种信道及其特性;改善信道特性的方法;4、噪声与干扰的来源及其特点;、噪声与干扰的来源及其特点;5、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教学重点: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教学重点: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传输的影响。教学难点:信道容量。教学难点:信道容量。1、掌
2、握信道的定义、分类,掌握调制信道及编码信道的、掌握信道的定义、分类,掌握调制信道及编码信道的模型。模型。2、掌握信道特性的描述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了解常、掌握信道特性的描述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了解常见几种信道及其特性。见几种信道及其特性。3、了解通信系统中各种噪声与干扰的来源及其特点。、了解通信系统中各种噪声与干扰的来源及其特点。4、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要理解香农公式的、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要理解香农公式的含义及应用条件含义及应用条件。本章要求本章要求 信道分类信道分类无线信道无线信道 电磁波(含光波)电磁波(含光波)有线信道有线信道 电线、光纤电线、光纤 信道中的干扰
3、信道中的干扰有源干扰有源干扰 噪声噪声无源干扰无源干扰 传输特性不良传输特性不良4.1 4.1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 受天线尺寸限制受天线尺寸限制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地面上对流层:地面上 0 10 km;平流层:约;平流层:约10 60 km;电离层:;电离层:约约60 400 km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反射;散射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反射;散射 电磁波的分类:电磁波的分类:地波:频率地波:频率 2 MHz;有绕射能力;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有绕射能力;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频率:天波:频率:2 30 MHz;特点:被电离
4、层反射;一次反射;特点:被电离层反射;一次反射距离:距离:30 MHz;距离;距离:和天线高度有关和天线高度有关传播路径地 面图图4-1 地波传播地波传播地 面信号传播路径图图 4-2 天波传播天波传播D 收发天线间距离收发天线间距离(km)。ddh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传播途径D地面rr图图4-3 视线传播视线传播若要求若要求D=50 km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中继通信;卫星通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中继通信;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平流层通信: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平流层通信:图图4-4 无线电中继无线电中继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散射;吸收散射;吸收频率频
5、率(GHz)(a)氧气和水蒸气(浓度氧气和水蒸气(浓度7.5 g/m3)的衰减)的衰减频率频率(GHz)(b)降雨的衰减降雨的衰减衰衰减减(dB/km)衰衰减减(dB/km)水蒸气水蒸气氧气氧气降雨率降雨率 散射传播散射传播电离层散射:机理电离层散射:机理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频率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频率 30 60 MHz;距离;距离 1000 km以上以上对流层散射:机理对流层散射:机理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频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频率率 100 4000 MHz;最大距离;最大距离 600 km流星余迹散射:高度流星余迹散射:高度80 120 km,长度,长度15
6、40 km;存留时;存留时间:小于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频率秒至几分钟;频率 30 100 MHz;距离;距离 1000 km以上;特点以上;特点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图图4-7 对流层散射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地球地球有效散射区域有效散射区域图图4-8 流星余流星余迹散射通信迹散射通信流星余迹流星余迹4.2 4.2 有线信道有线信道1.明线明线2.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分非屏蔽绞线组成,分非屏蔽(UTP)和屏蔽()和屏蔽(STP)两)两种。种。3.同轴电缆同轴电缆4.光纤光纤结构:纤芯;包层结构:纤芯;包层按折射率分类:阶按折射率分
7、类:阶跃型;梯度型跃型;梯度型按模式分类:多模按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光纤;单模光纤折射率折射率n1n2折射率折射率n1n2710m125m折射率折射率n1n2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图图4-11 光纤结构示意图光纤结构示意图(a)(b)(c)损耗与波长关系损耗与波长关系0.7 0.9 1.1 1.3 1.5 1.7光波波长(光波波长(m)1.55 m1.31 m图图4-12 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损耗最小点:损耗最小点:1.31 m与与1.55 m 光纤信道传输衰光纤信道传输衰耗的原因耗的原因:1.瑞利散射:当光瑞利散射: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在传播过程中遇
8、到不均匀或不连续点不均匀或不连续点时,部分能量将向时,部分能量将向各方传向散射而不各方传向散射而不能达到终点。能达到终点。2.材料吸收:材料中含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在光材料吸收:材料中含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在光波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会耗去部分能量(又分紫波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会耗去部分能量(又分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纤信道时延失真的原因:光纤信道时延失真的原因:色散(色散(Dispersion):):光源发射的光载波总是有一定的光源发射的光载波总是有一定的频谱宽度,而纤维材料的折射率随频谱宽度,而纤维材料的折射率随f 而变化,因而在光而变化,因而在光波中不同的波中不同的f
9、分量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到达的时间也分量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到达的时间也不一样,从而引起失真。不一样,从而引起失真。时散(时散(Time Spread):):由多种传播模式造成的多径传由多种传播模式造成的多径传播所引起的。播所引起的。在多模光纤中时散是主要因素,在单模光纤中在多模光纤中时散是主要因素,在单模光纤中色散是主要因素。色散是主要因素。4.3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编码信道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信道调制信道调制信道 1.有输入端。具有一定功率的信号由此输入有输入端。具有一定功率的信号由此输入;2.有输出端。由此可以接收到
10、信号的功率有输出端。由此可以接收到信号的功率;3.即使输入端无信号输入,输出也不为零(噪声)即使输入端无信号输入,输出也不为零(噪声);调制信道的共性:调制信道的共性:4.输入信号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绝大多数信道是线性的,输入信号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绝大多数信道是线性的,即输出具有叠加性即输出具有叠加性;5.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均受到衰减和延时,或受到其它影响。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均受到衰减和延时,或受到其它影响。上述共性提示:用一个三(或多)端的时变线性系统去替代上述共性提示:用一个三(或多)端的时变线性系统去替代调制信道,这个系统就称为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这个系统就称为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
11、:时变线性系统时变线性系统 ei(t)eo(t)n(t)f ei(t)e0(t)ei(t)n(t)图图4-43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噪声电压。噪声电压。4.3.1 4.3.1 调制信道模型调制信道模型 若若k(t)随随t变,则信道称为时变信道变,则信道称为时变信道;因因k(t)与与ei(t)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乘性干扰特点是当没有信号时,乘性干扰也没有。乘性干扰特点是当没有信号时,乘性干扰也没有。若若k(t)作随机变化,则称信道为随参信道作随机变化,则称信道为随参信道;若
12、若k(t)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信道数学模型信道数学模型若取若取则则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4.3.2 4.3.2 编码信道模型编码信道模型1.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 无记忆信道模型无记忆信道模型P(1/0)P(0/1)0011P(0/0)P(1/1)图图4-14 二进制编码信道模型二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发送端发送端接收端接收端P(0/0)和和P(1/1)正确转移概率正确转移概率P(1/0)和和P(0/1)错误转移概率错误转移概率P(0/0)=1 P(1/0)P(1/1)=1 P(0/1)01233210接接收收端
13、端发发送送端端图图4-15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2.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4.4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恒参信道恒参信道 非时变线性网络非时变线性网络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线性系统中无失真条件:线性系统中无失真条件:振幅频率特性:为水平直线振幅频率特性:为水平直线时无失真时无失真 相位频率特性:要求其为通相位频率特性:要求其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即群时延为常数时过原点的直线,即群时延为常数时无失真。无失真。(a)插入损耗频率特性插入损耗频率特性典型电话信道特性典型电话信道特性1.恒参信道的影响恒参信
14、道的影响群时延定义:群时延定义: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频率失真频率失真 波形畸变波形畸变 码间串扰码间串扰 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 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 解决办法:同上解决办法:同上【例】【例】为为2。如幅频特性为一个常数(如幅频特性为一个常数(1/2),则有),则有其中其中f1(t)的频率为的频率为1,f2(t)的频率的频率没有失真。没有失真。但如幅频特性不为一个常数(例如对于但如幅频特性不为一个常数(例如对于1衰减为
15、衰减为1/2,对于,对于2衰衰减为减为1/3),则有),则有显然显然f(t)产生了失真。产生了失真。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 定义:输入电压输出定义: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是非线性的。电压关系是非线性的。其他失真:频率偏移、其他失真:频率偏移、相位抖动相位抖动非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直线关系直线关系图图4-17 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特性输入电压输入电压输输出出电电压压 恒参信道举例恒参信道举例:真实的物理信道可以是一对实线、真实的物理信道可以是一对实线、一根电缆、自由空间等,它们都一根电缆、自由空间等,它们都由由各自的物理量所表示。我们在各自的物理量所表示。我们在
16、研究通信系统时不直接关心这些研究通信系统时不直接关心这些物理量,而是关心由这些物理量物理量,而是关心由这些物理量所导出的所导出的电气参数电气参数,如,如衰耗频率衰耗频率特性、相位频率特性、频率漂移、特性、相位频率特性、频率漂移、相位抖动相位抖动等等。如果这些等等。如果这些参数不参数不随时间变化随时间变化,或,或其变化相对于信其变化相对于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变化来讲极为道上传输的信号的变化来讲极为缓慢缓慢,从工程角度及研究问题方,从工程角度及研究问题方便角度,这些变化可以忽略。我便角度,这些变化可以忽略。我们称之为们称之为恒参信道恒参信道。变参信道:又称时变信道,信道参数随时间而变。变参信道:又称
17、时变信道,信道参数随时间而变。变参信道的特性:变参信道的特性:衰减随时间变化衰减随时间变化 时延随时间变化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效应: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多径效应: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下面重点分析多径效应下面重点分析多径效应设发射信号为设发射信号为接收信号为接收信号为式中式中 由第由第i条路径到达的接收信号振幅;条路径到达的接收信号振幅;由第由第i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的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的时时延;延;由第由第i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相位;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相位;而
18、上式中的而上式中的 都是随机都是随机变变化的。化的。多径效应分析:多径效应分析:上式中的上式中的R(t)可看成是由互相正交的两个分量组成的。可看成是由互相正交的两个分量组成的。这两个分量的振幅分别是缓慢随机变化的。这两个分量的振幅分别是缓慢随机变化的。缓慢随机变化振幅缓慢随机变化振幅缓慢随机变化振幅缓慢随机变化振幅应用三角公式可以将接收信号应用三角公式可以将接收信号改写成改写成 接收信号的包络接收信号的包络接收信号的相位接收信号的相位接收信号可以看接收信号可以看作是一个包络和作是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慢变相位随机缓慢变化的窄带信号化的窄带信号.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结论:
19、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径效应变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这种包络起伏称为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快衰落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相比相比。另外一种衰落:另外一种衰落:慢衰落慢衰落 由自然传播条件引起由自然传播条件引起的。的。多径效应简化分析:多径效应简化分析:设发射信号为设发射信号为f(t),仅有两条路径,路径衰减相同,时延不同;,仅有两条路径,路径衰减相同,时延不同;两条路径的接收信号为:两条路径的接收信号为:A f(t-0)和和 A f(t-0-),其中:,其中:A 为传播衰减,为传播衰减,0 为为 第一条路径的时延,第一条路径
20、的时延,为为两条路径的时延差。两条路径的时延差。求: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求: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设设f(t)的傅里叶变换(即其频谱)为的傅里叶变换(即其频谱)为F():则有则有上式两端分别是接收信号的时间函数和频谱函数上式两端分别是接收信号的时间函数和频谱函数。故得出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为故得出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为A 常数衰减因子常数衰减因子 确定的传输时延确定的传输时延 和信号频率和信号频率 有关的复因子,其模为有关的复因子,其模为模与角频率模与角频率 关系曲线:关系曲线:曲线的最大和最小值位置曲线的最大和最小值位置决定于两条路径的相对时决定于两条路径的相对时延差延差。而。而 是随时间
21、变化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对于给定频率的的,所以对于给定频率的信号,信号的强度随时间信号,信号的强度随时间而变,这种现象称为衰落而变,这种现象称为衰落现象。由于这种衰落和频现象。由于这种衰落和频率有关,故常称其为频率率有关,故常称其为频率选择性衰落。选择性衰落。图图4-19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多径效应的影响:多径效应的影响:多径效应会使数字信号的多径效应会使数字信号的码间串扰增大码间串扰增大。为了减小码间串扰的。为了减小码间串扰的影响,通常要影响,通常要降低码元传输速率降低码元传输速率。因为,若码元速率降低,则。因为,若码元速率降低,则信号带宽也将随之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也随之减轻。信号带宽也将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道

限制150内